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流程 医药待业拉开“并购重组”序幕



我国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在当前“外敌”大肆涌入之时,我国医药行业只有

一边疗伤一边努力前行。这样,并购重组就成为我国医药企业“做大做强”、打通国际市

场的主要手段。由此,医药行业拉开了“并购重组”的序幕……

  “门当户对”的婚姻:李嘉诚牵手同仁堂

  时近岁末,中国医药行业又爆新闻:李嘉诚参股同仁堂。

  据同仁堂内部人士透露,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公司将携1.225亿美元与同仁堂组成“

同仁堂和记投资有限公司”。双方注册资金总额为2.5亿美元,其中同仁堂占51%的股份,

和记黄埔占49%的股份。目前双方已签署合作意向书,不久将正式签约。新公司成立后,将

全面介入同仁堂的所有实体项目,从药品制造、药材生产直到在国内外开设零售药店,只

要项目有良好前景,投资公司都将给予积极的支持。

  据统计,近年来中国医药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医药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6%以上,比世界

药品市场年均增长高出12个百分点,也高于世界发达国家主要制药国近30年来年均增长13

.8%的水平,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

  然而,中国医药行业却带着严重的“内伤”。到目前为止,我国医药独立核算工业企

业约4000家,其中大型企业仅占一成二,一般销售额都只在10至20亿元,全国医药前10强

只占国内市场25%的份额,还没有一家医药企业的年销售额达到100亿元。全行业利润总和

还不及国外一家大型制药集团的利润额。由此可见,多年来形成的医药行业“散小乱”的

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企业规模效益差,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医药发展的一个“瓶颈”。

  因此,加快兼并重组步伐,扩大医药行业的资产规模,提高国内市场的集中度成为中

国医药行业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

  有专家预言,2003-2005年这三年将是我国并购发生最为频繁的三年。今年由于GMP、

GSP的认证期限迫近,医药行业的并购重组显得更为突出。并购与重组已成为今年国内整个

医药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而李嘉诚迈入“大宅门”同仁堂,这就成为一个极其自然的选择。一个是创建于清朝

康熙年间的闻名遐迩的中药老字号,一个是财大气粗的香港首富,这桩“门当户对”的医

药“联姻”自然成为今年中国医药行业整个重组并购事件中的一大亮点,让业内人士尤其

是中医药界人士无不为此感到精神大振。

  同仁堂的一位负责人表示,这是同仁堂近几年“收到”的最大一笔投资。这笔资金的

到来无疑将给同仁堂注入新鲜的血液,成为同仁堂事业发展的强劲的助推器。

  同仁堂这家百年老店经过三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拥有两家上市公司、海内外

三百余家分店和店中店的大型企业集团。这家多年蝉联国内中药行业50强榜首的老企业,

其总资产已达28.8亿元。牛黄清心丸、乌鸡白凤丸、大活络丹等同仁堂产品已瓜分了国内

同类市场的大半江山。与此同时,同仁堂正凭借着它的金字招牌,积极向海外扩张。

  同仁堂国际董事总经理丁永玲说,同仁堂的目标就是“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会有同

仁堂”。在6年内,同仁堂将把目前在国内的300多家零售药店扩展至900家,5年内,把目

前的10多家海外零售药店增加到100家,使同仁堂成为国际知名中医药企业,并把国内发展

成熟的中医药推向国际医药市场。

  这与李嘉诚打造香港“国际中医药中心”的初衷不谋而合。

  在香港特区政府确立了推动中医药发展的目标后,李嘉诚与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

主席郑裕彤联手投资50亿美元,开始打造香港“中药港”。虽然香港的中医药基础薄弱,

起步较晚,但不少专家都一致认为,香港极具潜力发展成为现代化中医药和健康产品推广

 医药待业拉开“并购重组”序幕
中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任德权说:“中西方文化在这里(香港)和谐交融,

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香港的特殊地位决定了香港在中医药现代化、国

际化的进程中必然具有特殊的地位,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同仁堂与李嘉诚的和记黄埔的结合无疑实现了内地与香港中医药的优势互补。

同仁堂也将凭借自身在产品、技术及人才等方面的资源,背靠李嘉诚这棵有着丰富的国际

市场销售经验及雄厚实力的大树,加快向海外扩张的步伐,以香港为跳板,引领中国的中

医药走向国际舞台。  做医药流通的“老大”:复星参股国药

  与李嘉诚和同仁堂的并购资金规模相比,年初号称国内医药行业民企与国企的最大一

次合作——复星参股国药,如今显得略微有些逊色了。然而10.3亿元的重组资金仍可堪称

国内医药重组的大动作,在年初确实给国内医药业造成了不小的震撼,并由此拉开了今年

国内医药界轰轰烈烈“并购重组”的序幕。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是我国最大的医药企业集团之一。在国内拥有7家生产企业和设在

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沈阳、西安、南宁等全国各大城市的营销网络。此外还与国外

一些著名跨国医药公司合作,建立了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无锡华瑞制药有限公司、苏

州胶囊有限公司、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上海西门子医疗器

械有限公司等22家中外合资医药生产企业,在香港、越南、德国和法国等国家设有子公司

或办事处。多年来国药的年销售总额长期名列全国前列。2002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

  但规模庞大的国药集团也有它自身的弊病。资产分布分散,涉足领域太广,使这家大

型药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不堪重负。去年的销售额虽然突破100亿元,但利润只有区区

5000万元,净资产只有5.24亿元。

  去年11月,国药历经6年,终于将其控股的国药股份成功上市,下属的10多家子公司被

划入了上市公司。但是通过上市融资并不能帮助国药走出困境。“国药迫切需要启动资金

。”一位知情人士说。

  其实,在上市之前,国药的部分高层对此就已有了清醒的认识,解决的一个途径就是

将余下的资产通过与其他企业的重组来进行整合。于是,国药向善于资本运作的复星集团

抛出了这个“绣球”。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上海的大型民营高科技企业,在今年8月公布的中

国企业500强中名列144位,名列中国民营企业10强中的第6位。复星集团及关联企业在去年

实现销售340亿元,总资产达202亿元。

  近年来复星明确将其核心业务定位于医药业。自2000年以来,在医药领域兼并不断,

先后参购了河南信阳信生制药、天津药业、上海雷允上北区药业、武汉中联药业等医药企

业。通过这一系列的资本市场运作,复星迅速成长为一个大型医药产业综合体。

  目前,医药流通领域已成为国内竞争的焦点。复星在两年来的资本运作中,也越来越

深地感到,必须强化公司现有流通网络,建立一个完善的全国销售网络。“复星拥有了这

种营销网络,将来就可以和想进入中国市场的海外医药厂家谈价。”复星实业股份有限公

司总经理汪群斌这样说。

  做大医药,特别是药品流通网络已是复星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此之前,复星已通过投

资北京金象大药房、与联华超市联手打造联华超市药房、参购武汉中联等措施完成了复星

在华北、华中和华东的连锁药房布局。而一旦参股国药成功,复星自然就上升成为中国医

药流通领域的巨头之一。

  虽然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国药上市后余下的资产并不都是优质资产,但国药的牌子和

遍布全国的医药流通网络无疑对复星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经过一番波折后,复星终于与国药联手组建成国药集团医药控股公司,2003年1月16日

,新公司在上海正式挂牌,注册资本达10.3亿元,国药集团与复星公司各占51%和49%的股

份。国药以固定资产投资,而复星则以资金进入,为此,复星一举投入了5亿元。新公司宣

称,要力争成为全国第一的医药商业企业。

  为中药正名:三九收购东亚制药

  而今年6月三九集团成功收购日本东亚制药55%的股份这一事件,在今年的重组浪潮中

更具有代表性,对中国的医药行业,特别是对中医药行业的发展意义深远。

  由于中医药的作用机理无法用现代医学理论来解释,因此这一直是阻碍我国中医药走

向世界的一道难题。多年以来,国内的中药出口基本以中药材为主,中成药仅占我国出口

额的20%至30%。而日本、韩国则凭借发达的中药产业及其技术开发优势,通过对由中国进

口的中药材原料进行深加工后,垄断了90%的国际植物药市场份额。

  而中国的中药出口额仅占世界草药市场(不含中国大陆中药市场)的3%。而且国内的

中药多是以健康食品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既拿不到OTC的牌,也无法获得处方药的证书。

象三九胃泰等国内知名中药产品都是贴着“健康食品”的标签远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

  如今,中医药难以名正言顺地进入国际主流市场的这种局面将由此发生彻底的变化。

三九集团收购日本东亚制药后,30类共100多种贴有“999”商标的OTC中药于今年9月1日起

开始出现在日本医药市场。预计到今年年底,三九品牌的药品将正式进入日本1700多家连

锁药店,为中医药跻身于国际主流市场首开先河。

  据三九集团总裁赵新先介绍,三九集团此次收购日本东亚制药,从策划到搞定历时近

两年。2001年,三九集团用香港的三九公司作为投资者,与日本本草坊公司在日本设立了

合资公司——三九本草坊药业公司,然后再通过三九本草坊收购了日本东亚制药。三九本

草坊持有东亚制药100%股权。

  日本东亚制药是一家有着60多年历史的老牌日本汉方药(即中药)生产企业。年销售

额大约是30亿日元。今后,三九集团将向东亚制药提供汉方药原料,并委托其生产汉方药

。而东亚原先的产品全部使用三九品牌,而且三九也会将自己的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新产品通过东亚制药报批后推向日本市场。

  这样就将三九集团的原有中药产品纳入了日本东亚制药的研发系统,通过“曲线”进

攻的方式使三九集团的中成药最终得以进入日本市场。

  目前三九集团仍在整合日本东亚制药,力争在2006年左右在日本证券市场上市,以求

以东亚制药为平台,将三九感冒灵、三九胃泰等三九知名药品在逐步推向日本市场后再进

一步向欧美等国际市场推进。

  不少专业人士认为,三九此举不可不谓为中国中医药开拓国际市场的最新尝试。

  巧妙的借壳上市:哈药重组天鹅股份

  从整合资金和规模来看,今年11月份哈药集团与天鹅股份之间的资产重组只不过是国

内整个重组浪潮中很不起眼的一朵小小的浪花而已,但由于它颇具匠心的重组方案为国内

医药企业实现上市融资、扩大企业规模提供了一个新思路,由此也受到广泛注目。

  今年8月初,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2.1339亿元的代价买下了天鹅股份的29.8%股权

,成为天鹅股份的第一大股东。一时引起业内人士种种猜测。

  11月6日,哈药集团公布了对天鹅股份的重组方案。通过这份颇为复杂的重组方案,哈

药的真实意图也终于浮出水面:让三精上市。

  三精制药是哈药集团的一员得力干将,是由哈药集团子公司制药三厂于2000年底投资

组建的大型综合制药企业。通过一系列成功的市场运作,“三精”品牌已伴随着三精葡萄

糖酸钙等畅销产品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有人评估,单“三精”这个品牌就值一个多亿。

据有关资料显示,三精制药200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5亿元,营业收入10.4亿元,利税2.

5亿元。

  早在2002年,哈药集团董事长刘存周就一直计划让下属的三精制药有限公司上市。但

三精制药的募股计划进行得很不顺利,上市计划不得不一拖再拖。不得已哈药集团只好主

动出击买下天鹅股份这个“壳”,让三精制药借壳上市。为了达到此目的,哈药在天鹅的

重组方案上颇费了一番心思。

  首先由天鹅股份以其合法拥有的哈尔滨水泥厂的主体资产作为出资,与原大股东建材

集团合资设立哈水泥。哈水泥的注册资本为27648万元,其中天鹅股份占96.38%,建材集团

占3.62%。

  然后天鹅股份向建材集团出售哈水泥95.38%的股权及部分资产。这样天鹅股份占哈水

泥的比例变为1%,建材集团占99%。

  再接着,天鹅股份将其其他水泥资产和部分非水泥资产作为出资,向哈水泥进行增资

。这样天鹅股份绝大部分资产及负债均投入哈水泥,而天鹅股份已成为净壳,由此三精制

药借着这“净壳”上市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天鹅股份与哈药集团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

》,以34793万元购买哈药集团合法持有的三精制药60%股权。

  由此可见,哈水泥是专为本次重组而设立的,其主体资产和业务均来自于天鹅股份。

通过这次资产重组,天鹅股份顺利地剥离了不断下滑的不良资产,主营业务由水泥产业转

变为以医药为主,而哈药集团则因顺利实现三精制药的借壳上市,使其在资本市场上的融

资能力得到大大加强。

  今年轰轰烈烈的重组并购浪潮只是拉开了我国医药界“重新洗牌”的序幕。业内人士

认为,国内的重组并购这一趋势将要延续好几年。由于我国开始实行GMP、GSP及GAP认证,

提高了进入医药行业的门槛,为此,许多药企不得不加快重组的步伐,这使得今年医药行

业的并购个案也明显增多。如上海华源药业并购安徽仁济医药、中国药材集团公司并入中

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东盛集团收购潜江制药、北京市经委向社会推荐紫竹药业、赛科药业

、北京医药等9家医药企业并购重组……等等。

  通过近几年的重组并购,我国医药行业已显现出向优势企业集中的趋势。国家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林建宁认为,目前我国医药领域的一个客观现象是

产业集中度提高,大型的医药巨头初步显现。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执行会长于明德也认为,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提高的这种趋势

今后5年将发展更快,我国医药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也将由此得到迅速提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504849.html

更多阅读

上市公司资产注入 上市公司并购基金案例

“鼓励上市公司通过换股合并、资产置换、定向增发、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央行上海总部在昨天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稳定报告》中,首度鲜明地表达了对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的支持。兴业证券分析师认为,资产注入符

医药上市公司竞争力排名揭晓 医药商业上市公司一览

由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主办、医药经理人杂志社和和君咨询集团承办的“第四届中国最具竞争力医药上市公司20强评选暨2012年度最具投资价值医药上市公司10强评选”日前揭晓。从市场表现着眼,医药行业上市公司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4028

上市公司并购 拒绝并购 蓝港在线或独立上市

     10月,创业板手游概念股掌趣科技以25亿的规模,并购了玩蟹科技和上游信息两家游戏公司。手游市场本来已经很热,这起并购拉开了手游疯狂的序幕。  同样疯狂的还有蓝港在线。前不久,蓝港在线拒绝了朗玛信息的收购要约,并开始启动

上市公司债务重组案例 上市公司债务危机袭来?

     中国上市公司负债,一直是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2002年,相当多的A股上市公司负债率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不仅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水平。但此后,A股上市公司负债一路飙升。到了2011年,剔除金融业后,A股

声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流程 医药待业拉开“并购重组”序幕》为网友人生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