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不一样 mobi 除了被遗忘的,这次不一样?](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251622938413.jpeg)
马克·吐温说过,历史不会重复自己,但会押着同样的韵脚。卡门·莱因哈特与肯尼斯·罗格夫合作的《这次不一样:八百年金融危机》犹如一部热映的大片,以超大规模的高科技大制作,以恢弘的气势和翔实的数据向我们展示了800年来全球范围内金融危机的全景图。 通俗点讲,债务可以简单地分为内债和外债。一般而言,国内债务在政治体制背景稳定不产生动荡和变革的情况下,基本上不会产生违约的可能,最大程度只是被稀释而已。当然因素有很多,比如通货膨胀。然而放到一个足够长的时间框架之内来看,内债的违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被人遗忘,但是其规模和程度依然令人触目惊心。国外债务相对更加复杂,因为很多因素是不可控的。 在作者传递的这些信息中,外债是最没有安全感和最没有规律可循的,而且是数目最大的违约标的。由于人们对历史的普遍健忘性,似乎违约也不会受到什么严重的惩罚。而希腊在1826年的违约导致它在长达53年的时间内都无法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目前的洪都拉斯,从1981年违约以来迄今仍被列为债务不可信任国。作者试图建立一个框架来分析和解决这一问题,然而遗憾地发现,各地区的大部分国家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外债连续违约的阶段。结论:债务违约总是不可避免地会发生。 无论什么时代似乎都离不开这两个词,通胀似乎与我们的生活结合得更加紧密一些,而紧缩时代大约也只记得1998年的情景。作者指出,不能单独看待通货膨胀或者紧缩,实际上它和债务违约是密不可分的。在1500年到2007年的数据中,亚洲和欧洲国家的年通胀率都高于20%,甚至超过40%。中国在1947年发生了1500%的通货膨胀。面临高通胀的后果直接会导致货币危机,而货币危机会导致通胀国发生美元化。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我们的1.2万亿美元储备已经成为令人担忧的资产。所以国内的去美元化已经成为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有效手段。作者的研究令人信服——通货捧着汇率危机是当今世界史的重要内容,尤其是新兴国家的市场阶段,通胀会连续和反复发生。结论:通胀不可避免。 发生在全球的“这次不一样”症状的就是2007年夏天的美国次贷危机。作者指出,为什么无人能预测2007年的金融危机,虽然之前有很多经济指标已经开始预警,如果决策层较早意识到风险,金融危机是否可以避免?我们遗憾地发现,一向善于解决宏观经济问题的政府,对金融市场深处所潜藏的问题却知之甚少或者重视不够。此次次贷危机为二战以来影响最大的金融危机,作者认为,其结果没有变得更坏,只能归结为运气。 是的,我们试图从中学到什么。但是最终遗憾地发现,除了被遗忘的,没有什么是新东西。正如作者所指出的,“技术在变,人的身高在变,时尚也在变,但政府和投资者自我欺骗的能力并没有变。”因此,我们不能避免金融危机的爆发,我们只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