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4日,本报刊发《中国平安:权杖的转移与交接》一文,曾对推动汇丰控股转让平安保险股权的多方势力进行追踪。然而一个能够赋予你一切的权力,也能够拿走你的一切—从近期的变动情形来看,此一曲折的股权交易,前景仍未明朗。 1月8日,有消息称国家开发银行已叫停对正大集团收购平安保险的440亿港元贷款。而据财新《新世纪》报道,早在2012年12月19日前后,国开行发现正大集团背后出资另有其人,便以风险提示的方式,叫停了此项贷款,并将情况告知保监会。 该报道称,在此项贷款中止后,力推这一项目的香港分行行长刘浩曾被召回北京说明情况,并在内部做了检查;1月7日刘浩已回香港复职。国开行内部调查认为,香港分行此项贷款的程序合规性上存在问题,但暂时未发现其中存在违法寻租行为。
![股权转让 汇丰转让平安 股权或生变](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245391834560.jpeg)
早在平安保险补充发布的《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中,已不再提及国开行贷款一事,称“正大集团四家附属子公司将以自有资本金购买汇丰持有的平安股份”。 此次接盘平安股权的四家正大集团子公司均是新设立的离岸空壳公司:同盈贸易有限公司、隆福集团有限公司、商发控股有限公司及易盛发展有限公司,注册地均为英属维尔京群岛(BVI),未从事任何经营性事务,未来亦将以持有平安股份为主要业务。 近期数据显示,这四家离岸公司的注册资本各自从5万美元跃升至20亿-35亿美元不等,总资本金额已升至105亿美元,超过了收购平安股权所需的93.85亿美元资金。 在本报此前的报道中,一位通信公司海外业务负责人曾对记者表示,“正大集团本身是没什么钱的”。数据显示,其2011年总资产为62亿美元,净资产为43亿美元,营业收入5.5亿美元。而BVI公司资料隐秘,当地实行的“授权资本制”使发起人只需认购部分股份便可正式成立公司,亦无需接受对其实收资本的验资和监管。由此,其所披露的105亿账上资金是否到位广受质疑。 在舆论漩涡中,正大集团副董事长谢炳曾出面表示,正大集团完全具备资金实力,“可从全球15个国家调集资金”。但德意志银行的分析报告指出,按中国保监会规则,收购内地保险公司股权不允许通过外部融资。 1月10日,保监会方面公开表示,已按规定对此项股权交易进行初步审核,并已通知平安保险补充提交有关材料。 这一一波三折的收购案尚待批复,距离最后的截止日期(2月1日)仅十余日,目前市场已出现保监会可能不予批准的猜测和分析。然而涉事三方纷纷予以否认,并称“目前交易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