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蔚华:资本约束是最突出的矛盾



 料峭的倒春寒怎么也掩盖不了春天到来的喜色。5000多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齐聚北京的时候,作为唯一一名来自商业银行总行行长职位的人大代表,身揣8份提案,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笑称自己是带着全国商业银行系统的呼声而来。

  从安全生产到资产证券化,从国有企业信息公开法到对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在马蔚华侃侃的解读中,每一份提案都和银行系统密切关联起来。“银行是个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产业,优秀的银行就是要能够让二者协调发展。”3月4日下午,马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21世纪》:2006年,中国银行业将全面开放,届时,外资银行将更多蜂拥而至,您觉得,现在中国银行在面临强大竞争对手时,有哪些比较致命的弱点?招行又将怎样应对挑战?

  马蔚华:国内银行遇到的最突出的矛盾,就是资本约束,就是巴赛尔协议对我们资本的要求。去年2月,银监会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颁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要求中国商业银行在2006年之前要全部达到。对于招商银行来说,要求就更高了,因为我们是在境外有分行且又是上市公司,各方面的要求都会更严格一些。

  对于解决资本充足率的问题,我认为有几种办法,一方面是要扩大分子,补充资本,在资本市场上筹资,比如增发,可转债,上市等方式。但现在国内资本市场的状况却不是那么理想,筹资也并不是那么容易,所以另一方面,就是要调整分母。分母就是现在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我们现在的结构中,绝大多数是以贷款的形式,而贷款中95%以上又是批发性贷款,而按照巴赛尔协议,资本的风险权重是100%,而零售业务的风险权重只有50%,也就是说,同样的资本金,对于批发性贷款只能做到100亿,但对于消费信贷则可以做到200亿,这个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所以,我们的方向是,在总资产中,尽量降低信贷资产的比例,提高非信贷资产的比重;从贷款结构来看,我们要减少批发性贷款的比例,增加个人消费信贷。从收益结构来看,需要增加中间业务和零售银行业务的收入,以使得整个银行业务协调发展。

  《21世纪》:那么,在补充资本金方面,招行是否也面临同样的挑战?在将来的几年,是否已经摸索到了扩大补充资本金的新渠道?

  马蔚华:对于中国的商业银行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中国每年的GDP的增长中,有相当大的比重是来自银行的间接融资,所以银行信贷增长每年都在20%左右。而且,过去商业银行容易产生规模冲动,过分关注信贷总量,关注市场占有率。

  包括招行在内的商业银行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在努力改善。对于招行来说,扩大补充资本的方式包括第一次上市,去年又发行了65亿可转换债和35亿次级债。目前,招行资本充足率是符合监管要求的,在中国的商业银行中也是比较高的。

  但补充资本是条漫长道路,而且只是补充资本是不够的,还要调整结构,这是招行在今后几年的重点工作。现在招行对各分行、各部门的考核,都已经将对经济资本考核作为一个主要指标。

  《21世纪》:您刚才提到第一次上市,那么招行第二次上市进展情况如何?会在哪个交易所上市?

  马蔚华:谢谢你关心这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目前我还真的不能说。

 马蔚华:资本约束是最突出的矛盾

  《21世纪》:招商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进展如何?

  马蔚华:这方面正在积极有效的准备中,我们非常希望能够成为试点单位。前段时间,我们还受人民银行的委托,召开了关于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研讨会,还在舆论上做了一些准备。我们已向有关部门提出了申请和具体设想,其中包括有部分国外资本的介入。

  《21世纪》:您刚才提到要提高中间业务的发展,那么现在招商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比重如何?

  马蔚华:应该说,中间业务这几年还是在稳步增长的,但2004年的具体数据我不能说,要等到股东大会之后公布年报才行,但我可以告诉你的是,在国内的股份制银行中,招行中间业务的比例是排在前列的。

  但就中间业务而言,和国际上很多银行相比,还是非常小。在国内做中间业务有很多挑战,一是政策制约;一是消费者的观念还在形成之中。招行今年马上将在全国推出财富账户,这将是我们今后加快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武器。

  《21世纪》:对于企业年金业务,招行有什么打算?马蔚华:招行在5年前就已经在探索,但有关法律制度还没有完善,我们一边要等政策,争取更多的业务资格,一边我们在做很多宣传和营销的工作,和同业一起开拓市场。

  《21世纪》:作为银行家和人大代表,两种角色有什么不同?马蔚华:银行家我可不敢当,只能说是商业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职业经理人。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就要为股东提供最高投资回报,要想得到最高回报,就要使银行长期稳健发展,要想长期稳健发展,就要运用科学发展观,做到效益、质量、规模协调持续发展。

  但同时,在中国现在国情下,商业银行的发展环境也非常重要,而做人大代表,就可以在最高权力机构中,去表达争取到好的有利的发展环境,从而促进商业银行的和谐发展。这两种角色是相辅相成,一点也不矛盾。

  《21世纪》:您今年提交了8项提案,那么,这些提案是怎样形成的呢?

  马蔚华:每一项议案,之前都和商业银行的同行有比较充分的交流,我本人还是深圳银行业同业公会的主席,这些问题也是大家集中反映的,只不过是最后通过我来提交到人民代表大会。

  《21世纪》:那您是否觉得您的提案得到了认真的反馈?马蔚华:各方面还是比较重视的。去年两会中,我提交了关于改善信用卡刷卡消费环境的提案,昨天我在从深圳飞往北京的飞机上,看到关于刑法的修改内容,增加了对信用卡犯罪的惩罚力度,最高可以判无期徒刑,我感到非常振奋。我也希望今年的议案能够在讨论之后,得到重视和有效反馈。

      

  附:马蔚华提案目录

  1.关于请全国人大督促最高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六、七条制订补充解释的议案

  2.关于对资产证券化进行专项立法的议案

  3.关于对保理业务进行专项立法的议案

  4.关于完善我国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立法的议案

  5.关于制订《国有企业信息公开法》的议案

  6.关于完善商业银行债券投资渠道的建议

  7.关于调整金融企业资产损失核销认定条件的建议

  8.关于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及保障安全生产的建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503394.html

更多阅读

马蔚华:管理国际化是趋势

     朱敏:当国内经济转型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宏观调控的难度可想而知,进退两难。  马蔚华:一直以来,我们都习惯于高速度,2000年以来,银行贷款的年均增长率接近20%。但要实现经济转型,就必须把经济增长速度适当降下来。大家开车走弯路

马蔚华:中资银行国际化还应立足本土

中证网讯 近日,招商银行[12.73 0.39%]行长马蔚华受邀前往美国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发表了题为“中国银行[3.55 0.00%]业国际化发展”的演讲。他认为中资银行应抓住机遇国际化,但首先要立足于做好本土的业务,在此基础上再酌情考虑海

马蔚华:闯荡华尔街

在招商银行[12.73 0.39%]的十二年,马蔚华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欢的事业,他心无旁骛地经营着招行。近十年,招行不但在国内赢得了市场和品牌,也在华尔街赢得了机会 马蔚华:闯荡华尔街 文/本刊记者 李 斌 摄 影/张 晶 2008年10月8日,历经

马蔚华:一个特性情的精神领袖

在金融界,马蔚华被认为是最具创新意识的银行家,他有着银行家典型的翩翩风度,而且时常在it圈人士聚集的互联网大会等活动上出现,畅谈银行信息化。招商银行也因为对信息技术的敏感和善用,甚至贯彻“科技兴行”的银行战略,从一家后起的小银

马蔚华:手机支付是银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招行行长马蔚华近日在一次论坛上表示,该行与其他银行最大的不同在于客户群不同,这一独特性也是去年该行盈利负增长的主要原因。   招行的客户包括三类,一部分是有知识的年轻人,一部分是城市白领包括公务员,还有一部分是有钱人。中高端

声明:《马蔚华:资本约束是最突出的矛盾》为网友欣赏血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