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激发工作责任心?
工作责任心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经常能够听到很多人,比如教授、企业家、经理人、普通职员等谈论这个话题,这恰恰说明它一个很难解决或者说很棘手的问题。
众所周知,员工与企业之间存在着一种非常重要的关系----责任关系。一方面,企业以责任的形式,向个体提出各种要求;另一方面,个体在承受了企业的责任要求以后,形成个体的责任心,在责任心的驱使下,履行企业赋予自身的责任,最终形成责任行为。因此,企业个体有否形成正确的责任心是企业能否正常运作的基本保证,也是个体在企业中得以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事实上,国外已有大量研究证明使用责任心测量可以较好地预测绩效。在西方发达国家,大部分的企业都曾使用责任心测验作为管理者甄选、录用、安置的依据。因此,探讨如何提高个体工作责任心的方法就成为一个在理论上、实践上都具有重要价值的问题。
要想提高员工工作责任心,首先要弄清楚责任心形成的机制。
个体的责任心并不是先天自成的,而是个体在秉承了一定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履行一定的责任要求逐步形成的。责任是责任心形成的源头。因此,探讨责任心的形成首先要研究责任的概念。
什么是责任?当前似乎还没有统一的说法。《辞海》中就没有“责任”条目的确切解释。《汉语大词典》对责任的解释是多义的,其含义有:1、使人担当某种职务和职责;2、谓份内应做的事;3、做不好份内应做的事,因而应该承担的过失。简言之,任职,份内事,因过失而受查处是责任的三层基本含义。
责任心,也可称为责任感,即个体对责任的感知和感受。它是社会个体从责任赋予者那里接受责任之后,内化于本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个体履行责任行为的精神内驱力。在大五人格模型中,责任感(Conscientiousness)这个维度有时也被认为是服从性(Conformity)或可靠性(Dependability)。由于它与各种教育测量指标的关系,它也被称为成就意愿(Will to Achieve)或决心(Will)以及工作(Work)。这种名称上的不一致说明,对于该维度的内涵不同研究者还存在不同的意见。一些研究者认为责任感包含了可以信赖性,即包含了认真、坚持到底、负责、有组织性和计划性的特质。另一些研究者认为除了以上特质外,它还应该包括与意志相关的变量(volitional variables),例如努力工作(hardworking)、成就取向(achievement-oriented)以及坚持(persevering)。
现在为大家普遍认可的是Costa和McCrae在NEO-PIR测验手册中对于责任感的定义:
责任感(Conscientiousness):自信,有条理,可依赖,追求成就,自律,深思熟虑。为了能更好地理解责任感的内涵,现将责任心量表的子量表及其包含的个性特质列于下表:
责任感:Conscientiousness
自信:Competence 高效的, self-自信的, 坚持到底的, 足智多谋的, 确信的, -困惑的, 有才智的有条理:Order organized, 坚持到底的, 高效的, 精确的, 系统性的, -心不在焉的, -粗心的可依赖:Dutifulness -防御的, -不专心的, -粗心的, -懒惰的, 坚持到底的, -心不在焉的, -挑剔的追求成就:Achievement 坚持到底的, 有抱负的, 勤奋的, 有事业心的, 坚决的, 自信的,自律:Self-Discipline 有组织性的, -懒惰的, 高效的, -心不在焉的, 精力充沛的, 坚持到底的, 勤奋的深思熟虑:Deliberation -草率的, -冲动的, -粗心的, -不耐烦的, -不成熟的, 坚持到底的, -情绪化的那么,什么是工作责任心?工作责任心着眼于个体。工作责任心被看成是个体对待工作的一种整体态度。大量的调查研究显示,工作责任心高的员工应具备以下特征:
(1)为成功完成工作而保持高度热情和付出额外努力;(2)自愿做一些本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3)助人与合作;(4)遵守组织的规定和程序;(5)赞同,支持和维护组织的目标。简而言之,工作责任心就是对他人的支持,包括对同事和客户;对组织的支持;和对工作的积极态度。
工作责任心常常与工作投入相联系。工作投入是员工在工作中的深入程度,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的多少以及把工作视作整个生活的核心部分的程度。承担有意义的工作并很好地完成,是对自我形象的形成十分重要的。工作投入高的员工更相信职业道德、显示出高成长需要,喜欢参与指定决策。因而他们很少迟到或缺勤,他们愿意长时间地工作,试图达到高绩效。
工作责任心能相当好的预测行为。责任心强的员工能为顾客提供职责要求外的服务,有着极好的工作记录,在工作的各个领域中积极追求卓越。比如自愿承担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帮助同事,并与之合作完成作业活动。它主要受人格因素的影响。
当人们进入组织中时,他们的个人性情迥异。一些人乐观、向上、令人愉快、礼貌谦和;他们有着积极的感情。另一些人一般是悲观、忧郁、烦躁,甚至生硬粗暴,他们有着消极的感情。看起来人们对工作负责还是不负责是有预先倾向的,但是,管理者可以部分地影响员工的反应。态度一般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形成的。工作责任心也是动态的,因为它的下降可能比它的形成还要快。管理者不能现在建立了能带来高责任心的环境,以后就不再管它,因为员工需要可能会剧烈地波动。管理者需要一周又一周,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地关注员工对工作的态度。
只有当把一个人放在特定的组织内来讨论"工作责任心"才是有意义的。因此,我们应该从员工和企业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激发工作责任心"。事实证明,人们往往会站在公司的角度,单方面地去要求员工树立尽善尽美的工作责任心,却忽略了公司应该做些什么。及时正确地完成工作任务是最基本的工作责任心的体现,但是确保工作任务被及时正确地完成应该是公司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报告制度以及跟踪监督系统,这不是单纯地依靠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即可以达成的。因为,公司只有具备优良的企业文化、科学的规章制度、合理的组织结构、完整的报告制度和完善的跟踪监督系统,公司的工作任务才能被仔细地分解并顺利地完成,与此同时,员工们也会被外界以工作责任心强而啧啧称道。
影响工作责任心的重要因素包括工资、主管、执行任务的性质、同事或团队以及目前的工作条件。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员工的工作责任心。
第一,制定满足不同需求的激励政策。
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决定行为。员工的需要使员工产生了动机,行为是动机的表现和结果。也就是说,管理政策是否对员工产生了激励,从而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取决于管理政策是否能满足员工的需要。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了解员工的需求。不同知识、薪酬层次的员工处于不同的需求状态,如对于薪酬较低的员工,要侧重满足他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即提高他们的生存水平);对薪酬较高的员工,则更需满足他们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从横向看,对于同等层次的员工,由于他们的个性和生活环境不同,他们的需求侧重也有不同,员工的需求是复杂和多样的,了解了员工的这些需求,就为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提供了基础。
在制定激励政策之前,要对员工的所有需求做认真地调查,并制定一份详细的清单。然后将公司可以满足和不能满足的部分分开,对可以满足的那部分进行认真研究,找出满足的途径,并将这些途径可操作化,同时计算出公司需为此付出的成本。根据成本的高低不同,将各类需求进行等级划分,成本越高的需求,等级越高。这些工作完成后,激励政策就有了雏形。然后还要制定“游戏规则”,即:得到某个激励等级的员工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另外,在每个激励等级上,都要设计几种不同的选项,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需要选择其中的一种。比如说,在某个激励等级上,有技术培训,公费旅游,修带薪假期等多个选项。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其中一种。
激励政策本身也有一个完善的过程。这需要在工作中不断了解员工的需求,及时将员工新的需求反映在政策中,这样才能使政策能够保持持续的有效性。
第二,创建追求成功的团队。因为个体常常是从同事那儿获得社会暗示,并随之调整自己的行为,所以团队的工作氛围对团队成员责任心的影响很大。
在外企工作的时候, 我与一位到我们公司刚工作了一周的同事谈起了她的工作感受。问她现在的工作与以前的工作比较有什么区别时, 她这样回答我: "以前在国有企业,办公室所有人都在看报喝茶,不干实事,我也看报喝茶。他们可以不做事, 我也可以不做事。但现在不同了,因为新公司里所有的人都在辛勤工作,所以我就不可以不辛勤工作, 否则肯定会被炒鱿鱼。"
第三,建立自律的公司领导层。
领导的榜样作用在激发员工工作责任心方面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不论级别大小,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同样是公司的一员,同样应该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如果以各种理由搪塞自己的违规情况,则必然导致员工丧失基本的责任心,其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总之,培养和激发工作责任心的主要责任应该在公司而不是员工本人,当然员工自身也必须明确工作目标, 明确工作职责, 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只有公司和员工共同努力, 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责任心, 才能保证公司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1) 沈国桢,浅析责任的涵义、特点和分类「J」。江西社会科学,2001(1).
(2) Norman WT Toward an adequate taxonomy of personalit attributes: Replicated factor structure in peer nomination personality ratings. Journal of Abnormal & Social Psychology, (1963), 66, 574-583.(3) McCare RR, Costa PT. Validation of the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across instruments and observ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7), 56, 586-595.(4) Borman W C, Motowidlo S J. Task performance and econtextual performance: the meaning for personnel selection research. Uman performance, 1997, 10(2): 99-109(5) 王登峰,人格特质研究的大五因素分类. 心理学动态,1994,2(1): 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