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智慧城市内涵 “电信强国”的内涵及指标



电信强国的内涵是什么?

电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富强是电信业强大的前提条件。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战略产业和先导产业,电信业应当以快于国民经济的速度发展(近十多年来,我国电信业增加值平均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两倍多)。电信业提前进入强国行列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无论是电信大国还是电信强国,都是在国际比较中才显示出来的。我们认为,电信强国是指,在国际比较中一国的电信产业具有强大的综合竞争实力,该国电信企业在世界电信市场上居于强势地位,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影响力。“电信强国”不是抽象的概念,它还需要“强政”、“强市”和“强企”的支撑和保障。

强政——指政府及相关制度建设方面,管制机构或主管部门能够创造适宜的环境,监管到位、有力,手段合理有效。一个电信强国应具备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管理制度、有效的市场竞争结构,并拥有高效的行业监管机构。稳定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是电信市场运行和电信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强市——指电信市场发育水平,电信市场要保持较高的成长性、充分有效竞争、运转顺畅、发展均衡、创新频繁。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信强国,其国内的平均电信业务使用量也应该在一定水平以上,这体现出电信业在社会及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作为一个电信强国,其国民应该能够方便地享用电信服务,并愿意积极地使用电信服务。

强企——指电信运营企业,电信企业要机制灵活、管理科学、效率良好、规模可观。电信强国离不开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运营企业,同时该国的企业应该是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能够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特别是发展不能够受制于人,要有可靠的市场、资本、人力和技术投入。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行为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持续动力。

电信强国的指标是什么?

根据我们以上指出的电信强国的内涵,我们认为其评价标准有三:一是制度标准;二是市场标准;三是企业标准。三个标准相辅相成,很难想象,没有企业竞争优势的国家能成为电信强国,而我们的研究已经证明,完善的电信行业制度体系是电信企业拥有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

完善的电信法律体系、独立的监管机构、科学的监管政策以及依法、有效、透明的行业监管等制度标准是实现电信强国的基本保证。根据制度标准,我们设计的电信强国评价指标如下:

——电信行业法律体系是否健全

——法律实施能力——电信行业监管体制是否完善

——电信监管政策是否科学——监管机构经费支出——监管人员电信市场有效竞争程度、市场规模、频率等稀缺资源的利用效率、全行业劳动生产率等市场标准是实现电信强国的基础和直观表现。根据市场标准,我们设计的电信强国评价指标如下:

有效竞争指标:电信市场有效竞争程度等。

规模指标:全行业业务收入(增加值)、资产、用户规模、全行业投资等。

效率指标:电信资源利用效率等。

效益指标:全行业资金投入产出比、人员投入产出比等。

拥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一流电信企业,尤其是跨国电信公司是实现电信强国的载体。根据企业标准,我们设计的电信强国评价指标如下:

公司战略:公司发展战略、治理结构等。

规模指标:主要企业电信业务收入、资产规模、用户规模、投资等。

效率指标:电信企业运行效率等。

 “电信强国”的内涵及指标

效益指标:主要电信企业的人均产出、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等。

另外,根据是否可以直接取数,我们把评价指标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够直接从统计数据库中取数或者可以量化的指标,我们称其为硬指标。例如,电信业务收入、用户数、普及率等。另一类是不能直接取数,或者不可量化的指标,我们称为软指标。例如:公司战略、电信公司治理结构等,这些指标只能通过专家调查等方法取数。根据我们对电信强国的判断标准和评价指标,经过测算,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都已经成为电信强国,我国距离电信强国标准还有不小差距。

我国迈向电信强国的路径选择

从电信大国迈向电信强国,有两条路径可以选择:一是政府主导,政府通过制订电信强国战略主动推动转变;二是企业主导,政府采取无为而治的态度,顺其自然地实现这种转变。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电信产业改革从来都是由政府主导进行的。从国际经验来看,政府总是“强国战略”的倡议者、制订者和领导者,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府甚至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主导作用。我们的近邻日本、韩国和新加坡就都制订了电子通信领域的强国战略,其内涵略有不同,但共同特点是分阶段设定发展目标,政府发挥引导作用,社会各方积极参与,企业是主体推动力量。因此,我们认为,立足我国电信产业发展历史情况,借鉴美德等国的经验,我国迈向电信强国的路径应当是:战略先行、政府主导和企业协同。

——战略先行

电信强国战略是我国电信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总筹划、总谋略。我们必须有清晰明确的国家级或者产业层面的发展战略,借此明确中长期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已经制订的几个五年期行业发展规划没有担负好这一使命,正在筹划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应当解决这一问题。战略不是空洞的,应该明确目标任务、步骤阶段以及战略重点等。从电信大国到电信强国,政府是重要的推动力量。我国政府可以通过战略制订和实施引导并推动电信企业实现成为电信强国的战略目标。

——政府主导

政府对我国实现电信产业跨越式发展应当承担重要的经济责任。尤其是电信强国离不开跨国电信公司。催生跨国电信公司,培育电信业的综合竞争力并提升其国际地位,政府部门责无旁贷。在“电信强国”的评判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中,部分因素需要政府制订或者营造,还有部分因素则需要政府扶持。在非公有制经济基础的市场化国家中,政府部门均积极主动发挥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和行业发展的作用,更进一步讲,在培育本国跨国公司过程中,发达国家政府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更应当如此。

——企业协同

打造一流电信运营企业,尤其是培育成功的跨国电信公司,各个企业不应孤军奋战,组建各种联盟(松散型或紧密型)是不错的选择。电信业的强大需要各方面的合作竞争、协同努力,其中包括产业链上下游的彼此带动(运营业和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最为重要),也包括同一环节不同企业的竞争合作、培育电信市场,还包括国内外企业的相互竞争、激励创新。在日益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之中,应当充分依靠各类资本、各种企业的相互协作配合,依托中国的电信市场,加快实现综合竞争能力的提升。

案例

电信强国之美国篇

简介

2003年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球企业500强之中,共有24家电信运营商入围,美国独占三分之一,达8家之多,创造的电信业务收入占全球电信市场的比例为35.6%;此外,6家网络通信设备供应商入围500强,美国独占3家,销售收入占入选企业的52.2%。获得上述骄人成绩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创新机制,为美国电信业的持续增长创造了不竭的动力。总结美国成为“电信强国”的基本经验,我们发现,政府部门必须发挥战略性作用,充当环境建设者和市场培育者;创新能力需要良好的机制保障和大量的资金支持;运营业和制造业必须协调发展,强大的制造企业是产业强盛的前提;电信企业应当具备高效灵活的市场运作机制。

政府

确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制订NII(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又称“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充分发挥美国信息优势,保持美国在全球的信息领先地位;以Internet为基础,形成新的信息产业群,促进国内竞争,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全球推动电信市场开放,营造全球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为美国企业进入其他国家的电信市场创造条件;不断完善政策环境,在电信法律体系、行业监管体制以及市场开放等方面制度的健全,为电信业发展创造适宜的外部环境;加大对重点领域研究开发的扶持,政府直接加强对未来具有竞争力通信专利技术研发的支持,比如设立了“下一代互联网基础网基金”,实施研发税收信贷;积极充当战略性角色,美国政府各部门在培育信息通信市场、促进产业发展方面扮演了多重角色,它是新技术的应用者、大量需求的激发者、创造消费的鼓励者、面向未来的投资者、政策障碍的排除者、信息安全的保障者等。

企业

在1996年通过新《电信法》之后,美国本地电话公司和长途电信公司都不断通过各种途径提升竞争实力。AT&T是美国最大的长途电话公司,也是最大的电信公司。它利用自己的宽带优势为市话和国际互联网做接入端。2002年AT&T一分为四,再经过并购重组,其中仍然有三家公司进入2003年《财富》500强。AT&T提升竞争力的途径之一是国际化经营,通过拆分和并购等形式也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

此外,美国的电信设备制造企业积极投入高新技术的研发,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推动了产品、业务的创新和市场的发展。这些制造企业的研发费用占营业额的比重一般在15%左右,巨额投入取得了显著成效。以3G专利为例,在cdma2000、WCDMA和TD-SCDMA三大标准中,美国公司拥有的专利分别达到50%、9%和4%。

电信强国之德国篇

简介

1992年的德国电信业十分类似现今中国在全球电信业的位置:“大”而不“强”,占全球市场10%左右的份额但制度环境薄弱、企业竞争力不强。为此,德国政府坚定不移地推进制度改革,在监管体制和运营机制两个层面推进改革,打破垄断、促进竞争。目前,德国电信不仅是德国最大的固定电话和Cable业务提供商,还是欧洲最大的ISP。在全球六大洲65个国家拥有218个分公司、子公司、联盟公司和合资公司。业务领域已经遍布德国本土、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北美和亚太等电信市场。总结德国成为“电信强国”的基本经验有两条,其一是政府先行、体制突破、创造环境;其二是企业重组、改造和国际化经营。这条道路的基本特色是“政企互动”。

政府

在运营体制改革方面,先对国内主导运营商德国电信(DT)进行了改造:1989年7月完成第一步改革,将德国电信由国家行政机构转变为国有企业;1995年1月,将德国电信改组为股份公司,推进企业化经营,完成第二步改革;1996年11月,德国电信完成股份制改造,成为上市公司。其次,在市场中引入新的竞争者: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德国逐步在卫星、蜂窝移动、寻呼等业务领域引入新竞争者,并开始扩大到本地话音市场。最后,基本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格局。在电信监管体制方面,主要通过制订、颁布1996年电信法,依法设立独立管制机构RegTP,建立面向未来的管制框架。

企业

体制改革基本成形以后,德国电信确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力争在5~10年内成为全球领先的通信公司。1996年,德国电信公司在上市前借股份制改造之机,改造公司管理层,引进职业经理人;上市后实施以用户为中心的机构重组;利用资本市场大量筹集发展资金,进行牌照购买、业务发展、资本并购等活动;立足泛欧网络,实施海外拓展计划,以期成为全球主导性电信公司。为应对激烈竞争和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根据1998年德国电信的“未来电信”规划,德国电信再次重组机构,按专业划分整合全球资产,形成4个战略部门:固定网络部门T-Com、移动通信部门T-Mobile、Internet部门T-Online以及IP数据通信/系统解决方案部门T-Systems。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505258.html

更多阅读

最近办理中国移动无线固话的兄弟们注意了 中国电信固话办理

最近办理中国移动无线固话的兄弟们注意了——简介最近办理中国移动无线固话的兄弟们注意了:1、办理时说没有保底或说只有5元彩铃,实际有25元保底,倒也还行,关键是我已经有了电信一个联通一个移动固话了,都有保底的,他说没保底我就想换了

城市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节能减排存在问题

伴随着资源和能源的约束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也由于社会进步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城市的节能减排工作和推进低碳生活,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居民的重视。一、城市节能减排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第一,城市存量部分和增量部分之间不一致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概念股

1 概述 编辑本段[2]"智慧城市"理念问世以来,国内外相关企业、研究机构和专家,纷纷对其进行了定义和研究。归纳起来,主要集中于以下三点:第一,智慧城市建设必然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智慧城市可以被认为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必然涉及到

声明:《中国电信智慧城市内涵 “电信强国”的内涵及指标》为网友凝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