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连锁经营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的流通改革应该说在连锁经营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客观地评价连锁经营在中国的发展现状,科学地预见和把握它的发展趋势,制定正确的发展政策,正是世纪之交的中国流通业需要抓紧去做的。
一.中国连锁经营发展的现状及与主要发达国家的特点比较
中国连锁经营真正进入规模性的发展已经五个年头了,从发展现状来说整个势头是较好的,主要表现在:
1.已经在全国形成了一些较大规模的连锁型企业,如上海华联、联华、农工商超市公司、北京伍富连锁公司、福建华榕连锁公司、广东美佳超市公司、深圳万佳百货有限公司等。这些连锁企业发展势头迅猛,规模效益明显,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市场地位日益凸现。这些公司的成功除实行连锁经营的方式之外,在业态上选择了超级市场这一新的形式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2.经过几年的实践,许多连锁企业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营运体系,在店铺发展、配送中心运作、采购系统有效控制、统一的销售体制推行,都积累了许多适合于中国特点的经验,并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连锁的管理人才。
3.连锁经营方式的内涵和运作规律以及由此产生的规模效益已日益为中国商业所认识,作为对这种方式的认同作用,已经开始把连锁经营的方式从超市连锁拓展和运用到其他领域和业态中,如专业、专卖店连锁,餐饮、快餐店连锁,服务业连锁等,这也预示着中国流通业正在掀起一场经营方式的革命一一连锁经营。
4.中国的连锁经营从发展上来看,存在着地域上的不平衡,沿海比内地发展的快,成功率高,成熟度强。这也表明中国沿海地区的连锁企业在地域的拓展上存在着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由此可见,中国的大型连锁企业也将产生于沿海已经发展起来的连锁企业之中。
5.中国的连锁经营在法制建设上和规模化建设上已进入实质性的起步阶段,这将为连锁经营在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法律环境。
6.中国连锁经营的发展已形成了一些有独立市场地位的流通组织,如超级市场已经在我国一些城市和地区成为极具竞争力的流通产业。它的发展同时还带动了社会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食品加工业、电子计算机产业、货架设备业、冷柜生产企业、集约化的仓储业等。
从现状来看,连锁经营在中国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推进上的失误和限制性条件,主要有:
1.一些地方政府在推进连锁经营的发展时,超越当地发展条件,不根据企业和市场特点盲目推进连锁经营在一些企业中的发展,造成了形式上的连锁,实质上的不连锁,使许多企业重陷困境,较典型的是粮食系统的便民店连锁经营的失利。
2.许多的推进者和经营者把发展连锁商业作为一种显示“政绩”的抓手,因此对连锁经营实质的把握,运作方式的推行不作研究,仍用传统的经营方式来运作连锁企业,导致连锁的失利,这种企业不在少数。
3.地区封锁仍是连锁经营的一大障碍,它人为地阻碍了连锁企业拓展市场的空间。
4.连锁企业的工商登记和税收政策已严重影响了连锁企业在全国的发展,已成为连锁企业纵深广域发展的主要瓶颈。
5.连锁经营方式的运用较主要地集中在商业,更偏重于超级市场这一业态,已经在一些城市中形成了过早的恶性竞争。在批发业和工业领域中,连锁经营的方式几乎没有得到运用。
中国连锁经营在流通产业中的发展,有其特有的背景和条件,因此与国外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有着十分不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政府的推动与企业自主行为的区别
中国连锁经营的发展,政府的推动起了主导的作用,这种特点与国外连锁经营发展是企业自主行为十分不同。中国的这种特点其优点是,使连锁经营在短期内得到规模化的推进与迅速的发展,并在资产的扩大,政策上的优惠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但这种特点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果这种推动是盲目和存在偏差的话,往往导致连锁经营的失败,因此政府往往也是一个失利责任的承担者。
2.引进先进业态的导人与企业自身规模化的需要的区别
中国连锁经营的发展是通过在商业中引进超级市场这一先进业态.进而导入连锁经营的方式的,这就说明在中国商业本身已存在的商业组织形式中很难推进连锁经营的方式,需要引进一种新的商业组织形式,脱离原有的商业组织母体,才能较顺利进行。事实也证明,在我国的许多连锁企业中,对老企业进行改造推进连锁经营的成功率不高,而一开始就以新的组织形式推进连锁经营的成功率就高,尤其是选择超级市场经营业态的成功率就更高,因为超级市场最适合导入连锁经营的方式:国外连锁经营的发展历史悠久,往往是从传统的产业中开始的,企业开展连锁经营是寻求自身规模化发展的必要选择,是一种适应市场竞争的行为。这也说明了中国和发达国家在市场化的程度上还有很大差异,中国开展连锁经营还受着传统的商业组织形式和市场成熟度的客观制约。
3.连锁经营的发展是在市场开放和国际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
中国连锁经营的导人与发展是在对外开放和国际连锁集团进入的条件下进行的,在这点上与许多国家是不同的。首先,我们可以获得国际上连锁经营方面成熟的经验,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使我们在短期内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其次,由于国际大型连锁集团的进入,使得我们可以在本土向先进的国家学习,大大降低了引进嫁接和学习的成本,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但同时,也对中国的连锁企业形成很强的竞争压力。因为国际连锁集团往住资本实力雄厚、技术先进,并且都以商业中最先进的主力化业态模式在中国开店,这就使得中国的许多连锁企业没有时间去进行连锁业态发展上的成型化过程。由于连锁业态的生命周期缩短,我们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和资金去进行业态的创新,这对形成完善和成熟连锁企业的体系化建设带来影响。这种影响会使许多适应不了这种竞争变化的连锁企业被淘汰,但也会使一些企业在竞争中显得更强。可以说对外开放和外国连锁企业的进入是中国连锁经营发展的催化剂。
4.直营连锁仍是中国连锁经营的主要方式
与国外发展连锁经营一个很不同的特点是,中国连锁经营的方式主要是直营连锁,特许加盟连锁和自由合作连锁没有得到深入的展开。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的连锁经营还处在导入发展期,连锁企业在发展上的各项支持系统还很不完善,缺乏对加盟企业的有效指导和控制,条块分割大而全,小而全的小生产思想影响了专业化分工所应形成的连锁组织的扩展,特许连锁、自由合作连锁的法律制度还没完全建立,促进特许连锁和自由加盟连锁的中介组织缺乏等。国外连锁经营的发展,除一些特大型连锁企业由于资金实力雄厚,店铺规模很大,市场上缺乏可能的加盟者和合作者,所以采取直营连锁外,许多中小型连锁企业较多采取特许连锁和自由合作连锁的方法,极大地发挥了连锁经营拓展市场的发展优势。这种区别,也说明了连锁经营,在中国和外国方式适用成熟度上的不同,以及社会对连锁经营方式的利益需要一个认识上的时间过程。
二.中国连锁经营发展的主要趋势
1.多行业、多业态的发展趋势
中国连锁经营的发展将从零售领域向批发领域、生产领域和服务行业中不断发展。如生产企业开设的专卖连锁店,将从服装、包袋鞋类向汽车、家用电器等行业发展。以批发商业组织的销售网合作连锁将得到长足的发展。服务行业的连锁经营将广泛开展,将从旅游、餐饮、洗染、照相彩扩,迅速向服务、速递、运输、租赁、法律、中介服务、社会化家务等领域发展。农村农副产品的销售连锁组织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在零售业中,连锁经营将会迅速从超级市场向便利店、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超市、购物中心、折扣店、廉价店和家居中心等业态发展。90年代末,21世纪初便利店、大型综合超市和仓储式超市将成为发展最迅速的连锁经营的业态。
2.连锁经营将实现跨区域发展的实质性突破
一些连锁经营方式导入早、并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连锁企业的沿海城市,将从1998年起规模化开拓国内市场,发展连锁组织。将主要以在各地成立连锁分公司,建立配送中心的形式,集中在一个区域内发展连锁店。连锁店的业态也将主要选择超级市场,以实现这些连锁企业在业态上的向周边地区和内地的梯度转移,在新市场上取得追加效益。连锁企业实行跨区域发展是中国连锁经营向纵深发展的一个良好开端。
3.连锁经营的方式将有大的变化
随着中国连锁企业营运方式的成熟化和社会对连锁经营规模利益的认识提高,连锁经营的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特许连锁和自由合作连锁方式将得到重大发展。这对提高中国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市场的秩序化,改变商业高度的零散性,使商业组织经营规范化意义重大。
4.商业现代化技术手段将得到普遍推广和运用
连锁组织的有效运转和控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代化技术手段的运用,如信息技术、物流技术等。这就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传统商业的面貌,也为国家市场管理(工商、财政税收等)部门,实施对市场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条件。
5.连锁企业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在我国由于连锁经营是由政府推动的,因此会在短期内形成连锁企业的激烈竞争。在一些沿海大城市和主要城市中,超市连锁企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而这种竞争随着这些连锁企业跨区域 的经营,将把这种竞争引向周边地区和内地,直至全国市场。本世纪的最后两年中,在沿海城市和主要城市中,连锁型的便利店、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超市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将会随着这些企业经营区域和规模 的扩大,向内地和农村市场实现转移。21世纪中国商业的竞争将主要是连锁企业之间的竞争。
6.本世纪末下世纪初中国连锁企业将具有进军国际市场的实力和竞争力
从中国连锁经营发展的实践来看,一个经营好的连锁企业, 其店铺发展数和销售额增长数几乎每年都以倍数在增加。这充分显示了连锁经营的规模效益,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市场巨大容量的魅力。再经过2—3年的发展, 这些连锁企业将具备进军国际市场的实力和竞争力。首先进军国际市场的连锁企业将是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特有资源和经营技术的连锁店,如中式餐饮店、国药店等。超市连锁店也将有可能进入国际市场,理由是,中国的连锁超市是在国际竞争的条件下发展壮大的,目前在许多发达国家的超级市场中中国制造的产品已经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只要中国的连锁超市整合好与外贸和加工制造业的关系,以一个以连锁超市企业为中心的利益联合体进军国际市场是完全可能的。
三.推动中国连锁经营发展的主要对策
中国连锁经营的发展对流通渠道按现代流通方式进行重组,其作用是巨大的,其意义是深远的,它是流通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流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式之一,制定推进对连锁经营的正确对策,将会使连锁经营在中国的发展更理性、更健康、更迅速。
在中国推进连锁经营发展的是政府,这是中国发展连锁经营与国外不同的主要区别点,那么政府的政策主要集中点放在哪里是关键。
1.从优惠政策转向市场法规的建立,市场发展障碍的扫除,市场公平竞争机制的形成中国连锁经营的推进发展是以政府的优惠政策为起动的,这些政策主要以贴息贷款,税收减免等为主要内容。这些政策的确为连锁经营在中国的起动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也造成了一批地区和企业把极大的精力花在了争优惠贷款,争税收减免的政策等,而对抓好连锁企业本身的经营管理注重不够,导致了连锁经营的失利。因此作为推进者的政府应逐步取消用各项优惠政策来推进连锁经营发展的方法,而把推进的重点主要放在适应连锁经营发展的市场法规建立,市场发展障碍的扫除,市场公平竞争机制的形成上。这主要包括:
(1)连锁企业跨区跨省市开店在工商登记、税收交纳等营业正常开展的诸环节上,亟需要制定全国统一的政策法规。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连锁企业统一核算与统一纳税的方法与国家税收征地域化的政策不一致,这就严重影响到连锁企业区域性发展和规模化进程,这里要改变的是税收政策,可以参照国外和上海市的经验,在税法中作出这样的规定,对直营连锁企业在各地区开设的连锁店,由总部一头集中交纳税款,再由税务部门实行税款按属地店铺应交纳税款的划拨。因此国家财政和税务部门要统一制定连锁企业的财务报表,以保证这项税款划拨工作的贯彻落实。
(2)我国连锁企业发展虽然刚起步,但速度相当快,规模扩展神速,这种规模性的流通企业发展会对单个性小型独立经营企业造成很大的威胁,目前我国商业网点总数中这类企业占了绝大多数,在发展和政策上除要推进和鼓励这类企业开展连锁经营或加入到连锁组织中外,也必须考虑制定法律和法规,保护这类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否则连锁企业的规模迅速扩展会造成市场的垄断,削弱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这对生产和消费的健康发展不利。保护中小流通企业是中国流通现代化进程中一项必须要建立的法律制度。
(3)我国连锁企业的各个店铺的营业款项是按属地就近原则解交当地银行的,解交银行的不一致造成对连锁企业在资金运用上的不利条件,营业款项汇总到总部的时间太慢,直接影响到连锁企业的经营效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金卡”工程的实施,使货款的电脑划帐在一个银行系统中可做到相当迅速,但由于各银行之间的电脑不联网,以及各银行的各部利益的需要(普遍占用企业在途资金的余额),就人为造成了连锁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放慢,这种情况必须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这种市场障碍必须扫除。货款回笼的时间速度,既关系到连锁企业,也关系到金融业在竞争中的命运。
(4)我国连锁企业的发展,增强对顾客的便利性服务功能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如代收公用事业费服务项目,目前在各大城市中就受到各部门、各银行为了各自利益的人为限制,很难形成在一个城市中随处可交纳的服务系统,这严重阻碍了连锁经营在服务领域的发展。对这些影响连锁经营发展的市场障碍,政府应该出面加以扫除。
(5)中国连锁经营的发展已呈现多业态发展、多行业渗透和综合化经营的态势。它的发展已经和一些行业管理和商品专卖管理形成冲突,如连锁企业要经营药品和烟草制品就受到来自于行业保护的限制,所以政府也应该在对这些专卖商品进行行业管理的同时,有层次、有序地推进这些专卖商品进入连锁企业。
2.促进大型连锁企业的形成
中国流通领域的重要缺陷是,单个性企业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这就造成了流通效率低、成本高,无法组织起大规模的商品流通,这种现状已经引起国际上的高度重视。1997年国务院连锁经营工作会议上,确定了中国连锁经营发展的新的战略发展目标,大力促进大型连锁企业的发展。这一战略无疑是十分正确的,这一战略目标的实施有利于重新建立高效的全国性市场网络,使大流通有了可靠的市场载体。同时也使得政府调控市场有了能发挥作用的对象和抓手,对流通的秩序化意义重大。政府在促进大型连锁企业的发展中可以很好地发挥市场组织者和市场制度建立者的作用。主要可在以下几方面作出推进:
(1)支持大型连锁企业上市
中国和国际的流通实践证明,连锁型大企业是流通中的主导企业,对流通、生产、消费的有序健康的发展作用巨大,应积极推进和支持连锁型大企业上市,为其建立融资的渠道,促进其规模的发展。我国目前上市公司中工业企业占了绝大多数,这是以企业规模大小及行业重要性来决定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重生产、轻流通的倾向。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来看,工业性企业在没有规模性流通组织的支持下,其发展是会受影响的。另外,我国前期上市的流通企业中,百货公司占了绝大多数,但近几年经营业绩不理想,原因是这些企业没有适时进行业态上的创新(除少数企业外),没有导入和坚决导入连锁经营的方式,建立连锁经营的运行机制。因此,在中国证券市场扩容,推进企业制度改革中应把支持和促进大型连锁企业上市作为重要的对象,大型连锁企业作为流通主导型企业上市,其高速的成长性可以给投资者以较高的收益回报,增强对证券市场的信心,同时对连锁企业的股份制度改革和市场化运行机制的形成也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2)推动以大型连锁企业为中心的流通资产重组。
我国流通领域正在进行着一场大的资产重组改革,其方针是“抓大放小”。但我们必须超前地看到这样一种趋势,小企业放掉了,它只解决了小企业的利益机制问题,并没有解决经营方式的现代化和流通的组织化程度提高的问题。因此资产重组应以大型连锁企业为中心,为其注入优质良性的资产,使其良性的规模扩张,同时推进其连锁经营方式的多元化,向特许加盟连锁和以其为中心的自由合作连锁的发展,将已经放掉的小企业纳入其连锁经营体系(当然是通过企业市场行为),使小企业在保证自己利益的基础上,共享连锁企业的资源和规模效益,从而整体上提高中国流通业的组织化程度。以大型连锁企业为中心来组织和整合中国流通渠道,是中国流通业改革的重要方向。政府作为资产重组的组织者,除优先向连锁企业注入优质资产外,还必须在政策上能保证小企业进入大企业连锁经营系统的可操作性。如在我国一些城市中有许多粮店想进入连锁企业的便利店系统,国务院也在1996年把粮店的房产权划归当地的粮食主管部门,但许多地方的房产权在行业管理部门,而不归属对这些粮店负有直接责任的管理部门,造成产权的虚拟性越位,从而阻碍了粮店进入便利店连锁系统,这会造成影响我国粮店的业态创新和连锁经营的深入展开,国家应在政策上进行调整,应把粮店的房产权划归直接的管理部门,特别是在特大城市中应率先进行调整。这种调整也比较适合这些城市现行的市区两级的财税体制。
(3)制定大型连锁企业业态发展方向
推进大型连锁企业的发展,国家制定业态发展的方向十分重要。可以考虑在批发和零售业中这样几个业态发展方向。
①批发贸易型主力业态一一仓储式超市
仓储式超市是一种低成本营运的量贩店,是用零售的方式来实际经营批发业务。它的优点是仓储合一的店铺开发和营运成本低,用现金结算和顾客货品自提来进行销售,改变了一般批发企业需要向客户提供商品结算的帐期和送货的方式,加速了资金周转,降低了流通成本。它的主要目标顾客是小商店、小酒店和企事业单位的集团采购。它的主要功能,一是组织中国单个性,零散化的小商业;二是规范企事业单位的采购行为(无回扣);三是组织生产企业的产品规模化销售。这种业态店的连锁经营发展对中国流通业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重组中国的批发网络,使小商业得以生存和有序发展,同时也为国家对小商业的税制改革创造了对象条件,只要该种店铺的电脑与税务部门电脑联网,国家就可以有效地对小商业征税,改变目前小商业交纳定额税的不合理、不公平和有漏洞的方法。另外,这种业态店可以有效地组织生产企业的产品大规模销售,从而改变中国流通规模小、散、乱的现状。
②消费需求满足型主力业态一一大型综合超市(GMS)
这种业态店是一种把标准食品超市和折扣店综合在一起的店铺形态,它在中国的发展将取代百货公司成为消费需求满足型的主力化业态。这种业态店发展,将在中国城市的大型化和郊远化发展中,在中国农村小集镇的发展中起到合理的商业网点布局和功能的有效发挥的作用,对流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运用意义也十分巨大。同时,这种业态店的发展.对中国商业目前的主力一一百货公司的业态创新和经营方式的创新指引了一个发展方向,提供了一种好的转形模式。
③基本生活需求满足型主力业态一一生鲜食品超市。
中国消费者的基本生活需求正在从主食品型向副食品型转化,生鲜食品是副食的主要内容,生鲜食品超市是适应消费需求转化的主力业态,特别是特大、大型和中心城市中更是如此。生鲜食品超市的发展对我国副食品的流通形式以及各大城市菜篮子工程终端环节的现代化作用巨大。
④服务满足型主力业态一一便利店
便利店是运用超级市场经营管理技术和销售方式的食品杂货店,现代便利店是城市的社会化服务系统,尤其是在亚洲的国家和城市中。这是因为亚洲国家的城市人员密度高,购买方式不可能完全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汽车购物,步行和就近购物仍是主要方式,并需要快速完成交易以及满足各种服务需求,这就为便利店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发展的巨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