12月3日,“全国纺织集群产业创新现场会”将在南海区西樵镇召开,近日,记者专门为此次大会的召开对西樵以至佛山的纺织业进行了摸底,在今后几期连续推出。
日前,一则关于美国政府重新受理对中国输美精梳棉纱产品提出的设限申请的消息再一次打破了中国纺织界的宁静。虽然业内人士表示对每年都要闹几次的设限“风波”早已习以为常,但佛山市纺织协会相关负责人仍然认为,如果设限申请一旦得以通过,佛山的纺织业也将遭受一定程度的冲击。“国际竞争环境只会越来越激烈,我们应该在保持原有优势的情况下,积极调整自身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做强自身品牌,这样才能在应对国内外各种挑战中赢得主动。”
佛山纺织五大“硬伤”亟待会诊
据了解,根据世贸组织《纺织品与服装协定》(ATC)规定的自由贸易回归的期限,2004年是实行纺织品服装配额管理的最后一年,从2005年1月1日开始取消纺织品服装配额。有专家评论,纺织品配额的取消对于中国纺织服装企业来讲是一把“双刃剑”。取消配额意味着价廉物美的纺织品可以自由进入任何国家,国际纺织资源将得以更加有序地进行市场化配置,一个更加公平、自由的贸易竞争时代就要来临。但没有配额限制,贸易壁垒尤其是非关税壁垒也将成为发达国家的主要贸易保护工具,而且除此之外的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反倾销、反补贴等手段都能对中国纺织业产生很大的影响。
面对来自国际国内大环境的连锁动作,佛山纺织界多数人士认为,认真分析“后配额时代”的贸易走势,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是目前佛山纺织业的发展大计。佛山纺织协会秘书长吴满标告诉记者,纺织业向来发达的广东近两年的发展速度明显缓于浙江,今年上半年,浙江纺织“来势汹汹”,如今在行业“排位表”上已取代广东拔得头筹。素有“中国面料名镇”之称的西樵正积极寻求更广的出路。西樵的纺织业需“诊治”好品牌薄弱、创牌艰难、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落后、后劲不足这五大“硬伤”。
据了解,西樵上千家纺织公司多属中小型企业,规模都不大,“其实,现在我们行业发展最大的‘拦路虎’还是缺乏专业人才。”该业内人士称。他觉得在佛山乃至广东省都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培育纺织专业人才的基地,很多企业只有采用先招工后培训的方式应对人才问题,高层次的技术人才譬如一些设计大师和生产的高技术人才即高级技工的难寻已经成为“痼疾”,而且许多企业老板落后的管理观念和水平还会造成人才的流失。他表示能够理解一些老板急于求成,一投入就想产出的心情,但从长远来看,家族式管理模式和只顾眼前利益的表现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此外,他认为这几年企业在再生产投入上非常有限,浙江的专业镇每年都要抽出总收入的20%左右用于投入,而佛山这边有些企业连10%的投入都达不到。
产业升级应对“后配额时代”
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纺织业“后配额时代”的迫近,对加快佛山纺织产业升级步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樵的纺织目前还是以中低档产品为主,而产业升级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提高主导产品质量档次。西樵正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产品附加值提高20%-30%,产品的质量检测达标率达到90%以上,具有“中国流行面料”吊牌销售资格的产品超过100个,并形成年产3-4亿米梭织印染布的加工能力。据悉,根据纺织产业升级发展的思路,南海区政府及有关机构制定的西樵纺织产业发展战略目标主要集中在建设“大产业”、瞄准“大市场”、共撑“大品牌”上。
不过,佛山纺协的一位高工告诉记者,要实现这些战略目标,使产品、产业上一个台阶就要把产业链很好地连接起来。据他介绍,从南方化纤市场开始,历经近20年的发展,与西樵的纺织面料生产行业相适应的上下游配套行业其实已经形成,并且发展较快。从原料购进、上机织造到印染加工,众多西樵纺织企业都能在本地区完成整个流程。但他同时表示,产业链终端的服装生产目前仍是薄弱环节,想把西樵纺织做大做强就应该走卖服装、创服装品牌的道路,而不是把目光仅仅停留在制造和加工能力上。
“如果我们完善了自身的产业链,就可以自如抵御一些外界竞争压力,扭转人家有单给你就加工,没有就不做的被动局面了。”该专家认为,产业集群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西樵多年来打下的坚实根基就是提升品牌效应的基础。
近期,产业升级呼声越来越高,产业集群的优势也在不断开发,利用纺织产业基地这个平台,使西樵成为具备国内先进的产品流行趋势研究、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质量检测、教育培训、信息化服务和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服务功能的现代化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已经进入实际实施阶段。
据了解,西樵今年还荣获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业升级示范区”称号,国家科技部和国家纺协也分别授予西樵工业园“南海民营科技工业园”和“中国纺织研发生产基地”称号,这同时说明西樵纺织产业集群在不断扩大其国内影响力。而在处理产业升级过程中最为“棘手”的配套人才的问题方面,西樵也正在逐步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占地890亩,总投资4亿元人民币的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西樵校区预计2005年建成并开始招生,并计划2006年在校生人数达到五千人,2008年在校生人数达到一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