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讯:超常规发展与大手笔裁员



IT行业在世纪之交遭遇的寒流直接导致了朗讯的大手笔裁员。从2000年到2003年短短的三年间,朗讯在全球裁减了占公司原有员工总数近2/3的工作职位,共裁员8万余人,仅处理裁员的善后事宜就耗资16亿美元。

“裁员使刚走出校门的我深刻地认识到市场的残酷性”

“我始终认为这次裁员是正确的,因为那时的朗讯需要变革。”曾经在朗讯工作过的马俊先生亲历了这次变革,“市场突然变得非常糟糕,很多正在开发的新产品都变得前途暗淡,我们手中的股票在一天天迅速地贬值,从美国不断传来那里同事被解职的消息。”

马俊现在还记得那个时候在公司弥漫着的悲观情绪,“公司里经常开会,告诉大家裁员的重点不在中国,请大家放心,但总部这么大的动作怎么能不对员工的士气有影响呢?”

担心的事情发生了,有身边的同事被裁掉。“朗讯是一个成熟的公司,有一套规范的程序,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谈话,领钱,办手续,为了减少对其他员工的影响,被裁的员工通常当天就离开公司。”

“那次裁员使刚走出校门的我深刻地认识到市场的残酷性,”马俊如今已是某跨国电信设备公司的市场部经理,说起朗讯的裁员来仍然不无感情地说“朗讯是一个优秀的公司,有着世界上最好的科研力量,曾经对通信事业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我相信他会重新回到世界的前列。”

为了让企业重新恢复健康,“割肉,

 朗讯:超常规发展与大手笔裁员
乃至伤筋动骨”成为必须的代价

朗讯的裁员是互联网投资热潮的后遗症,在遍地是黄金的互联时代中,朗讯没能抵挡住投资的诱惑,大批的项目上马,大批的产品上线,大批的招聘员工,公司急速地扩张。这种超常规的发展给公司的经营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只是风险的爆发快得超出人们的想象。随着互联泡沫的破灭,朗讯的很多投资项目都亏损运营,很短的时间里,股价一泻千里,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把朗讯逼到了破产的边缘,怎样在短时间内减少亏损,恢复盈利,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呢?

管理大师波特告诉我们,企业的战略通常有三种:以成本为核心、追求差异化以及集中在核心业务。

以成本为核心的市场战略主要运用于进入壁垒低、对价格敏感而对品牌不敏感的行业。朗讯在互联网蓬勃兴起的2000年采取的则是差异化战略。那时,产业的前景还不明朗,所有的项目都被戴上了光环,受到投资者的追捧,人们并不在乎项目的盈利能力,而看它是否又创造了新的特性,是否带来了新的概念。

至于集中战略—用自己在技术产品人员上的优势在细分市场里占据有利的地位,又可以分为以成本为基础的集中战略和以差异化为基础的集中战略。朗讯在2000年后所实行的危机管理就是以成本为核心的集中战略:选出自己的核心业务,剥离所有的边缘业务以及相关员工,核心业务也要以成本来衡量,也要裁员。为了让企业回到盈利的轨道上,重新恢复健康,“割肉,乃至伤筋动骨”成为必须的代价。

“作为一个高科技公司,每个产品、每个项目都蕴藏着巨大的风险,更新换代的速度快得惊人,如果不能赢得市场,就只有自生自灭。”马先生说,“在经历了IT泡沫以后,高科技公司已变得格外谨慎,每个项目都要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对待高市场占有率的明星产品要坚决投入;而对于没有市场前途、没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就只有坚决地放弃。”

马先生继续解释说,在当今的环境下,一个IT新产品下线后如果没能立即赢得市场,将很难再翻身,难逃被丢入垃圾箱里的厄运,所以必须把已经花费掉的先期投入作为沉没成本。

根据实际情况按比例裁员或者直接

撤销部门编制

朗讯裁员通常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按比例裁员或者直接撤销部门编制的方法。有的时候迫于公司效益的压力,公司会下达给各个部门裁员计划,由各个部门决定自己的具体裁员方案;还有的时候会直接取消一个产品或撤销一个部门,相关的所有员工都将被裁掉。

“朗讯在2000年后所实行的危机管理就是以成本为核心的集中战略:选出自己的核心业务,剥离所有的边缘业务以及相关员工,核心业务也要以成本来衡量,也要裁员。为了让企业重新恢复健康,‘割肉,乃至伤筋动骨’成为必须的代价。”

朗讯通常不采取降薪措施,因为在公司看来,那会挫伤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公司理清思路,调整方向,提高效率。这些做法也是很多美国企业的选择。

在朗讯,被裁掉的员工可以选择直接离职,那样,他将得到一笔可观的补偿,通常包括三个月的工资加上工作年头月数的工资。除此之外,被裁员工还可以选择在公司的其他部门工作一段时间,给双方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如果找不到工作的话甚至还可以接受免费的就业培训。总之,公司会尽力帮被裁员工适应新的生活。

在2003年10月22日公布的第四财季业绩报表中,朗讯终于宣布获利,摘掉长达3年的亏损的帽子。历时3年的重组,80亿美元的成本,裁员8万人的代价终于有了可以体现价值的时候。

职位移民

2003年10月17日,总部位于伦敦的英国汇丰银行宣布,在未来的三年内,将实施一项全球性的“职位移民”计划,在英国裁减4000个职位,并将这部分职位转向亚洲地区。中国的上海和广州、马来西亚的电子资讯城、印度的海得拉巴、班加罗尔和维沙卡帕特南将是主要的接受地点。

实际上,汇丰银行从2000年开始,就已经把部分客户支持工作向亚洲国家转移,到2006年,与英国总部有关的工作量的13%将由海外部门完成。

全球范围内的就业岗位转移,正成为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之外的又一个热门话题,且参与者的业务领域在不断延伸,岗位级别亦在不断上升。

早在20年前,跨国公司就已经开始了第一轮的全球性的就业岗位转移。当然,第一轮中的参与者是以制造业为主。在制造业转移的基础上,一些简单的服务性工作和简易数码处理工作开始调离高成本的国家,大量转向发展中国家。而今天,参与者更加多样化,通信、电信、电子以及其他金融领域均有介入,岗位层次也逐渐上升。一个明显的例证就是,在最近几年一直没有停止的跨国公司裁员的消息中,其背后似乎都要增加一个注释—“中国地区不受影响”,“我们将继续在中国招聘人员”,随之更多的制造、生产、研发和服务工厂和基地宣布在中国成立。

根据美国一家研究公司分析预测,2015年年底前,有至少330万份白领工作和价值1360亿美元的工资由美国转移到低成本的国家,将包括基本科研、芯片设计、工程、金融分析等相关行业和职位在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500169.html

更多阅读

透过达娃之争看本质:产业发展与逐利资本的对抗(四)

诉讼大战应该说,达能在提起一系列仲裁和诉讼时是工于心计而精心布局的。在欧洲,达能对娃哈哈的供应商提起了诉讼;在美国,对宗庆后的家人及娃哈哈公司提起了诉讼;在英属维尔京群岛,对娃哈哈非合资公司的股东提起了接管冻结令;在国内,则对宗

透过达娃之争看本质:产业发展与逐利资本的对抗(三)

正面交战此次“达娃之争”有两大焦点问题,即同业竞争问题和商标问题,而这两个问题是被大肆渲染为娃哈哈违反“契约精神”的主要罪状,都与娃哈哈的非合资公司有密切的联系。对此,我们尝试从众多第一手文件中去寻找答案,以恢复事件的真实

透过达娃之争看本质:产业发展与逐利资本的对抗(二)

控制与反控制尽管双方在合资之初即约定合资公司的管理权归中方,但事实上达能对此并非心甘情愿,资本玩家的逐利本质决定了达能一直想全盘控制合资公司。这一点,在合资公司的第一次董事会会议上就显现无遗。达能委派的董事对中方管理层

透过达娃之争看本质:产业发展与逐利资本的对抗(一)

始于2007年初的达能与娃哈哈争议,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瞩目关注。自争议发生以来的个中舆论更是雾里看花,众说纷纭。时隔两年后,双方在国内外各法律战场上的争斗结果已初见端倪。娃哈哈商标被最终确认仍归属娃哈哈集团;达能对娃哈哈非合

腾讯:让员工与公司共成长

  奚丹是腾讯第217号员工,而5年之后马永武加盟时,这个“企鹅帝国”的人口数量已近5,000.在很多飞速发展的公司,员工不一小心便会成为日益僵化的大公司体制的牺牲品,而腾讯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持着初创时的美德,比如快速沟通的能力。  更

声明:《朗讯:超常规发展与大手笔裁员》为网友懷裏囿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