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台到副总的打工皇后张小平 有朋友告诉我,联想集团最大的分销公司——晨拓公司去年的业绩是三四个亿,几乎都是执行副总完成的,而且还是一位女士,很有传奇色彩,你可以找她聊聊。第一次约张小平经理,“我不觉得自己有什么成功,恐怕也没有什么值得采访的。谢谢!”第二次约张总,“很抱歉,我要去农业部。”第三次约张总,“张总正在开会,非常忙。”后来得知,是在接待美国CISCO公司副总裁。”第四次约张总,“非常抱歉,我晚上要去上课,学英语口语。”第五次约张总,“走,晚上一起去打高尔夫球!”约请到这里,我心中不禁在想,“听说张小平经理刚刚三十岁,她一定很有家庭背景,要么便是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当我第一次见到张总,很难想象这样一位年轻靓丽、倾国倾城的女孩儿竟是指挥数百人,销售业绩达三个亿的副总经理。有谁又曾想到,她来自偏僻的农村,起初竟是晨拓公司的前台接待,也并非出自名牌学府,仅仅是一所民办大学的专科生,六年后,竟能成为叱咤中关村的联想销售第一人。
片片段段的曾经,定格到永远的张小平
1971年,张小平出生在水泊梁山畔的藕池村,说来也巧,在张小平身上除了女性的轻柔与靓丽,还真就参着一种梁山好汉的义气与豪爽。父母婚后七八年才有了她,更何况是长女,所以父母对张小平关爱有加。一次,稚幼的小平爬到桌子边儿,马上就要掉下来了,就在这一刻,父亲甩手扔掉家中惟一的大件——收音机,一把抱住了张小平。
可是,张小平小时候得到父爱的日子实在是太少了。自从张小平出生后,父亲就去北京当了兵,只留下妈妈和瘦小的她在家中忙于生计。张小平在8岁之前每年只能见到父亲一面。没有父亲在的3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张小平所体验的不仅是清贫与劳苦,更重要的是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缺少了一份深沉的父爱。
从五岁开始,懂事的张小平就帮妈妈在家里做饭、烧菜,还要照看年幼的弟弟,妈妈一个人顶着似火的骄阳下地干活,整日早出晚归。到了农忙的时候,连数数还不会的张小平还要到地里帮妈妈拾麦穗。等到了冬天,妈妈就带着弟弟赶到北京去见在部队当兵的爸爸,一去就是好几个月,妈妈还要一边在北京打工,一边照看丈夫和儿子,家中只留下张小平和年迈的姥姥。这一老一少,便过起相依为命的生活,到了春节,合家团聚,而张小平却只有一个人默默地流泪。
在她8岁时,部队为了照顾战士家属,全家便搬到了北京。刚到北京时,住在铁道兵部队大院里,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有零花钱,可以吃冰棍,吃糖块,而在张小平的记忆里,却从未有过零用钱,但这并未影响她的学习成绩。转入太平路小学之后,张小平仍就是名列前茅,并且身为班委,深受老师的赏识。到了中学便很自然地升到了太平路中学,以她恬静、稳重的性格,刻苦的学习精神,当选了班上的团支部书记,到了高三的时候,各方面的压力向张小平迎面扑来,老师们希望她能够金榜得中,考入名牌学府;父母希望她能够考上大学后,在部队家属大院里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再找一个外地留京的大学生作男友,安稳度日。张小平自己却不愿接受这些无形的压力,总觉得应有自己的成长轨迹,但又深感迷惘。就这样,在这些压力与矛盾中,张小平落榜了。
从不言退的张小平并未被这次人生的挑战所挫败,她深知机遇与挑战是孪生姐妹。于是,她选择了一所民办大学——北京海淀走读大学,学习档案管理专业,人生新的起点开始了。张小平为了不局限于校园生活和书本知识,她选择了去酒店打工的方式来接触社会。那是在1991年,刚刚20岁的张小平带着几分清纯与稚幼来到了位于公主坟附近的一家粤菜馆做服务生。粤菜馆的老板是女的,很有商业眼光,一见到张小平来应聘便立即打出了招牌,“本店聘用大学生为您服务”。
那段日子虽然过得充实,但却是满眼灰暗的忙碌。那时,张小平住在家里,每天天一亮就要起床,乘1个多小时的车赶到学校去上课,疲劳了一天之后,又要赶1个多小时的路在下午5:30准时去粤菜馆做服务生,为客人们端盘子、倒水,一直做到半夜十一二点。朴实的父亲放心不下,便每天都来接女儿下班,等到了家,有时甚至都半夜一两点了,每次都是带着一身的疲惫昏然入睡。结果第一个月只赚了70元钱,这70元钱至今令张小平难以忘怀,这是她第一次打工,第一次赚钱,虽然辛苦,但她非常知足,毕竟是靠自己的双手得来的。看到别人拿了100元,她心里便想:“我什么时候能拿100元呀,100元可以买多少书包啊!”
在这样艰苦的日子里,张小平觉得收获最大的便是使自己有了很强的服务意识。记得当时那位女老板给她讲了一个故事:一次,这位老板带着年幼的儿子去一家餐厅吃饭,她儿子点了一道“炸蝎子”。菜很快便端到了孩子面前,看着一个个炸熟的蝎子,孩子竟然被吓哭了。女老板便以顾客的身份将上菜的服务员说了一通,并要求退菜。服务员不仅始终面带微笑,而且还幸然应允,答应退菜,这之后,这位女老板便成了这家饭店的老客户。张小平在菜馆打了半年工,将这种服务意识融入血里、肉里、生命中,为她日后的轰天伟业奠定了深厚的意识基础。
两年大学生活转瞬即逝,等待她的是全新的职业生活。在人潮涌动的海淀区,大街上随便走过去三个人,就有一个是名牌院校的高才生,尤其是在人才济济的中关村,一个民办大学的小专科生,很难有片土之地得以立足,但张小平不相信眼泪。她开始每天都不知疲倦地四处找工作,几个月下来,不是因为学历太低,就是因为没有工作经验而被拒之门外。一次次希望来临,一次次又是失望相随,但张小平有过端盘子打工的经历,又怎能为暂时的困难所屈服。
1993年,22岁的张小平找到了北京运通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开始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负责从媒体上搜集一些信息。张小平是从不肯错过任何机遇的人,她很珍惜这份别人看来很不起眼儿的工作,她用心很专,从不漏掉任何一条信息,每天都早出晚归,但第一个月却只拿了400元。这点钱连坐公交车、吃午餐都不够,但张小平依然执着,她自知,虽然自己需要钱,但年轻的她最需要的是自信与汲取,而并不是急功近利地索取。
渐渐地,她了解到公司里不乏一些名牌院校的才子、才女,有十五六个北大、人大的毕业生。张小平把从电视、报纸、网络上搜集来的信息整理之后便交给他们,“高才生们”再进一步提取有用信息,然后制作出内部参考刊物——《商情》。简单的一些信息,一经整理,竟然一册能卖好几万元,这让张小平深深地感觉到了信息的重要性,并且每一次见到那些高才生们在另一个办公室工作,享受更高的待遇时,张小平心中感受到的不是自卑,而是在想:“同在一个公司上班,为什么我跟他们仿佛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他们做的工作我也同样可以做”。
张小平是想到便要做到的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她以多付出一分,多关心一分,多思考一分的原则做事,因此,便很自然地多回报了十分。工作一年后,张小平已经与北大、人大的高才生们坐在了同一个办公室里,从事同一种工作,但由于这家公司给员工薪水过少,工作又缺乏挑战性,所以张小平决定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