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这个新经济的金融产物在市场运作与社会经济发展中该如何走好每一步笔者愿与您共知: 其一,为什么会产生信用卡? 在当今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信用卡的出现与普及程度则是做为一个标志性的行业而成为大到一个经济圈、小到每一个自然人进步与否的晴雨表。首先,有意识持有信用卡是素质与商业头脑的体现。当今社会无时不在高挑“诚信”的大旗,而为什么要谈诚信――是因为我们不够“诚信”,在实际中我们被太多的“非诚信”包围着,所以我们需要“3.15”需要“三包规定”等等一系列的行动与规范的机会成本(用西方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在这样一个资源稀缺的社会中,我们每做一个选择,就要放弃其它一个或多个选择与机会,而我们做选择时放弃的东西就称为“机会成本”。)去构建信用体系、信用社会来恢复老祖宗的“仁义理智信”,这是一个历史的潮流与发展的趋势。进而无论是企业或是个人,有诚信意识是一种对大环境的先知先觉,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进步,是一种与世界经济的接轨。事实上,不是每个人都学过财务或是经济学,但是在经济社会中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不是每个人都能让人放心地去借钱给你,而放心的借钱给你是正是一种最直观的信用体现。近而每个人要知道:在外界要付出多大代价去赢得一个良好的口碑是何等重要。但做为一个人,信用的最直接体现就是――持有信用卡,它表明:做为社会中最大的金融机构――银行,对你个人的信用是肯定的。进一步从商业角度看,人在社会经济交往中,即使家资百万也不能保证不会遭遇“秦琼卖马”、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竟地,而又有几人能有未雨绸缪的意识?其次,谁能够持有信用卡?就国情而言,信用卡的出现就注定了他只能为少数人服务,因为持有它不需要任何的抵押与制约,是一种银行对自然人的纯粹认可,进而要银行认可就必须持有者有相应的还款能力,从另一方面就证明了――持有信用卡,在当今中国社会是一种身份地位与实力的象征。但国际经验表明,信用卡最终是要为大众服务的,历史的进程必然会打破其“音高和寡”的局面。第三,与现代经济接轨,如何让信用卡为大众服务?有人在讲世界经济50年的发展进程中国要用10年来完成,同样有人在讲经济发达国家人均两张信用卡的持有量……等等,那么我们的现状又是怎样?50年浓缩成10年意味着一种超速,而做为现代经济的产物――信用卡就必须一改本来面目,要为大众服务,在社会中得到普及。此间,依中国国情携历史重任,信用卡担保行业应运而生,做为构筑信用体系、推动信用卡普及的生力军当仁不让独立于经济大潮的风口浪尖上。而发展及普及信用卡其难点在于大众信用意识普遍较差,从而更让信用卡担保行业显得任重而道远,但就像“宝洁”利用10年时间来培养国人天天洗头的意识一样,毕竟华夏民族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从骨子里是真善美的,信用卡担保行业做为一个良性的引导,给更多的人体现自己“诚信”的机会,信用社会的理想会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实现。笔者坚信:国人的信用意识会提高,信用卡会在全社会普及,做为先锋的信用卡担保行业――祝它一路走好!姚骏2005-9-12
![信用卡普及与经济发展](http://img.aihuau.com/images/a/0702020707/020712421313144507.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