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连锁经营是促进大流通、带动大生产的重要措施,是改造传统商业、提升流通产业竞争力、推进流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连锁经营的发展势头令人瞩目,已成为零售业、餐饮业普遍采用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山东省是流通大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量历年来位居全国第三,但贸易、餐饮连锁经营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却排在上海北京、广东、江苏之后,居全国第五位,与发达的省市相比,连锁企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
一、山东省连锁零售业发展存在的主要差距
差距之一:连锁规模差距大
连锁经营的强大生命力来源于企业商流、物流高效运转中的规模优势。2003年,山东省共拥有规模以上连锁零售企业65个,所属的门店达2116个,平均每个总店拥有分店32.6个,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0.4个),比江苏(77.2个)少44.6个、比上海(130个)少97.4个。2003年,山东省拥有门店数最多的是青岛利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门店数为318个,也仅为上海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门店数的15%,江苏苏果超市门店数的27.4%。
从销售规模看,2003年,山东省65个规模以上连锁零售业实现销售额263.8亿元,分别比上海、江苏、北京、广东低732.3亿元、215亿元、183.6亿元和113.4亿元,居全国第五位。其中销售额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是山东三联商社,其2003年全部门店的销售额为85.7亿元,居全国第8位,与位居全国贸易连锁第一的上海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相比,只是其销售额的40%。在2003年全国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销售额排序中,进入前30位的山东省仅有3家(分别列第8、21和24位),而上海有8家,北京6家,江苏5家。
差距之二:向省外扩张力不强
山东省的连锁经营大多仅局限于省内连锁,跨区域经营的企业太少,向省外扩张力不强。2003年,在全国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集团)中,跨区域经营的企业有73个,山东省只有3个,仅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总数的4.6%;而上海、江苏、广东、浙江分别达15个、11个、7个和5个。在山东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2116个门店中,跨省经营的门店仅有55个,占2.6%。而江苏跨省经营的门店数达738个,是我省的13.4倍,占全部门店数的比重达14.1%,比山东高11.5个百分点。三联商社作为山东省到外省市开设分店最多的连锁企业,其拥有的155个门店中,也仅有19个门店分布在外省,而江苏苏果超市在外省的门店数已达214个,占其全部门店数的18.4%。
差距之三:规范化程度及统一配送率不高
规范管理是连锁经营的核心,离开了规范化经营管理,连锁经营很难健康发展。山东省目前只有少数企业在各连锁店实现了EOS(电子订货)及POS(销售信息管理),其余大部分企业只是做到了统一店面及标识,而经营管理仍就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特别是总部在采购配送、经营指导、市场开发、促销策划、教育培训等方面的职能不完善,有的连最基本的统一配送也做不到。从我国大型的连锁企业经营情况看,都有自己的配送中心,这是企业供货枢纽。2003年,山东省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拥有配送中心73个,分别比江苏、浙江少62个和28个;直营连锁零售企业的统一配送率为73.1%,分别低于江苏、上海20.4个和14.3个百分点。一些建立配送的企业,也因范围不大,配送的效率低,没有完全靠进货、配送、核算、管理、服务规范的统一来降低成本,连锁经营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企业无法享有大批量进货的价格优惠,经济效益也不理想。2003年,山东省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利润总额达2.7亿元,仅为上海的34%、江苏的52.6%。
差距之四:品牌意识不强
美国沃尔玛百货公司亚太地区总裁曾说“沃尔玛在哪里,哪里就是口岸”,足以说明企业品牌形象的重要性。国际上早于80年代就有零售商自有品牌的出现,我国一些先进的连锁零售企业也在创建自己的品牌、创设自己的形象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如上海华联通过创办新型生鲜超市,使生鲜食品超市逐步取代原有农贸市场的功能,实现了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一条龙服务;江苏苏果超市通过“定牌加工”、“公司+农产品”等方式,带动了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推动了农产品产业化经营,同时,还稳定了零售终端农产品的货源和质量。而山东目前除了三联商社、银座商城和外商投资的几家连锁企业注重品牌外,其他连锁企业尚未创立自有品牌,经营特色不突出,商品雷同现象较严重,由于缺乏特色和品牌效应,企业竞争往往在价格上作文章,导致销价竞争,不利于企业自身利润的实现和市场的健康发展。
造成山东省连锁零售业发展差距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突出的是:一是资金的制约。连锁企业开办新的直营店铺,在购房、租金、装修、设备等方面必须要有相当的投入,而零售企业自有资金比例较低,资产负债率接近80%。目前,我省多数连锁企业因为资金困难而限制了门店数量的发展。二是经营理念落后。目前,山东多数连锁零售企业基本上局限于本地区经营,仅把提高当地市场的占有率作为目标,缺少发展的眼光,跨区域经营的理念还比较淡薄,在拓展省外市场方面力度不够。
二、推动山东省连锁零售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未来20年,我国流通体系将发生巨大变化,连锁经营的发展和业态的多样化将带来国内零售业的变革,连锁经营将逐步在零售业中占主导地位。从发展趋势看,连锁业将出现几大变化:一是连锁商业经营将更加集中化和规模化;二是连锁商业跨地区经营将越来越多;三是连锁商业将更加特色化和专业化;四是连锁商业经营管理的技术化、现代化要求越来越高;五是连锁商业发展的空间、覆盖的范围将越来越广。在新的形势下,我省连锁零售业如何发展,加快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的步伐,已是当务之急。
对策一:打破条块分割,强强联合,发挥群体优势
规模化是连锁经营得以发展的前提。扩大规模必须冲破体制的瓶颈,尽快改革地区、行业、部门的分割和自我封闭的发展模式。在规模上,要依据优势互补原则,对山东省一些知名度高、资金雄厚、运营机制比较完善的商业企业,实施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联合,通过兼并、资产重组、参股控股或通过输出商标、商号和经营管理技术、发展特许经营等方式,将同一业态的小型企业联合起来,纳入大型连锁企业中,实现大公司和大集团的强强联合。在业态上,从超市、百货店向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商店等多业态发展。在形式上,在直营连锁不断完善和规范的同时,选择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管理基础好的企业,积极探索特许经营的发展模式。特许经营连锁适宜在技术性强(如家电)、易变质(如食品)、流行性强(如时装)、物理形态大而笨重(如家具、体育器械)等类商品中经营,尤其适用于配方保密的快餐行业。在科技、信息和服务上,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转向低成本的竞争,从销售服务转向全方位、多层次、系列化服务。
对策二:加强政策引导,为连锁经营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发展连锁业是一个渐进过程,从目前山东省发展连锁经营的宏观环境和微观条件来看,亟需从政策、法律、资金和财政等方面予以扶持,必须科学制定全省连锁业发展规划,加大对连锁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确定重点发展领域,为连锁企业的跨区域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重点培育的大型连锁企业,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在银行信贷、税收政策、工商管理、进出口渠道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促进其快速发展。
对策三:加快与国际接轨,提高管理水平
要与外资企业抗衡,就必须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首先,要转变经营理念,强化服务意识,以“顾客第一”的原则,打造服务品牌;其次,提高管理的现代化科技水平。要广泛应用计算机、现代通讯等信息技术,包括条形码管理系统、POS系统、商业MIS系统、信息网络等软硬件设备和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技术含量,加快电子计算机、条形码等硬件设施的开发和运用;第三,加快人才的培养和人员素质的提高,大力开发流通领域的人才资源,尽快造就一批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悉国内外贸易投资规则和惯例又懂得连锁经营的管理人才。同时要加强员工培训,特别是营业员的商品知识培训,努力提高营业员的服务水平。
对策四: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配送,降低连锁配送成本
目前,山东省相当多的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具备现代意义上的物流正处于起步阶段。我省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效率低、成本大,特别是在跨地区的连锁企业,问题更加突出。一些偏远的加盟连锁店,因配送成本高造成配送比例过低,降低了连锁经营的规范化,更不能起到连锁经营从根本上杜绝假冒伪劣源头的作用。因此加快现代物流发展,不仅能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对连锁企业的规模扩张、提高配送比例、规范连锁经营、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产品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对策五:实施品牌化战略,提高竞争能力
西方国家零售连锁企业组织品牌化经营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美国超级市场销售自有品牌产品已达40%以上。从发展的实践看,品牌化有效地配合了零售商向产供销一体化发展,企业形象明显改善,还造就了一大批品牌忠诚者,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应。目前,山东省一些连锁企业已经具备了发展品牌的条件,应当不失时机地实施品牌化战略,发挥零售企业贴近消费者,了解消费需求的独特优势,积极开发设计自有品牌产品,降低成本,占有市场,以提高零售业对抗竞争的能力。在开发时,要注意商品类别的选择,要增强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制定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实行全面的质量监督和管理,维护自有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要加强和生产商的合作,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使自有品牌的开发产生更大效益。要注重品牌管理,制定品牌信誉方案,与客户建立长久的关系,应用合适的战略及方法,扩大品牌的知名度,才能做大做强连锁品牌。
对策六:开拓农村市场,扩大销售
随着我省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农村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卫星城镇,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为连锁经营拓展了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要根据山东省的实际,积极鼓励大中型商业企业或有实力的连锁经营企业,通过各种连锁经营方式进军农村市场,引入连锁经营,把连锁店“连”到城乡结合部、县城或农村乡镇,把大店、名店的良好信誉、优质服务、先进管理和丰富商品带到农村,把众多的小企业组织起来,建立新型的农村零售业组织,有效地改变农村零售业分散经营、无序竞争、流通效率低下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