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年末的上海,正在展现出一座芯城的雏形。
继中芯国际立足上海之后,英特尔、台积电等知名芯片厂商在这一年也纷至沓来,在巨人的身影之后,是迅速生长和聚集起来的一群芯片业厂商。随着大量芯片厂和IC设计企业的入驻,在以张江科技园区为核心的浦东地区,正在形成包括研发设计、制造、光掩膜、封装、测试、设备、材料、气体、模具、引线框架、专业人才培训、技术服务等环节在内的近乎完整的产业链,并已经开始产生集群效应,同时,上海的芯片业也已经开始了由低端向高端的迁移和进化。人才、资金、技术,从世界各地向上海汇聚而来,让这座城市的芯片产业一时间蔚成气势。
2000年时张汝京的那个大胆的预测——芯片制造业的下一个中心将在上海——看上去正在一点点地变成现实。上海已经是国内芯片制造业的第一城市。但在一片迅速成长的嘈杂声中,细心的观察者不难发现,上海芯片业的发展形态并没有最终定型,产业的“身形”也略显单薄,同时,政策指向的游移不定、封装测试等配套产业的远不完善、各类人才的暂时流失,也使得上海芯片工业于迅速发展中屡处险境。
不过,看上去好消息要远多于坏消息:生产最关键、最昂贵的光刻机部件的某制造商有望整体迁移至上海;芯片制造工艺已经开始了向高端的实质性迁移;众多IC设计公司在度过前两年艰难的研发期后也将陆续进入收获阶段。
2004年的上海,有着与二十年前的中国台湾一样的优势:大量的海归人才和海外资本纷纷归来并创建起自己的代工业和设计业,并很快就以成本和配套优势开始抢占市场。所不同的是,中国大陆的市场潜力更大,未来的人才也会更多。它有理由期待一个更远大的未来。上海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可谓“芯”事不断:9月28日,台积电宣布在上海松江的8英寸厂正式批量生产。10月11日,中芯国际发布公告声称与德州仪器就90纳米处理技术签署制造服务合约,引得市场一片哗然。而最新爆出的一则猛料是,李嘉诚以和黄与长实的名义投资上海宏力9000万美元。素以投资超人著称的李嘉诚先前从未投资过芯片业,而此次何以看上上海的芯片业?上海的芯片竟有如此魅力,引得各路豪杰纷纷折腰?
代工崛起激发群聚效应
2000年当张汝京初到上海时很希望能证实他的一个想法,他认为芯片制造业的下一个中心将在上海,但他没料到的是,这个想法居然改变了一个城市的产业。虽然上海此前已经有华虹NEC和上海先进等芯片厂,但这不足以让上海的芯片业呈现繁荣,直到中芯国际的入驻使这一切发生了质变。张汝京来到浦东后以旋风般的速度建起了三个8英寸厂,将中国内地原来的0.25微米工艺迅速提升至0.13微米。使浦东芯片制造业的面貌焕然一新,也因此确立了上海国内芯片制造老大的地位。
业内人士分析,中芯国际的入驻最大的作用不在于自身,而是促动了整个浦东芯片业产业链条的发展。为服务中芯国际等厂商,众多芯片制造服务公司相继入驻张江科技园区,为整个制造业带来了相当大的便利。芯片设计公司也为降低成本选择进入张江等高科技园区,各方面的合力使得张江科技园区的芯片人才和信息得以汇集。
另一方面中芯国际的快速发展使得更多的芯片代工厂商感到紧张,加快了进入浦东的脚步。由于中国内地的芯片生产成本更低,如果不将芯片生产厂搬到中国内地,长远来看成本上将无法和中国内地的芯片代工厂相匹敌。市场也是他们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信息产业部集成电路处徐小田处长表示,“中芯国际的成长是与国内市场的蓬勃成长同步的。”中芯国际的订单虽然大多来自海外,但其中许多属于国内电子企业交给海外设计公司之后又转给中芯国际生产。中国正在成为消费电子产品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芯片企业距离生产基地越近,周转时间就越短、物流便捷、沟通方便。正是这些原因,促使海外的芯片制造企业纷纷进驻上海。
据上海市信息委资深专家林晶介绍,目前,我国已投产的8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共有8条,其中6条在上海。上海8英寸晶圆片月投片16万片左右,产能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三。随着大量芯片厂的入驻,在以张江科技园区为核心的浦东地区,已经形成了包括研发设计、制造、光掩膜、封装、测试、设备、材料、气体、模具、引线框架、专业人才培训、技术服务等环节在内的完整产业链。
群聚对于芯片业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双浪说:“半导体的设备贵。一台机器上亿元,如果机器停下来,成本是按分秒算的。这就要求配套的企业或者合作伙伴几分钟内能赶到。一定要有群聚的支持、很强的配套,机器一停,严格意义上说,从苏州到上海的距离都远了。”正是因为有了群聚效应,各厂家纷纷宣布将在上海扩产或新增生产线。中芯在上海已有扩建的计划,宏力半导体将在目前8英寸厂的基础上继续上马12英寸晶圆生产线。中国台湾另一巨头联电在苏州的8英寸厂已经开始投产,而且预计10年内将盖六座厂房,以防堵中芯追上,中国台湾产业界人士戏称为“万舰齐发”,而台积电继在上海松江建成8英寸厂之后,豪言其未来10年将在中国投资1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都将选择在上海。除了中国台湾企业,国外企业也开始按捺不住,IBM、NEC、东芝、日立等芯片厂的投资计划都在筹划之中。在IC设计方面,大量的风险资本进入浦东地区,仅浦东地区的设计公司就已经达到100家左右规模,其中不乏像威盛、复旦微、芯华、展讯这样的好手,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设计服务公司如芯原、华杰、智芯等,在测试环节像Intel、日月光、阿法泰克等著名厂家也大量进驻浦东。
上海芯片产业的良性互动也带动了资金的涌入和技术的提升,如今上海的芯片设计技术从以往的0.25微米提升到0.18微米甚至0.13微米,制造工艺也已经提升到0.13微米的水平。“群聚效应已很明显。”北大微电子研究所专家孙卫认为。
芯片设计的生存空间
上海IC设计的成长速度并不亚于其制造业,统计显示,2003年上海IC业实现销售8.6亿元,同比增长近54%,占到全国的17%和全球的2.63%。但规模偏小和不具备核心技术是上海乃至全国的芯片设计公司的通病。IDC在一份报告中对中国IC设计公司作出了悲观的预测:未来5年,中国大陆460多家IC设计公司只有5%可以生存下来。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上海的芯片设计公司。
但从记者采访的几家公司来看,他们的进展速度非常快,其中芯华和展讯的设计工艺都可以达到0.18微米,并且已经分别设计出了2.5G和3G手机核心多媒体处理芯片和TD-SCDMA基带芯片,可以说已经代表了国产芯片的最高水平。这种水平即使在国际上也是一种不错的成就。“基带芯片即使在日本也未能开发成功”,展信通信公司总裁特别助理赵劲松骄傲地说。
上海芯片设计业进展的动力首先来自于大量的海外风险投资进入这个行业,如芯华、展讯、鼎新、芯原等公司前期都获得了风险投资青睐,其中展讯更是获得了著名的Intel基金和3I公司的首期投资。那么他们又为何看好中国大陆的芯片设计公司呢?
在赵劲松的眼中,这一切都很正常。“在硅谷的IC设计公司里,最多的便是华人和印度人,华人在计算方面的天赋无可比拟,我做过统计,哪个项目使用华人的比例高,芯片的质量便要高,而且成本低,能按期完成,聪明的老板尤其是犹太人一般比较喜欢招华人”,赵劲松笑道。“而且华人在美国社会已经形成了不小的圈子,平时交流较多,大家最感兴趣的便是回国创业,都觉得国内的机会要比美国多。”据了解,回沪创业的设计公司带头人几乎都有海外背景,在集成电路行业,经验的积累十分重要,这些人一般都是海外某重要项目的带头人,均有长达10年至15年的行业背景,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资历才能吸引到风险投资。
但这些企业目前阶段大都处于研发或者即将投产阶段,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小的芯片设计公司市场部的座位基本上是虚位以待,已经达到400~500人规模的展讯属于这些公司中的较大者,展讯的一些芯片已经进入市场。赵劲松承认,研发和市场开拓是两码事。对这些从事尖端芯片研究的公司来说,一旦产品面市,他们将要面对的企业一开始就是国际化的大公司,如何与国际巨头竞争是他们首要考虑的事情。
芯片和一般的商品不同,在面市之前一般要经过大量复杂的测试以证明其可靠性,但即使如此,在没有得到市场检验之前,很难证明其没有设计缺陷。前些日子HP笔记本内存召回的案例说明,即使是国际顶尖设计公司的产品,也不是丝毫没有风险。而因为芯片设计缺陷造成的系统设备风险,是目前任何一家系统公司都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国内企业在采购芯片时的心态,多少都存在对国内IC设计公司能力一定程度的质疑。所以,对于新成立的IC设计公司来说,如何迈出第一步至关重要。
对于第一步,芯华和展讯的做法也许值得借鉴,它们同时选择了较为简易的芯片作为突破口,芯华开发出神芯二号数模转换芯片主要用于DVD影碟机,展讯开发出无线固话芯片以开拓市场。由于国内3G市场尚未启动,开发其他较低档的芯片可以为公司获得一定的现金流,而且对其未来开拓市场带来便利,赵劲松表示,“由于许多手机厂商也同时生产无线固话终端,这有利于我们的品牌知名度。”据悉,展讯为了让客户对其芯片增强信心,特意设计了一个手机平台测试系统,以对客户需要的参数进行测试,免去用户测试方面的麻烦。
相比国外大公司,国内企业也并非只有劣势,服务的便利也许是国内IC公司最大的优势所在,集成电路的复杂性对于消费企业来说太难以控制,所以售前和售后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麦肯锡的调查显示,除电信设备供应等少数行业,中国芯片消费企业需要芯片设计公司提供更多的支持,从完整的产品规格制定到帮助选择电路板芯片,本地的芯片设计企业在这个环节上具备一定的优势,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芯片设计公司贴近市场的好处。这也是为何近年国外大的芯片设计公司纷纷在国内开设研发中心的重要原因。
对于国内的IC公司,消费电子的崛起也许是给他们的最好机遇,英特尔CEO贝瑞特指出,现在全球半导体业正处于“数字化的变革时代”,消费电子产品数字化、娱乐智能化和多样化将带来众多新兴的市场,而这一变革的时代将会使有创意的公司脱颖而出。例如3G手机对于芯片的需求量无疑十分巨大,而这一块市场处于启动初期,国内IC厂商将存在巨大的机会,手机的更新换代速度快,手机型号多样化和功能的多样化决定了没有一家公司可以垄断市场,如果国内IC设计公司能快速跟上将是个好机会。
设计作为芯片领域的核心产业,为了加快其发展,上海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譬如,设立芯片设计和整机联动专项资金,每年投入3000万元支持8~10个项目。争取银行2亿元的授信额度,帮助设计企业解决融资问题。成立全国首家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并使国家将集成电路专利数据库设在该中心,该中心迄今已汇集了95%左右的中外集成电路专利方面的数据资料,以保护知识产权、加快芯片研发效率。
人才,活跃在上海
与全球之间芯片业的发展最关键的是什么?无疑是人,由于近年上海芯片业的快速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量节节上升。据上海市发改委预测,2005年上海市需要至少1万名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和1.5万名制造(含测试封装)高级人才。但就在此关键时刻,一则关于人才外流的消息在业界引起不小的震动。
国内某媒体报道了一位制造业工程师跳槽的消息,一名叫胡鹏(化名)的晶片工程师,在上海某芯片厂工作刚满两年,可就在今年的8月,被联电新加坡公司挖走了。胡鹏在受访时坦言,他离开的原因主要是薪资问题,因为同样的职位,在新加坡收入是上海的5倍。
胡鹏说,他在上海的月薪3000多元人民币,“加上加班费,每月最多也只是4000元左右”。但在新加坡,他每个月的收入不低于3000新元,按照目前的外汇比率,约是1.5万元人民币。另外公司还提供住宿、机票等福利。
一边是对人才的渴求,然而另一面,给员工的待遇并不高,这不得不让人感到困惑。不过芯华微电子公司总经理林涛认为,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代工领域,目前在设计界尚不存在这种大规模的人才外流现象。赵劲松也认为,目前设计业人才的流动主要是在国内,自己公司除了30来位海归人士以外,大多都是从国内外资设计公司挖过来的人,展讯的工资水平和外资公司差不多。
然而,在芯片设计领域,跳槽同样是家常便饭。在合资IC公司任职的杨新(化名)说,4年里,他身边的朋友都在跳,从国企跳到外企,再从外企跳回到国企,甚至直接跳出国,在跳来跳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与技能的增值,“机会和未来的上升空间,以及能否学到新技能,对跳槽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职业转换中,可以持续参加培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专业技能,拓宽职业发展的空间。说实话,在芯片设计公司最重要的是经验的积累,短时期的薪水并不重要,进入这个行业的初期拿不了多少钱,但干了多年后出了成果拿到几十万元的年薪并不是稀罕事。”业内人士表示,制造业工作人员之所以工资不高主要是因为其一线工人更多是从事体力劳动,技术含量不高,不如智力密集型的设计业。生产线上的员工在国内制造企业中一般都是由刚毕业的本科生来担任,为了节省成本,国内的芯片制造公司开出的薪水不高,为了留住人才更多的是依靠股票期权等软因素。另外,像中芯国际为员工建了宿舍,建了内部学校,学校一律聘请外教,这对于那些已经成家的员工来说非常有吸引力,这些学校还可以以优惠措施接纳IC设计公司员工子女就学,以保持相互之间的良好关系。目前部分人才外流主要和国际上大规模建厂有关,但海外产能不太可能长期扩张,预期这种外流不会长久。
一位华为的工程师曾在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工作过两年,他对记者说:“虽然那边待遇不错,但那里绝对不是一个生活的好地方,那地方太小,走不了几步就到海边了,感觉很闷,而且难得有几个朋友,我在那里过的简直是噩梦般的生活,这些人在那里肯定待不长的,估计他们不久还会回来的”。
明日上海芯
今日的上海芯片业产业链条虽然已经渐趋完整,但绝非完美,和硅谷与中国台湾新竹等地的成熟的芯片基地相比,上海的芯片业只能算是未长成人的孩子。他既得面对来自芯片产能过剩的严峻现实,也得面对自身成长的烦恼。
在芯片制造业上,扩大产能的并非只有上海一地,2004年全球有17个新建或改建厂,其中大部分是更为先进的12英寸线。如果这些生产线都能开动起来,产能将达到月产70万片(12英寸计),相当于全球芯片产能的20%左右。正是因为巨大的产能即将释放,分析师们对芯片的价格是否还能维持在高位表示怀疑。这对于许多新进入的芯片厂商来说当然不是个好消息。有人戏言,所谓半导体,就是做到一半就会“倒”的行业。主要原因在于,这是一个“资本密集”的行业,大量投资之后,又很容易生产过剩。
台积电总裁张仲谋对芯片代工未来的前景表示了担忧:“未来出现泡沫的地方很可能在中国大陆”。张汝京则认为:“芯片价格估计会有所下滑,但波动将趋于平缓,因为虽然有大量新的产能出现,不过这两年退出的产能也不少,应该不会再有像2001年那样的大幅行业低迷出现了。”但如果芯片价格真的大幅下跌,国内芯片厂将不得不在价格上和台积电等厂商比拼,这是国内厂商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因为在代工领域,台积电的优势难以比拟,即使是在最不景气的2003年第一季度,台积电产能利用率仅50%,却还可以做到不亏钱。而大陆厂商则不得不面对巨额的折旧。这对于那些即将上马生产线但又缺乏海外背景的国产厂商来说,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另外,虽然上海、江苏等地封测厂商较多,但封测环节依然为制造厂所诟病,大多数的厂家都只能做中低端的封测。张汝京就有过这方面的体会:“有时客户要货比较急,我们得四处找人测试,中国台湾厂家在封测这一块做得很好,但由于中国台湾当局的限制,他们高水平的工艺无法进入中国内地,我们很着急。”后来,中芯国际只好在成都自建一个测试厂。
专业从事测试的上海华岭集成电路公司总经理张志勇表示:“虽然中国内地已经有几十家封测厂,但他们收入来源的90%是封装而不是测试,而且即使是封装,也大都集中在0.25微米以上工艺的封装层面,尤其是测试这一块由于对技术和算法的要求比较高,能做到的封测厂并不多,由于中芯国际的工艺已经上升到0.11微米的水平,所以现在封测环节对他们来说是个瓶颈”。
如果封测这一块不过关,无论对于制造还是设计公司来说都将造成很大的影响,张志勇表示:“制板和投片的成本还可以控制,但测试的成本往往是未知的,如果难度过大往往会造成分析费呈几何级数的翻番,而且还可能拖延时间。由于测试之后将直接出产品,如果测试不过关,将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前些日子国产手机之所以返修率高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仓促进入市场,在测试上没有严格要求的缘故”。
其次在税收方面,2000年颁布的国务院18号文件中的优惠政策将在明年4月取消,这将对上海的芯片业造成很大的影响。18号文件中第41条规定,给予设厂在国内的半导体厂商实行增值税优惠待遇,在2010年以前,对“实际税赋”超过6%的部分“即征即退”,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新的集成电路和扩大再生产。2001年9月29日,国务院再发文件,将即征即退标准由6%进一步下调至3%。但到明年4月,这一税率将再次恢复到17%。
众多的风险投资进入国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正是看中18号文件的精神。但实际上,上海的芯片业并未受到18号文件多大的好处,由于众多的芯片制造厂和设计公司的主要产品都是销往国内,因而受到的影响将较大,甚至新近成立的从事高端的芯片设计的公司大多处于研发状态,基本没什么销售,大都处于亏损,基本上没享受到税收的优惠,如今即将投入市场,但增值税又要恢复了,这让他们大感失望。赵劲松苦涩地笑道:“早知如此,我们就以软件公司的名义注册了。”这种政策的变动或许会影响风险投资进入上海的脚步。但据记者了解,虽然中国在增值税的优惠上做了一定程度的退步,但高层和上海当局正在考虑通过其它措施对集成电路产业进行扶植。
不过,对于上海的芯片业来说,利空的因素总体来说只是局部,而且正在解决和消化之中。当记者在上海采访的时候,听到一个重大的消息,某著名的设备制造商已经进入上海,将生产集成电路制造设备环节最关键也是最昂贵的一个部件:光刻机。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如果设备制造商也整体迁移至上海,将使上海的整体配套能力更加完善,在成本上也会更具优势。随着国际厂商进入上海的速度加快,制造工艺正在向高端迁移,众多IC设计公司在度过前两年艰难的研发期后也将陆续进入收获阶段。此时的上海有着二十年前的中国台湾一样的优势:大量的海归和海外资本进入并创建自己的代工和设计业,以成本和配套优势抢占市场,所不同的是中国大陆的市场潜力更大,未来的人才也会更多。也许不久之后,一个真正的“硅谷”将在上海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