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一种观点是将员工当成一个个小的“发动机”,给员工成分的施展空间和后勤支持,鼓励帮助员工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浅能,不断拓展自己的职位空间和职业潜力,提高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改进工作绩效,在参与公司管理的过程当中,不断实现自我,贡献能力。我们这里称之为“发动机”机制。
这种观点是以人为本观念的集中表达和实践,它充分重视了员工的个性,尊重员工的劳动和参与意识,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支持。不断丰富岗位的工作内容,不断增加岗位工作的责任和压力,在压力的推动下帮助员工开拓自己的工作范围。努力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员工的个人表现,尊重员工的价值体现,适时给予鼓励和鞭策,使员工在激励与鞭策中不断取得进步,为公司的经营管理积极贡献才智与能力。
尊重员工的表现是首要的。管理者首先要认识到员工不是工具,不是传话筒,也不是仆人,更不是白痴。必须从根本上尊重员工的表现,必要的时候给予鼓励和奖励,以提高其继续工作的热情和信心。尊重员工不是表现在嘴上,也不是想起来才做的事,而是贯穿于自己的行动当中,把尊重人当成自己的一种修养,一种习惯。尊重也不是对有些人尊重,对有些人排斥,它应该具有普遍性和适用性,不能有所偏倚,公平是尊重的前提,公平也是激励的最起码的准则和办法。这就要求我们管理者做个有心人,要动起来,锯掉椅背,走出办公室,走到员工当中,让员工感到你的存在,和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感受和想法,并把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及时反馈给他们,给员工一种和谐平等的感受。威信建立起来的管理比威严要高明的多,这也我们强调管理者公平对待员工,尊重信任员工的原因所在。
管理需要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如何丰富员工的工作内容上面。任何单调乏味的工作都提不起员工的兴趣,都会消磨员工的士气,使其工作绩效不断降低,工作效率不断下降。因此管理者需要更多对工作岗位的设置、重组、改造,以项目的意识管理本部门的员工,不断给员工施加压力,加强工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给员工创造超越自我的机会,使他们持续保持工作的新鲜感和动力,持续保持工作的热情和使命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给员工增加工作的难度不可跨越太大,以跳一跳能够的着为宜,否则,给予过大的压力,在员工没有完全适应之前就可能已经跑掉了。
在职位不断丰富的基础上,管理者要做员工的教练和辅导员,把培训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帮助员工增长知识,提高技能,改进绩效。管理者在给员工任务的时候,别忘了传授一些经验、心得和操作办法,不需要手把手,但是适当的指导和辅导是必要的。只有在管理的辅导帮助下,员工才能少走弯路,才能尽快成长,也才能更喜欢接受更多更重要的任务。所以,管理要一改以往领导做派,伏下身来,做员工的朋友、辅导员和教练。
给予员工充分的授权。择权利不统一几乎成了一个普遍现象,责任全部在下属,权利切被管理者尽在掌握,这样的状况还怎么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怎么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员工没有相应的权力又怎么开展工作?没有相应的利益,又怎么谈的上员工激励,激励跟不上,又上哪去和员工要工作热情和工作业绩?这一连串的发问是在质问管理者,更是对管理层的授权意识和授权能力发表观点。我们在给一个员工责任的时候,一定要同时想一想是否也给了相应的权仗和必要的激励,否则,就是管理者自己的失职!授权不是放权,在业务层面的权利可以完全放开,但是在职能方面还是要收拢一些,否则就是全面放任!
承认员工是发动机就是承认员工的能力和潜力,在现在能力的基础上给予员工充分的施展空间,给员工一种事业态度的职业观。尊重员工的努力,尊重员工的价值,给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鼓励员工参与公司管理,以司为家,宣传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帮助树立自我意识,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发动机作用。
当然,这所有的一切都离不了激励政策的配合,没有激励,一切的努力都是白费,所以管理者在开动发动机发电的时候别忘给发动机上点油,别忘了发动机也有过热的时候,给发动机表现机会,也给发动机休息的时间和自由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