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本名为《营销经理快速致富宝典》的读物,相信定能吸引不少人的眼球,这本书里传授的“秘技”是所有西装革履的经理人们所不齿的,但事实上又是他们中的许多人身体力行的,例如:挖掘薪资外收入的N条途径、和代理商合穿一条裤子的N种方法、如何参股自己的供应商、用虚假报表提升业绩换来奖金的窍门 、把两卡车公司赠品送到丈母娘家的操作流程、让广告公司为自己打工的要点、如何发现公司报销程序的漏洞、截留促销费用的若干手法…… 你千万不要以为是“搞笑”,类似以上来自企业营销系统的种种腐败行为,其实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并且它广泛存在于各大小公司。
究其根源,有不少人会说:是制度!仅仅是“制度”吗?
小企业、新企业制度不健全、防范不到位尚可理解,如果是一个大型上市公司呢。我们来看一个近例,几个月前,一家久负盛名的空调企业的中层经理因涉嫌贪污4600余万人民币而收审,业内哗然,案由便是当事人利用职权,长期里外勾结,从企业配套产品的采购中谋取不当利益。
“看样子,问题还是出在本土企业人的素质上!”有人会这样说了。相对于内企营销团队整体素质偏低的现实,那些常常自诩出身“西点军校” 、一招一式颇具职业风范的外企营销人真的就是净土一块吗?事实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个国际大品牌,其内部腐败一样的花样百出,家丑连连。在一家享舆全球的消费品公司,一度心照不宣的盛行着“项目金额的10%是供应商应付的回扣”,一家著名的外资家电公司里则流行着“给经销商的年终返利里有15%算作区域经理的个人股份”……
管理者们困惑了,难道面对来自营销团队的内部腐败,真的只能望“腐”兴叹,“爱”莫能助?!
三百年前,穿着上尉制服,西游取经的彼得大帝,从一个牧马人那里听到这么一句话:“好骑士不一定会牧马,但好的牧马人一定得是好骑士。”今天,面对上面那样的企业通病,我们一样不容放过,和管理者一起来探究其中驾御之道。
御马先识马。企业营销系统的腐败表现,在不同文化背景、管理风格和产品形态的企业里虽不尽相同,但寻本归类,我们一一来看。
官僚体制导致的腐败
你和我都能时常见到不少公司的总裁级的人物,在媒体面前口吐莲话,大谈管理之道,可惜,大多数公司的管理现状并不如他们的总裁所言、或者所预想,他致力打造的事业大厦常常早已沦为一座腐朽低效的官僚宫殿。
一家保健品公司的销售经理说:“刚到这个公司时,对公司各层级、各部门普遍存在的官僚文化是深恶痛绝,时间长了,不但适应了,而且还深受其益。”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官僚体制让干事的人累,却让想混的人轻松,更让想趁机谋私的人摸到了路径,成为腐败者的温床。
就是那位销售经理,每个月光虚报下面的促销人员工资就达四五千,通行几年,屡试不爽。他的上司当然心知肚明,但只要下属业绩过得去,又能听从使唤,何苦管那么多,再说谁屁股上没点脏东西,本部门的人还是精诚团结、一致对外好。负责审核的财务部门也不会查根问底,还是少树敌多交友,混个好人缘于己于公都方便。
官僚文化笼罩下的企业里,每个人都像模像样的穿梭在各种名目的会议和商务旅行间,递交着不同名目的报表,编着不同的戏法哄着上司,而这一切的背后,是结党营私。正因为有这样的土壤,当你听说自己公司的一个代理商竟然是全国销售经理的舅舅,并且欠款百万,就不足为奇了。
监管缺位导致的腐败
一位从惠普空降到国内一家PC公司的高级经理,董事会赋予他的首要职责是整顿朝纲,他的感受是,该企业从来都不缺“制度”!各类管理文件不仅齐全,而且日新月异,时下流行的管理思想及工具也常能被企业上下追捧成风。然而,整个营销团队依然绩效低下、腐败泛滥。一个大区经理截留货款二百余万,用来注册自己的公司;在三座城市有名下房产,首期款都是自己的经销商“赞助”;为公司租用的中转仓库,慌报租金竟两倍多。
官僚体制下的腐败是没人想管,而监管缺位下的腐败是没人去管。就像上面那位大区经理,业绩好时回到公司往往是威风凛凛、不可一世,全公司人在他眼里只认老总;业绩差时便稍加收敛,逍遥在外,乐得做自己的封疆大吏。类似这样的公司、这样的人,为数不少,真的是鞭长莫及吗?显然不是。
直到现在,很多企业领导者都把“监管”看做事后补救的措施,是不得已而为之,员工们也认为,所有的“监管”都是基于“不信任”。而事实上,监管本身就应当是一种“制度”,事前的“制度”,它不只在事中或事后。
对营销团队最有效的监管方法就是常规化、制度化的内部审计与纪律监督。财务指标考察的往往多是已经结束了的结果,过程和行为不在检查之列,但内部审计和纪律监督能却能透过数字看事实,从帐里帐外、企业内外等多种角度评价营销经理绩效的真实性和行为的合法性。
总之,告诉员工,监管是制度,是基于“信任”、并且保障“信任”的制度,而不是亡羊补牢。
信息差导致的腐败蓝丁刚加入是一家大公司不久,有热心的“几朝元老”便告诉他:不当问的不要问、不当知道的,知道了也要装着不知道。
在这家公司,不同职级、不同部门的人有着不同的“圈子”,相对于外面的人或部门,则筑起不同的“篱笆”。以蓝丁为例,他是销售主管,但他对客户开发政策、产品价格体系等事务的理解不是来自公司统一的培训,或者格式化的文件,而是来自直接上司的耳提面命,很多本该统一规范的事,却是因人而异、因人而变。可奇怪的是,经销商却没一个投诉,相反把销售人员看成手眼通天的“大爷”,敬若上宾。
蓝丁的前任就是一位在这样的环境下,被经销商喂饱了、塞足了,现在见好就收,自费留学去了。蓝丁的上司也不是省油的灯,光给大经销商考核信用等级、兑现市场推广费用就能获利不少。
勾心斗角的团队无疑与企无益,可类似以上心照不宣,和平共处的团队更会深埋祸根。很多部门经理、区域经理、客户经理都在极力打造自己的独立王国,有时甚至假借“规范管理” 、“流程重组”之名为本部门、为自己争取权限,而在实际执行时,将公权变私权,不断扩大部门与部门间、上司与下属间、总部与分部间的“信息差”,以图暗箱操作,寻找一切可以谋私的招财之道。
企业不是真空,但最大限度的“ 透明”将最大限度的阻止病毒的蔓延,而这种“透明”,不仅仅是所有员工共享着的一个电脑服务器、一个ERP管理系统、一个“总经理接待日”,而是:凡事皆有章法、章法人人皆知。
以邪制邪导致的腐败
象虚报差旅费、交通费这样的事,在大多数的营销人员身上都或多或少的上演过,那些单据,在很多管理者手里,大都睁着眼闭着眼放马过去,钱到了不少营销人员手里,也很少受之有愧。原因是:出差津贴苛刻到不足以支付正常的出差费用,“江湖艰难”,惟有弄虚作假。
还有一家企业,一刀切的将以往的应收帐款,订成指标压到新任业务人员头上,不管具体欠款情形和事实难度,更不指导追讨方法,造成业务员为了达成指标、为了全额领薪,不惜编造政策,诱使欠款户打款。更有甚者,与欠款户暗地沟通,谎报费用或货损,抵消欠款,自己从中获益。
请不要一味的指责做这些事的个人,在检批判这些“不正之术”的同时,别忘了来自管理者的自检。
以同理心去想象一下奔波在市场一线的营销人员,去寻找那些你不愿意看到的事之所以屡禁不止的真正原因。古罗马的一位哲学家进言他的君主:“把人当成人来对待时,他表露的人性将多于兽性;把人当成兽来对待时,表露的兽性则远远多于人性。”
管理者对待营销团队中的腐败现象,认为防不胜防或视而不见,都是纵容和短视。每个优秀的领导人,都有义务向员工表明企业正直与诚信的基本价值观,并且不遗余力的去维护它,在不断修正自己管理行为的同时,奖励正直、惩治腐败。
这个过程,既是对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培养,也是营销人员个人职业精神的磨练。所以,对待身边的 大内“黑”手,“当心”固然必要,但不仅仅是“当心”……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