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2年下半年,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状况下,美国和日本相继推出量化宽松政策,使得未来的经济形势更加的复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内资本市场也受到影响,企业通过IPO获得融资的金额持续下降。而国内企业上市的速度和数量也处于低点,在排队等待上市的企业不下千家的情况下,国内企业IPO之路愈加艰难。但“新三板”在8月终于实现扩容,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也为 VC/PE 的退出拓宽了渠道。 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CVCRI)统计,2012年第三季度,共有59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实现了IPO,合计融资366.16亿元。其中,在境内IPO企业45家,合计融资266.61亿元,平均单个企业IPO融资额为5.92亿元;在境外IPO企业14家,合计融资99.55亿元,平均单个企业IPO融资额为7.11亿元。 据分析,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内地VC/PE市场出现了三大特征。 1. VC/PE背景的企业IPO融资数量和规模明显都下降。 2012年第三季度,25家有VC/PE背景的IPO企业合计融资139.15亿元,平均单个企业IPO融资5.57亿元,其中上市数量较第二季度下降28.57%,融资额较第二季度下降43.91%,融资额创2011年以来季度最低值。 2. 近九成有VC/PE背景的企业都是在境内上市。 25家有VC/PE背景的IPO企业,有22家在境内上市,占总数的88%,融资额共计130.86亿元,占VC/PE背景企业的上市的融资额的94.04%。其中,12家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合计融资52.11亿元;6家企业在中小板上市,合计融资38.31亿元;4家企业在主板上市,合计融资40.44亿元。在海外上市的VC/PE背景企业有3家,分别是港交所2家,融资额为7.88亿元;法兰克福交易所1家,融资额为0.41亿元。 从单笔企业的上市平均融资额来看,VC/PE背景的企业在国内主板融资额最高,平均为10.11 亿元/笔,其次是中小板,平均为 6.39 亿元/笔。 3. 2012年第三季度国内上市企业的市盈率持续走低。 境内IPO的45家企业,平均发行市盈率28.88,同比二季度,发行数量大幅回落创下2011年以来的季度最低值,市盈率也继续下降,本季度发行最高市盈率为47.62倍,最低仅为12.94倍。从2011年起平均市盈率呈现逐季下降趋势。 三季度境内上市的45家企业中,主板上市4家,平均市盈率为23.52;中小板上市6家,平均市盈率为30.21;创业板上市12家,平均市盈率为32.36。从三个境内市场比较来看,创业板的发行股票数量和发行市盈率均要高于主板和中小板。 三季度,有VC/PE背景企业的境内IPO平均市盈率为30.17,较一季度的31.51下降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