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2月17日,尼克8226;利森(Nick Leeson)在令其雇主巴林银行(Barings)亏掉1.7亿英镑以后,正要在新加坡期货交易所展开一场疯狂的交易,以求扳回局面,但这是一番注定要失败的努力。10天后,他畏罪潜逃,巴林银行则因亏损8.6亿英镑倒闭。 如今,利森先生(他已从新加坡樟宜监狱刑满释放,并从癌症中康复过来,理应赢回“先生”的称呼)靠宴会演讲和一些副业谋生,包括在网上与任何想挑战他这位出名赌棍打扑克。尽管他曾把拥有巴林银行的慈善基金会搞破产,但他毫无羞愧之意。
我对此事相当关心,因为我曾以此为主题,与他人合写了一本书(不幸的是该书现已绝版)。那么,10年过去了,人们从中吸取了什么教训呢?当人们谈论此类事件的教训时,他们通常是指如何设法防止这些事重演。前些日子,英格兰银行(Bank of England)表示将雇用更多人员,以监控对金融稳定构成威胁的各种因素,当时该银行就援引巴林银行倒闭一事。
要是真那么简单就好了。无论一家银行把制度安排得多么妥善,以求防范其交易员出轨,但交易员们总会亏钱,然后会设法豪赌一场以解救自己(从利森先生担任交易员和后台办公室经理的双重角色来看,巴林银行的控制体系显然非常糟糕)。而且,银行总是难以发现那些处心积虑的蓄意欺诈,监管部门就更别提了。
相反,我从巴林银行事件得出的教训更贴近人性层面,即当灾难袭来时如何应付,因为灾难总是会不时发生的。多数银行经营者认为,灾难不会降临到他们头上,即便他们承认在理论上有这种可能性。他们不相信自己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去相信一名违规交易员的谎言。
实际上,当初人们普遍认为,巴林银行的高管们要么肯定与利森先生相勾结,要么很不称职,因而与利森先生一样该受责难。很自然,利森先生设法怂恿人们产生这样的看法,即他无意中成了一班出身高贵的银行家的牺牲品,他们为了拿更多奖金,迫使他去赚取不义之财。
10年光景足以暴露他人渎职的证据,但实际上没有。巴林银行的职员们也不全是上层阶级的傻瓜,在利森先生毁损银行的过程中毫无作为。控制体系中有漏洞,而且有些人的确不称职。但还是有一些又聪明又能干的人就是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等到发现时已经太晚了。
他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一位牵涉其中的人将此事比作一场车祸,这是个很好的比喻(即使他们自己开车也不够小心)。前一刻,他们都还沿着快车道飞速前进,拥有声望、权利和金钱。可顷刻间,他们就遭受重创,而很多报纸还宣称他们肯定非常愚蠢,而且还可能有罪。
他们中一些人的第一个本能反应就是否认罪责。由于利森先生身兼多项职责,他须向伦敦和新加坡的多名人员述职(而这也是他的问题那么长时间没被察觉的原因之一),那些人都争辩说,是其他人有过失。我记得就利森先生究竟是交易员还是经纪人的问题,人们进行过一场热烈但根本没有意义的辩论。
然后就出现了美国公司审判中所称的“3万英尺辩护”,即不能指望那些身处高层的人了解下面发生的情况。前世通公司(WorldCom)首席执行官伯尼8226;埃伯斯(Bernie Ebbers)正在使用这种辩护理由。巴林银行董事长彼得8226;巴林(Peter Baring)和副董事长安德鲁8226;塔奇(Andrew Tuckey)成功运用这种辩护理由逃避了惩罚。
此事涉及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伪善。当公司表现良好时,没有多少公司高层会四处宣称,他们与公司基层人员取得的成绩无关,而且不配拥有作为管理者所获得的声望和金钱酬劳。他们理应在出问题时同样承担责任。
第二个问题是心理上的。当某人被卷入巴林银行倒闭等公开的败局,或90年代以来的欧美公司丑闻中,公众不太可能相信他是无辜的。从心理上说,自认把事情弄糟了要更容易些。否则,你就注定要向心存疑虑的听众反复解释有望减轻罪行的种种因素。
对于巴林银行的一些高管来说,这是个痛苦的事实。他们之中有9人被监管部门判定犯有行为失当的罪行,还有一两个人逃脱了罪责。在我看来,最痛苦的是那些否认罪责的人。上诉耗时多年,婚姻崩溃了,他们变得苦恼和沮丧,始终未能松脱套在脖子上的枷锁。
另一些人则比较冷静。巴林银行的首席执行官彼得8226;诺里斯(Peter Norris)就是个榜样,他曾受到最严厉的审查。他从一开始就承认,这件事是他的责任。他被禁止在伦敦金融城工作并被取消担任公司董事的资格,但他没有上诉。结果,他是最快复原的人之一。
人们说,诺里斯先生在巴林银行倒闭前傲慢自大,但我事后发现他很有魅力。也许,这件事最终对他有益。不管怎么说,他证明了一个较为普遍的真理。在投资银行业,灾难总是会发生的,而将来会有更多的高管会突然失去权力、金钱和崇高的地位。他们的生活是否也会被毁掉,这将取决于他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