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转型:改变从“头”开始



  改造一座旧城,不如建一座新城。旧城改造难,难就难在重新规划难、旧城拆迁难。组织变革中的人们文化观念的变革、态度行为的变革、思维方式的变革,就如一座旧城的改造,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费力的系统工程。

   彼得·圣吉在《变革之舞》一书中说:“我们能用‘深刻变革’一词描绘将‘内部’和‘外部’改变结合起来的组织变革:内部改变涉及人们的价值观、追求和行为,外部改变包括程序、战略、实践和组织结构体系”。这次国有独资银行股份制改革,也是一场“脱胎换骨”的深刻革命,它既包括治理结构的转变,又包括经营管理的转型。如果银行股改只换“体制”不换“人”,即换人的观念、态度、行为,就如我们买了一辆新车,开车的还是那刚刚进城的拖拉机手,你能保证这位司机能够找到高速公路的入口和出口,懂得高速公路的行车规则,又能开着这辆新车既保证高速又能做到安全? 

   今年来,证券市场掀起的“清污风暴”,一批又一批问题高管纷纷落马,人们对股市失去了信心,对上市公司高管已经“绝望”,上海股市终于突破1300点的心理防线,从1300点跌到1200点,从1200点跌到1100点,直逼跌破1000点。据统计,股市建立15年,股民已经亏损掉一万多亿,亏损达50%,老百姓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被股市洗劫一空。人们不能不怀疑,此次银行股改花大价钱买一个好的治理结构,会不会又成为一个美丽的传说? 

   为了吸取国企股改的教训,银行股改就要特别重视管理队伍的建设,加速银行行长从政府官员向职业银行家转变的进程。银行行长要实现这个蜕变和飞跃,借脑、换脑、洗脑、补脑就一个都不能少,使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既成为产生“能人”的体制,又成为产生“好人”的体制。 

   借脑,让专家为你“理才” 

   “借鸡生蛋”、“借船出海”、“借网打鱼”、“借梯上楼”、“借势而发”……等等。这个社会是一个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社会。站在巨人肩上成长,学会利用别人力量发展自己,这是后发优势的国家、企业、个人加速发展的捷径。 

   同样,银行“理才”也要学会利用外脑。 

   银行体制的商业化、市场的国际化、业务的综合化、手段的电子化,目前银行最缺的不是“钱财”而是“人才”。人才成为现代商业银行最稀缺资源、最核心资本、最珍贵资产。例如,当前银行面临一个全面转型的问题。首先,是一个盈利模式的转型,由以利息收入为主转移到以收费收入为主上来;其次,是一个经营方式的转型,由以交易为主的商业型银行转移到以顾问为主的服务型银行上来;再次,是一个发展战略的转型,由以专业化银行为主转移到金融超市为主上来。可以说,阻碍银行发展的体制问题解决以后,剩下来的就是人才问题。银行要为客户理好财,就既要首先理好自己的“钱财”,又要理好自己的“人才”,这样银行才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因此,银行转型首先要从银行人才转型开始。 

   借用外脑帮助银行“理才”,有三大好处: 

   其一,“外脑”一般为行业的专家及权威,正如客户需要银行“理财”一样,银行也需要咨询公司为他“理才”,让专家做专业的事,才能做对、做细、做到位。 

   其二,“外脑”为旁观者,他既不是你的客户,又不是你的竞争对手,他能公正客观看问题。“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站在银行外看银行,对银行的认识才会更深刻、更客观。 

   其三,“外脑”好处在“外”。“理才”不但要专业化,还要市场化。银行与“外脑”之间是一种管理智慧的买卖关系,这样能够降低“理才”的成本,增强“理才”的选择性,管理逐步与国际接轨。 

   你不理“才”,“财”不理你。综观全球财富500强企业,其企业家无一不是“理才”高手,在积聚人才、盘活人才、提升人才上各有千秋。如微软公司给优秀中学生发工资“预订人才”,摩托罗拉自办大学的“生产人才”,丰田公司换岗的“盘活人才”,贝尔实验室产研融合的“培养人才”,IBM的网络进修“提升人才”等等。银行家要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才能使“惠者播其惠、能者尽其才、贤者效其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理才”之道就在于识才、选才、用才和育才。 

   借用外脑“理才”方法很多,但择其主要而言有以下几种: 

   ——委托猎头公司选择高管; 

   ——聘请社会名流、专家、学者为银行管理顾问; 

   ——引进著名大学、咨询公司、国外银行精品培训项目; 

   ——业务外包; 

   ——在国外成立技术、产品研发中心; 

   ……等等。 

   换脑,“找位子”不如“换脑子” 

   “今天你吃了吗?”改为今天的见面问候“今天你换了吗?”有换房子的、有换车子的、有换妻子的、有换城市的、有换单位的、有换工作的……,如此等等,五花八门。总之,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社会在变、企业在变、人在变,产品在变、市场在变、客户在变,战略在变、流程在变、模式在变,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学会变革、学会生存,已成为每一个人的生存法则。 

   改革是一个彻底“换心”、“换脑”、“换肺”的开始,社会转型,就是一个“从头到脚”、“从内到外”的彻底转变过程。目前,中国正处于这样一个变革和转型的时期。变“头”,包括知识、观念、态度的改变;变“脚”,包括技能、经验、行为的转变;变“内”,包括心境、心态、心情的转变;变“外”,包括礼仪、礼貌、礼节的转变。但一切转变必须从“头”开始,“神似”重于“形似”,“软件”重于“硬件”,观念不变、态度不变、思维不变,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银行股改,不仅仅是换一块牌子、几顶帽子、一个班子的问题,核心的是要换人、换脑、换心。 

   换脑之一:由主人变为仆人。国有银行员工都是企业主人,“东风吹,战鼓擂,世界上究竟谁怕谁”,员工不好管也不服管是常事。但成为上市银行后,银行行长和员工,都是为“老板”(股东)打工的打工仔,被雇佣者。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银行铁的纪律和制度,其使命和责任只有一条,就是使股东的资产保值和增值。 

   换脑之二:由官员变为职员。国有银行是国家宏观调控部门,是政府机关,银行员工都是政府官员和“革命”干部。成为上市银行后,银行就成为以利润为目标的微观经营组织,工作就成为他的职业,赚钱就成为他的使命,客户就成为他的上帝,由向政府负责变为向客户负责,由“官场”走向“市场”。 

   换脑之三,由自然人变为角色人。在新中国成立前,由于我国经济没有经过完整的、严格的工业化和市场化,银行员工和经营管理者,缺乏“入模子”的严格训练,个人文化成为组织文化,个人行为成为组织行为,随意管理,随性管理,随机管理,带有浓厚的个人主人色彩。成为上市银行后,银行员工必须“换脑子”、“入模子”,每一个人都是公司这架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都要扮演的是岗位的职业角色。一个好员工,一个好行长,一定是一个忘掉自我的好“演员”。 

   换脑之四:由无限责任变为有限责任。国有银行是国家对银行负无限责任,银行对员工负无限责任,大锅饭、铁交椅、终身制,养了不少懒人、庸人、蠢人。成为上市公司后,国家对银行只负有限责任,银行对员工也只负有限责任,员工就真正成为了与银行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利益共同体。 

   态度决定一切,思路决定出路,不换脑筋就换人,不换脑子就换位子;与其让别人来革自己的命还不如自己革自己的命,与其花时间去找位子,还不如花时间去换脑子。 

   洗脑,做一个合格的“清洁工” 

   人体内聚集的毒素可以洗肠,高血脂可以洗血,脑梗塞可以洗脑,既然人体生理代谢产生大量废弃物、垃圾需要清洗,那么人体心理代谢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垃圾也需要清洗。特别是在今天这洋一个社会转型带来大变化、大变革、大变迁的时代,呼唤着人们“洗心革面”和“重新做人”,“洗脑”就要像“洗澡”一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银行股改上市,员工思想上、观念上、行为上的“不良资产”,并不会随着员工下岗分流和信贷不良资产的剥离而消失。因为国有银行员工传统的思想、观念、行为,在20多年时间内深深地渗透到了银行的肌体和细胞,深深地扎根于银行员工和管理者的头脑之中,对国有银行遗留下来的旧思想、旧观念、旧文化、旧习惯的清理还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变革时代的银行管理者首先应是一个合格的“清洁工”。 

   改造一座旧城,不如建一座新城。旧城改造难,难就难在重新规划难、旧城拆迁难。组织变革中的人们文化观念的变革、态度行为的变革、思维方式的变革,就如一座旧城的改造,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费力的系统工程。 

   首先,改变习惯难。过去最坏的管理法则是,“如果没有损坏,就不要修补”。人们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也就是不到死到临头的时候,是决不会去主动放弃几十年来形成的、十分熟悉的、得心应手的、已成为习惯的生活方式。今天应提倡的管理法则是,“即使还没有损坏,你也要亲自损坏它,因为它将很快被破坏”。今天管理标准不是好与坏、正确与错误,而是适应与不适应、主动适应还是消极适应的问题,管理者应是消防员而不是救生员。 

   其次,主动放弃难。破旧才能立新,立新难,破旧亦更难。纵观历史,几乎所有的重大社会变革的突破,都是从打破传统的、旧的思考方式和旧的思维观念开始的。管理者最大的困难不在于说服人们接受新观念,而在于说服人们摒弃旧的观念。人们要去批判自己、否定自己、改变自己,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学会放弃,让思想增添活力,这样才能打开心灵的窗户,吹进新鲜的空气。 

   再次,自我革命难。一个好的管理者,不仅要注意组织“卫生”,更要注意个人“卫生”。但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看到的是:管理者首先想到的是去认识别人,却很少愿意去认识自己;想到的是要别人去学习,却很少愿意要自己去学习;想到的是去改变别人,却很少愿意去改变自己。银行员工不洗脑,影响的只是银行好与坏的效率问题,银行管理者不洗脑,影响的则是银行成与败的结果问题。因此,银行洗脑也应从“头”(管理者)开始。 

   “打扫庙宇,请进真神”。这次银行股改后我们能不能请进“真神”,能不能取到“真经”,关键的还要看我们的庙宇打扫得干不干净。邪教和传销,就是“洗脑”的高手。李洪志的“法轮功”,就是利用他的“大法”,把人们的思想掏空、洗净,然后达到对人的精神控制。2004年发生在重庆的“欧丽曼”非法传销案,涉及全国13所大学几百名大学生,一个农民让众多的大学生彻底“洗脑”。银行员工的思想阵地,“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就必然会去占领。好的领导者,应是员工的精神”教父“。 

   “洗脑”就是改变人的观念,银行管理者要学会: 

   ——用培训给员工洗脑; 

   ——用文化给员工洗脑; 

   ——用制度给员工洗脑。 

   补脑,投资未来为职场“充电” 

   中国人太“穷” 了,也“穷”得太久了。因此,一旦富裕起来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把过去“亏”的、“缺”的统统的迅速地补上,“恶补”后带来的是“恶胖”。有补锌的、有补铁的、有补钙的、有补肾的、有补血的,并且,中小学生学习要补课,经济改革要补市场课,企业员工要补职业化课,如此等等。“农民工”进城,他们深深感到的就是“脑袋”不好使,知识的“贫穷症”产生的是知识的“饥饿症”,步入21世纪,中国人最紧要的还是要补脑。 

   人生职业生涯,就是一场长跑竞赛,胜者不是谁起跑得最快,而是谁能坚持到底。体育竞技,长跑不同于短跑,短跑要的是速度,练的是灵活性,而长跑要的是耐力,练的是身体素质。在改革开放初期,银行经营管理者追求的是“效益好、回报高、见效快”;“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只做锦上添花,不做雪中送炭”,当初这样做都是无可厚非的。但今天,银行由卖方市场变为了买方市场,以产品为中心变为了以客户为中心,银行已经开始进入了微利时代,我们经营管理再打“短、平、快”,显然已不合时宜,现在要的是一个长跑冠军的银行家。 

   ——要由经营“现在”转变为经营“未来”; 

   ——要由练“轻功”转变为练“硬功”; 

   ——要由“短跑冠军”转变为“长跑冠军”。 

 银行转型:改变从“头”开始

   当我们扬帆启航,准备开始股改上市后新的职业生涯“长征”的时候,每一个人都会问一问自己,“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吗?”我们的职业能力有没有智慧可卖、有没有热情可卖、有没有激情可卖?我们的职业资格有没有专业化、有没有职业化、有没有标准化?我们的职业精神有没有敬业精神、有没有勤业精神、有没有乐业精神? 

   职业危机在步步向我们紧逼: 

   ——学历贬值;经验饱和。 

   ——能力褪化;精神压抑。 

   ——健康透支;钱途渺茫…… 

   我们出路在那里? 

   在国外大公司,有一个“40岁员工培训计划”,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种制度,在员工职业生涯发展途中,能够得到及时的“加油”和“充电”。好像一辆跑长途的汽车,在人生的职场途中,需要检查检查电路、看看发动机、修理修理刹车﹑到站加满汽油,然后才能开始新的职业“长征”。银行股改上市,员工不但职中,而且职前和职后,更需要国外公司这种定期的、量身定做的、制度化的职场培训。 

   进入职场,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另一场学习的开始! 

   (《现代商业银行》青年版 2005年4期)

(作者张剑辉,中国工商银行长春金融研修学院副教授,欢迎您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503262.html

更多阅读

《改变从心开始》生殖轮不和谐 打开生殖轮

生殖轮不和谐 生殖轮失去了平衡,可能会有下列的态度与行为:依赖他人的赞同、意见与了解,嫉妒,压抑感觉与否认感觉,抱持者偏见,很容易激动,把所有的事情都看成是针对自己而来的,执著的性态度,以及沉迷于毒品、食物、尼古丁、酒精、维生素、草

吴大真:美丽从“头”开始

□采写:《珠江晚报》记者 张泊宁 □摄影:本报记者 朱 习“古人说,人有一头三千烦恼丝,其实只要保养得好,干燥、变白和油头都是可以缓解的。”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吴大真日前作客“珠海健康大讲堂”,她不仅教授听众如何保养自己的头发,还通

改变从观念开始——拥有双赢思维 双赢思维的故事

第1章观念——从改变自己开始改变从观念开始——拥有双赢思维最近几年,我们经常在各种场合听到“双赢”二字,那到底什么是“双赢”呢?简单来说,“双赢”就是利己利人,把生活看作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推销也是一门“双赢”的

声明:《银行转型:改变从“头”开始》为网友三生涟漪幽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