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机构改革 联通将成为新一轮电信改革重组的“牺牲品”?



联通将成为新一轮电信改革重组的“牺牲品”?

作为电信改革标志诞生的联通,就像是中国电信改革这盘棋上的一枚棋子,即使曾经扭转过局势,但在某个时刻,从全局着想,它也许真的摆脱不了弃子的命运?

2004年刚刚度完10岁生日的中国联通,“生日快乐”的歌声还在耳边回响,却骤然发现自己站在一个历史的最尴尬处:有关联通要被拆分的传闻越传越盛,听起来已近铁板钉钉了。

这家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为使命的电信运营商难道要成为新一轮电信改革重组的“牺牲品”?

3月24日,中国联通交上了一份平淡得甚至有点难看的“2004年成绩单”,给唱好联通分拆的人士增添了新的“口实”。年报显示:中国联通2004年每股收益仅为0.117元,不仅低于2003年的0.118元,也低于证券机构做出的0.14~0.15元的预测。联通2004年净利润为43.9亿元,远低于机构投资者的预期,如财经机构Thomson Financial事前的预测值就高达51.8亿元。

在年报公布前两周,中国联通在国内A股和香港红筹均扮演了“领跌”角色,其市值因为股价的下跌,蒸发了近40多亿元。

令人悲观的业绩再次引发国际投行纷纷提出拆分联通的建议。“联通未来几个月内将把GSM网络出售给中国电信。重组之后,只拥有CDMA网络的联通将成为中国电信产业的边缘企业,因此该公司有可能会同中国网通结盟。”雷曼兄弟公司言之凿凿。

难堪的时刻

就在联通公布年报的前后10天左右,其他三家运营商也先后披露了2004年的财务报表。将所有的指标对照之后发现,联通与它们的差距堪称“遥远”,在中国四大主要电信运营商构成的格局里,中国联通是最弱小的一极。

无论从收入还是利润的绝对值来看,联通都是4家主要运营商里最少的,即使与离得最近的网通相比,网通的利润也是它的两倍。中国移动的纯利达到了420亿元,用户数为联通2倍的移动在利润上却几乎是联通的10倍。两家固网运营商也把联通甩在了身后,中国电信全年实现净利润280亿元;去年还亏损上百亿元的网通,今年的利润达到了92亿元。

从增长来看,联通的排名也是“老末”。2004年,联通的利润增幅仅为4%,而中国移动的利润较2003年增长了18%,中国电信的纯利增幅达到了13.36%.利润增长乏力、业绩表现平平,人们不能不加深对联通的担忧,各大机构纷纷调低了对它的预期和投资评级。里昂证券大幅调低了联通今、明两年的盈利预测近两成半;巴黎百富勤调低了联通今年的盈利预测两成,并将目标股价从5.05元调低到了4.55元;美林证券也将联通2005年和2006年的盈利预测分别调低16%及20%.

但联通的糟心事还没有结束。联通年报中披露:“江西和新疆两分公司在2003年存在不当会计行为。”联通方面称:不当会计记录及会计差错导致2002年12月31日公司净资产多计人民币约1900万元;2003年度公司净利润多计人民币约6600万元,影响比例为2.67%.相关人士分析:尽管数字并不巨大,但会对联通股价产生相当不利影响。联通管理层也承认:这件事情反映了公司财务内控方面的重大弱点。

糟糕的年报无疑又把联通向被拆分的最终命运推了一把。“拆分联通”的消息始于去年年底,在“四合二”、“六合三”的传闻之后,这个方案一传出,就迅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联通股价持续上升,充分反映出投资人对该建议的认可,“分拆联通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当时最乐观的说法是春节后就能公布。虽然期间经过国资委和联通高层的反复否认和“辟谣”,但在行业内,这一方案始终被认为是“最能平衡各方利益,引起震荡最小的方案”。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公司的一份深度报告,从操作层面上详尽论证了拆分联通的可行性,并明确指出:“拆分联通成为最终方案的可能性很大。”

业内人士认为:“国资委之所以考虑要将联通拆分,很大程度上源于对联通未来前景的担忧。”目前看来,“联通拆分”越来越像是一种众望所归的结果。

3月31日,在中国电信200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董事长王晓初继2月初在香港向“管理部门提出建议”之后,再次重申了“希望联合中国网通收购中国联通的一个移动电话网络”的想法,并强调“有关部门将做出最终决定”。

有消息称,一些联通分公司已开始进行相关网络的资产盘点和清算。一位网通地方公司的高层表示:“接手CDMA网络只是时间问题。”反应迅速的设备供应商,应对重组的准备也进入了越来越实质性的阶段,不仅忙着搞培训,有的公司甚至已经有了调整组织结构的计划。

上海申银万国在3月24日对联通年报的分析报告中预测:“2005年1季报(4月30日前公布)或许是重组前我们唯一能见到的财报信息。重组方案最早在七八月份就能公布。”他们还认为:“对于投资者来说,拆分联通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将产生正面影响。从短期来看,存在10%~30%的溢价空间;从中长期看,有37%~49%的价值提升空间。”

“联通拆分”之说像无形的绳索紧紧地缠绕着联通,也缠绕着中国所有的运营商,知情人士透露:几乎所有的运营商高层都曾经亲自到国资委询问过关于重组的方案问题,并表达过对于“联通拆分”的看法。那么联通何以“脱颖而出”,成为这次重组的焦点和核心呢?

为什么是联通

“爱空空,情空空,自己流浪在联通,人空空,钱空空,单身苦命新时空……这也空,那也空,没钱联通想不通。”这是当前流传在业界的一条描写联通处境的短信,虽然有些尖刻,但从某些方面却说出了联通的无奈和尴尬。目前坊间流传的各种重组方案版本虽然差别很大,但无一例外联通都是“主角”。联通受到“重视”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此次重组的整体思路,一个则是其自身的发展模式。

在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拆分组合之后,中国电信业的第三次重组已无法回避。表面看来,重组是为了解决3G牌照发放的难题,而更深层的原因则是为了改变现有的竞争格局。

3G牌照无疑是这次重组的重要驱动力之一。3G牌照发放的数目,决定了移动通信行业未来发展的竞争格局。3张牌照是经过多层面论证和广泛认可的,但面对4家运营商,管理者显然遇到了麻烦。按照以前的说法,两家固话运营商只能获得一张牌照,那么如何选择这两家差异化不大的运营商呢?如果两家运营商一南一北共用一张牌照,他们未必能够认可和接受。

但3G牌照发放的难题还远远比不上过度竞争让管理者伤脑筋。电信行业内的过度竞争已经引起了国资委甚至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从2002年开始,小灵通开始爆发性增长,已经迅速增长到了现在的超过7000万用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22%左右。小灵通的进入使得移动通信行业从“双寡头”成为了“四国大战”,移动资费价格战遍地开花。直接的后果就是运营商的盈利水平大幅度下降。在国资委和信产部提供的相关数据中可以看到:2003年,国家重点企业的平均盈利增长率是26%,而中国移动下降了2%,中国电信下降了4.7%,中国联通下降了10.4%.瑞银的研究报告显示:越来越残酷的价格战已经成了中国运营商所面临的最大风险。

在几大运营商中,过度竞争给联通带来的伤害最深。2004年,联通G、C两网的ARPU值(平均每用户每月收入)都大幅度下降,CDMA的ARPU值从2003年的125.8元下降到了85.3元,GSM的ARPU值则从56.3元下降到了49.4元。如果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在过度竞争中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切肤之痛的话,对于中国联通来说则是伤筋动骨,2004年其盈利增长率下降了13.27%.在年报中,联通将其表现差强人意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市场竞争加剧、话费标准下调。

有专家指出:“从全球范围来看,主管部门在进行电信重组时,主要会考虑两个问题,即控制运营商数目和均衡运营商实力。”如果从国外和中国之前的电信改革来看,被拆分的应该是处于垄断地位的电信运营商,比如上世纪80年代AT&T的拆分,以及1998年中国电信的拆分。但考虑到3G牌照的发放和现在4家运营商的市场竞争情况,政府主管部门在进行这次重组时,优先考虑的将是控制运营商数目,而不是均衡运营商实力。综合实力最弱的联通自然成为了政府首先考虑的对象。

10年来,联通为中国电信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同时也留下一些很难突破的历史遗留问题,其中最难解决的便是同时运营两张网络。目前,8400万GSM用户为联通贡献了绝大部分的收入和利润,而CDMA又是其差异化竞争策略的核心网络,显然两张网都不能放手,但近期的协调和远期的并网,却始终是令联通“头疼”的问题。虽然联通做出了很多努力来解决“G、C两网左右手互搏”的窘境,比如去年8月推出的“世界风”双模手机,但似乎还没有找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2004年,联通CDMA业务亏损近5.9亿元。分析师指出:“一家公司同时经营两套网络的运营模式注定行不通。”但联通的两张移动网络却为重组提供了切入点。

但是目前中国的4家主要运营商全部是上市公司,特别是中国联通,同时在国内A股、香港、美国三地上市,如果将联通拆分,会面临很复杂的技术问题,这也是此种方案同时遭到质疑的原因之一。

那么,假设联通被拆分的命运不可更改,联通的C、G两网将如何剥离,联通集团是否还会继续存在?

如何拆分

目前最流行的说法是:联通的CDMA网络将并入中国网通,GSM网络将并入中国电信。这样的组合方法具有明显优点。按照联通方面的介绍,C网升级的成本大约是前期投资成本的20%~30%,C网总共三期建设支出大约为950亿元,也就是说其升级成本只有191亿元~286亿元。同时,C网升级还有明显的时间优势,预计半年内就能完成。而G网升级需要的资本支出较高,保守估计也要超过千亿元。申银万国预计数目将达到1347亿元。中国电信的整体实力比中国网通要雄厚得多,具有充裕的现金流,因此这样的组合方式不仅对双方都比较合适,也符合管理部门“平衡运营商实力”的思路。

但把联通C网划归网通、G网给中国电信,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具体操作可能会非常复杂。业内人士指出:联通拆分的核心问题有三个:如何剥离两张网络,如何与另外的运营商组合,联通集团是否保留。上海申银万国针对联通拆分的具体做法,在最近的几次报告中,阐述了较为详尽的研究结果。

“拆分”的第一步是对联通的C网资产和G网资产进行剥离。目前,联通的G网资产归联通红筹的全资子公司联通运营实体,C网资产则由联通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联通新时空拥有,联通运营实体实际上是租赁C网资产进行经营,而C、G两网的用户都在联通运营实体里。因此,存在两种剥离方案:如果联通运营实体保留GSM资产,那么它将不再租赁C网资产,并将C网用户卖给联通集团。如果联通运营实体要保留CDMA资产,那么它要将C网资产从联通集团购回,并整体出售G网资产。任何一种剥离方案都将由联通红筹和联通A股的股东决定。

重组也存在两种方案:一种在上市公司层面进行,一种在集团层面进行。如果仅涉及上市公司的话,首先需要将C网用户估价卖给联通集团之后,再出售给网通集团。然后将联通红筹的G网估价后与中国电信H股换股合并组成新公司,联通集团仍然保留。如果在集团层面进行的话,C网的操作方式不变,中国电信集团与联通集团合并成立新的集团公司,而联通集团将不再存在。

两种方案的利弊非常明显。如果从上市公司层面操作,操作复杂,需要对联通的C、G两网都进行价值重估,但能够保留联通集团。从集团层面重组,操作简单,但不再保留联通集团,阻力增大。因为拆分联通的主要阻力是来自于联通自身和电信行业的前任改革者,联通的拆分容易被认为是对中国电信行业此前改革成果的否定。对于哪种方案将会被最终采纳,各方均表示很难判断。有专家认为:“虽然从上市公司层面重组,操作困难一些,但来自各方的压力会小一些,因此采用这种相对折中的方案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从理论上分析,“联通拆分”的方案具有可行性,但在具体操作中,还存在着很多具体难题。例如:对C网用户的估价。由于CDMA用户的所有权在联通运营实体,而网络资产和负债信息却在联通集团,因此无法按照常规的方法评估每用户企业价值。另外,由于一些C、G两网的资产和人员重叠,在剥离的时候,很难明确划分。不过从技术层面来看,“联通拆分”在几种重组方案中仍然被认为是最具可行性的一种。

从目前的形势看,人们对于“联通拆分”的结果颇为乐观,有人预测将在“5.17”电信日那天公布,但更为普遍的观点是在今年下半年公布。联通被拆之后,中国电信业面临的很多问题似乎都能迎刃而解了。

如果联通被拆分

随着3G的到来,中国电信业必将迎来一场巨变,那么“联通拆分”就是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

 联通将成为新一轮电信改革重组的“牺牲品”?

如果“联通拆分”的重组方案得以实施,扑朔迷离的3G牌照也就豁然明朗。三家全业务运营商将各执一张牌照进入3G时代,实力相对接近的它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联通拆分”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加速3G在中国的落地。更有人预测:“重组方案将与3G牌照发放一起公布。”

对于运营商来说,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都拥有了自己的移动通信网络,成为了全业务运营商。一方面,各家运营商之间的实力得到了均衡,另一方面,以前的两家固网运营商都将面临自己的移动通信网络和小灵通互相竞争的问题。它们在经营战略上将会逐步用移动通信网络取代小灵通,至少不会再大力拓展小灵通业务。2004年第四季度,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已经大幅缩减了在小灵通方面的营销支出。

运营商的重组,对设备商也会产生直接影响。关于重组方案的选择,除了运营商,最关心的就是设备商了。很多设备厂商的高层都在通过各种渠道打探消息,他们得到消息的速度甚至超过了媒体。对于客户非常集中的电信设备供应商,运营商减少一家,竞争会成倍的增加。尤其是对于像UT斯达康这样的企业,固网运营商放弃小灵通,对他们将是严重的打击。

“联通拆分”最重要的影响是对产业格局的改变。目前在价格主导和以语音通信为主的电信竞争市场上,各家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差异性很小,行业竞争程度主要取决于运营商数目和网络数目。“联通拆分”的重组方案使得运营商数目从4家变为了3家,移动通信网络也没有增加,从理论上讲能够缓解过度竞争,优化产业格局,这也是主管部门的初衷。

如果从用户数量来看,中国电信运营商已经在世界名列前茅,中国移动是世界上用户数最多的运营商,但盈利能力却相对落后。政府部门的领导一再强调:“要提升整个电信行业的盈利能力,将企业做大做强。”为了这个目标,运营商之间不仅需要竞争,同样需要合作。 合作竞争的模式在某些地方已经让运营商尝到了甜头。在海南、上海等地区,移动和联通都签署了规范市场的协议。去年1月到9月,海南联通的ARPU值上升了2.7%,而联通在全国的平均ARPU值却下降了9%.最近,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在北京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开始尝试建立良性竞争合作关系。联通拆分后的产业格局,更加适合“竞合”模式的推进。

虽然“联通拆分”的方案正在逐渐接近最终结果,但最终出台的方案仍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毕竟电信行业的重组涉及面广,影响深远,需要均衡各方面的利益。

联通就像是中国电信改革这盘棋上的一枚棋子,即使曾经扭转过局势,但在某个时刻,从全局着想,它也许只能成为一个弃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504918.html

更多阅读

新三板扩容三周年 新三板扩容激发出谁的热情?

      近日,《国务院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发布,股份转让将扩容至全国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将有新一批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可以说,新三板扩容是一个让多方喜笑颜开的结果。首先,新三板为中小企业提供了

声明:《新一轮机构改革 联通将成为新一轮电信改革重组的“牺牲品”?》为网友是我的小骄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