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财富的祝福还是诅咒
最近三年来,国际石油价格一直在高位盘旋。进入2004年5月,美国原油价格迅速突破每桶40美元,这是海湾战争以来的最高水平。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高级官员承认,目前通过增产已无法平抑油价。 1998年,石油价格曾经低到每桶11美元,持续了将近一年之久,生产不见减少。现在每桶40美元的高油价也没有刺激生产,相反还导致石油输出国组织减产。石油价格的巨幅波动牵动着全世界的神经。 有分析人士指出,国际石油市场是寡头垄断,石油输出国的财政情况对国际油价的影响,甚至超过生产者追逐利润的动机。在油价高的时候,石油输出国财政状况良好,不缺钱花,所以不忙着增加生产。相反,在油价低的时候,财政紧张,不得不多产石油,导致油价进一步降低。这就是石油经济学的基本规律。令人遗憾的是,三年多的高油价逐渐养成了石油输出国大手大脚的花钱习惯。世界银行曾经设立专题做研究,结果发现多数石油输出国的财政管理能力很薄弱,没有自我控制的机制。除了挪威能够做到以丰补歉,其他大多数石油输出国都实行现收现支政策。 然而石油到底给这些国家带来什么?这的确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 三十年前,OPEC在石油价格上发力,全球油价如火箭般飙升。到1980年,石油的价格涨到30美元一桶,是1970年的十倍。普通消费者吃尽了苦头,而石油生产国则大发横财。 许多人认为,石油是上帝赏赐给贫穷国家的礼物,这些国家的下一代就可以享受富裕国家的生活待遇。然而即便是在油价最初飙升的几年间,这种看法也颇受质疑。1975年,OPEC的创始人埃佛森大发感慨:“我把石油称作魔鬼的排泄物。它带来太多的麻烦,看看那些肮脏透顶的腐败、不计后果地大量消费,我们的公共服务体系简直为之崩溃。还有债务——我们不知道要多少年才可以偿还的债务。”
最近出版的几本出版物显示,历史证明埃佛森的观点是正确的。由索罗斯资助的开放社会研究机构出版了一本书,指出从1960年至1990年,资源匮乏型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一般比资源丰富型国家,要快2至3倍。这是对人口差异、初始人均收入和其他因素做出调整之后得出的结果。 更确切地说,资源丰富型国家的经济是在1970年代后开始停滞不前的,换言之,就是石油财富大量涌入之后,经济才出现停滞。有两个原因可以解释这个问题。主要的经济问题是被称之为荷兰病,这是指1960年代,荷兰发现大量的天然气资源所带来的经济后果。突然发现大量矿藏导致国外资本的大量涌入,这又提升了本国货币的币值。而本国货币的大幅攀升又使得本国国内生产的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幅下降。一段时间以后,国内制造业和农业开始萎缩,经济增长受损。 尽管这个问题令人头疼,挪威和美国的阿拉斯加却找到了明智的解决办法。他们把石油贸易的大量收入分拆开来,注入到“稳定”基金中,阿拉斯加直接把石油“红利”慢慢分给居民,挪威则通过公共支出让利于民,以避免经济出现过热。智利是发展中国家较为成功的一个,它也采取同样的措施,建立一个基金,来处理铜矿资源所带来的巨额营收。 而大多数OPEC成员国,如一些中东国家却没有采取这样谨慎的做法,而是鲁莽行事,在1974年至1979年间,国内支出年均增长50%。这使精英阶层的财富爆增,国内通胀达到每年15%。委内瑞拉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获得6000亿美元的石油财富,但是国民人均收入在1973年至1985年间,却下降了15%。今天,其人均收入还在下降。 在这些经济问题之上,还有更为棘手的政治纠纷。因为石油基础设施易于被极少数寡头所垄断,这容易导致政治权力的垄断。加利福里亚大学教授米切尔.罗斯认为,石油使贫穷恶化,它迫使民主进程停滞,甚至带来内战。 一家慈善机构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依赖石油的经济体比那些不依赖石油的经济体更倾向于保持大量的军队,而其国民识字率、预期寿命和其他人权指标都将受损。此外,突然发现的石油资源给政府官员的腐败提供沃土,因为这些官员在同国外大石油公司打交道时,掌握着签署商业合同的大权。 这些报告让人们困惑不已。未来这些情况是否会有所改观呢?令人颇感欣慰的是,情况或许会有所改观。近年来,要求巨型石油公司公布其与国外政府内部交易的呼声越来越高涨,有不少积极分子为之奔走呼号。这些内部交易向来是政府的私有信息,密不可宣。现在许多大的投资机构也加入到这一行动之中。去年5月,操控6000亿美元资产的十大基金公司宣布支持业务透明化运动。他们认为,巨型石油公司与外国政府的内部交易是非常可怕的商业风险。其危害甚至可以使长期经济发展窒息。英国首相布莱尔也积极推动产业透明化运动,鼓励大型石油公司主动披露经营情况。英国政府甚至把这项议题提交给工业化国家首脑会议进行讨论,以期引起国际注意。由多国共同采取行动肯定比任何单个国家采取行动,更为有效。BP率先响应,主动披露与安哥拉政府所签合同的条款。目前,还没有多少石油公司效法,而且相关政府也颇为不悦。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可能参与这项行动,敦促这些国家公开商业合同的细节,并建立自然资源基金。 有些国家反对这一做法,认为这样触犯了主权尊严。然而这只是一场烟幕,如果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这些国家一定非常欢迎透明化。世界银行答应给乍得和喀麦隆之间石油输出管道给予支持,但要求必须做到透明化。这两个国家经过精细的权衡后,决定接受一项新的动议,即允许国外机构监督石油收入只用于经济发展。但这一动议墨迹未干,即有报道指出,乍得政府把石油收入用于购买军火。恰如索罗斯所指出的,“让巨型公司公布是如何花钱买单只是第一步,更困难的是让那些政府公布它们是如何花销这笔款项的。它们必须对这笔巨款负责。”
更多阅读
报喜不报忧:儿女的体贴还是父母的失败?
微评:与父母的关系和亲密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幸福感。但很多人更认同“报喜不报忧”是儿女与父母沟通时应秉持的原则,新浪网2010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有73%左右的参与者认同应“报喜不报忧”,只有20%左右的参与者认为他们的生活状态
Almondv.Apricot:无知的翻译还是有意的欺诈?到底谁的责任?
每当家人买回美国大杏仁,我常常开玩笑说:美国人把杏儿吃了,商人把美国人丢弃的杏核倒腾到了大陆——跟鸿渐兄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没承想,戏言成真。周六家人聚会,猛不丁闻听美国大杏仁假冒的新闻。到底是市面上的美国大杏仁多是假冒的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马云:财富的本意 是帮助别人赚钱
- 对话马云 “如果不让别人富起来,阿里巴巴会是一个虚幻的东西。2007年11月6日下午,香港。马云在主席台上扶着麦克风对台下的记者们说,表情严肃而认真。 坦白说在对阿里巴巴长达4年的跟踪报道过程中,已经记不清这是马云第几
“肯德基”牌油条:美丽的混血儿还是怪胎?--------对“肯德基卖
最近有报道说,春节前肯德基将在早餐时段推出三元一根的油条产品,在各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如果这不是一个噱头,那这将是肯德基推行以产品创新为基础、加速推进本土化的又一次重大策略性尝试,若果真如此,那“肯德基牌油条”将有着怎样的
第28节:财富的榜样力量(4)
系列专题:《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赢(白金版)》 赫格博士也曾是英格兰一家矿场的工人,他每天上午干活,下午到学校上课。此后接受了4年的大学教育,又在一家神学院度过了5年。后来因为健康问题离开了英格兰。目前在埃及做传教士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