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年终营销盘点
编者按:在Google里以“下岗/就业难”为关键字搜索能找到约25100项记录,而以“毕业生/就业难”和“大学生/就业难”为关键字分别能够查找到多达约86700项和91500项结果——我们不能说大学生就业难已经取代下岗职工再就业成为劳动力市场中最大或最受关注的问题,但我们能确定的是,大学生就业难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职场问题,而已经成为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2004年无忧指数年终盘点学子篇”算来已经是无忧指数系列第三次专门针对毕业生的总结了,说起来笔者有些头大,就怕把文章写得和春节晚会一样年年挨骂还年年演,但为了那些比我“头更大”的毕业生们,我们有义务也有必要写点什么,谨献给所有正毕业、要毕业和已毕业的人。
你或许不能左右自己的价格,但能决定自己的价值。
“局部”就业难——人才培养机制所致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一场艰苦卓绝而又意义深远的马拉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按笔者的理解,十年可以养成一棵大树,而百年培育的不仅仅是几代人,更重要的是一整套教育制度和模式的建立与完善。中国古代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花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而西方的现代大学制度也完善成长了至少上百年。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从1949年建国开始仅仅过去了几十年,而这几十年又恰好是中国有史以来发展最快、变革最大、转型最多的时期,日新月异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大大超越了教育体系自我完善和修整的速度。教育的变革不像经济变革,任何措施立竿见影,往往得培养出一代甚至几代人才能看出成效,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决定了目前的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发展速度的必然冲突,前者的变革有些赶不上趟了。
在一个“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的调查当中,超过50%的受访者认为“教育不适应社会需求”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最主要因素。而有关专家也分析,到目前为止,大学教育提供的知识,确实很难全面适应市场的需求,因为市场是变化多端的,前进的速度也是飞快的。当前教育成果不能完全对应社会需求,有的问题不可避免,有的则可以通过改革、调整来改变——我国高校专业设置是四年一个周期,而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这便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再就是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高校培养的学生专业方向与市场差距较大,东西部、沿海地区与偏远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差距也很大,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知识陈旧、转化率低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企业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岗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周期在1至1.5年,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是2至3个月。据对2000多名已毕业的大学生调查,30%的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陈旧,要想在所学专业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自己补充新知识。试问一本讲义教无数届学生的教育模式怎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此外一些学校片面地以某个专业学生考研人数多为标准,以此来宣传、评价该专业办得好,并以此扩大该本科专业的招生比例。其实,一些学生很可能是因为该专业不好就业而被迫选择考研的。可以想见,这样继续招进来的大学生,就业率怎么会高?部分大学或院系的利益着眼点和学生并不一致,导致了学校为追求简单的经济利益而损害了学生的利益,这也是一些院校或专业就业率不高的根本原因。
不少发达国家的高校学生是8年到12年才毕业,因为他们就业的压力没有中国这么大,完善的福利制度使得他们不用过早地为自己的生计操心。而在发展中的中国,很多农村学生花五六万元上大学,毕业之后没有就业,承受的压力是非同一般的。在发达国家有发展很规范的市场,生产力发达带来就业均衡和城乡均衡,分不出城市和农村。而我国的国情就是城乡经济差异很大,从而导致就业环境差异也很大,使大学生选择就业的面受到限制,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面临的大学生就业难只是“局部难”、“片面难”。从就业难的地域分布来看,广大农村和在西部欠发达地区一直存在着大量的职位空缺等待大学生的光临,这里并不存在明显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真正存在问题的是在城市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的大城市,大学生就业在高密度和高竞争中出现了困难。由于目前我们的教育体制本身就是以城市为指向的,其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明显带有为城市服务的特点。学生在这种城市指向的教育体制下学习,其掌握的知识技能绝大多数也是城市指向的,大学的专业设置也大多是为城市产业服务的带有城市专用性特点,拥有这种知识结构的大学毕业生并不适合也不愿意在农村就业,再加之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拥挤在城市,即便是在城市自愿失业也在所不惜。城市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和政治文化中心,一直都是主流价值的聚集地,城市人的生活价值和城市人的生活标准作为社会主流在持续发生作用。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随着受教育程度的递增,学生会接受越来越多的反映城市理念的价值观,所以从价值观念上首先就造成了大学生偏好于城市厌恶农村的倾向,再加上课程设置、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也表现出很强的城市指向的特点,使得受教育者形成了城市专用性的实用技能。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极高,在这种收入不均衡分配状态下,大学毕业生本身就没有太高的积极性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就业。在这点上来说,调整大学教育的价值观培养比调整专业和课程更重要。
中国大学生每年增加多少万,毕业多少万,待业多少万,就业率是多少个百分点等数字笔者不再过分关注和分析,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来教育和培养这些面临毕业、就业或待业的人。
薪资渐缩水——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衡量职业成功与否最简单和直观的标准就是钱的多少,毕业生也一样。薪水的高低虽然不能完全体系你的价值,但能真切地反映你的价格。尽管大多数毕业生求职时都会诚恳地表示:“薪水高低并不重要,关键看是否有发展的空间,能否学到东西……”但不可否认大学生们心里还是很在意自己能卖多少价钱的。根据华东某大学对去年毕业的学生进行的就业调查显示,大学生的薪水期望与现实相差较大。在调查中,分别有53.99%和42.25%的学生表示就业前期望能有1000-2000元或2000-3000元的月薪。但实际工作后,月薪在1000-2000元的比例上升到76.06%,2000-3000的月薪比例则下降到21.13%,能拿到3000元以上月薪的人寥寥无几。从各种各样的调查结果来看,超过半数以上的毕业生把自己期望的薪资定在了2000以下,5000以上的则寥寥无几。而从针对上一届毕业生的实际收入的有关调查来看:月薪在1000元—2000元的最多,超过受访者的三成,其次是月薪2000元―3000元的,占调查人数的近1/4,月薪1000元以下的也接近2成,4000元以上为15%左右,而3000元-4000元的则不到10%。在央视国际的排名中,月薪1000元-2000元的也是最多,为34.07%,月薪1000元左右的占24.19%,月薪2000元-3000元的占22.50%,月薪4000元以上的占12.48%,3000元-4000元的最少,为6.76%。从这个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今年毕业生月薪拿到1000元-2000元的最多,月薪在3000元以上的毕业生所占比例较少。另据《2004复旦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薪水统计分析透露,在2874名接受调查的2004届毕业生中,实际薪水平均为2817元,比2003年的2784元微增33元。具体而言,本科毕业生增318元,硕士毕业生增170元,博士毕业生降300元。总体而言,毕业生期望薪酬值与实际薪酬值平均相差约1000元。其中,博士生差值最高,达1349元,但差值比2003年有所下降,本科与硕士毕业生期望值与现实值差距在继续拉大;在该调查毕业生就业地区实际薪酬排序中,上海市在各学历层次中普遍不占首位,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区实际薪酬值排前三位的分别是:江西省、浙江省、广东省的3500元、3165元、2942元;硕士毕业生分别为广东省、北京市和上海市的4420元、4380元和4191元;博士毕业生则分别为广东省、天津市、陕西省的5500元、5000元和4250元。统计结果发现,本科毕业生排名前10位的就业地区实际薪水差异并不特别大,但硕士、博士排名前10位就业地区的实际薪酬最大差距分别扩大至2000元和2500元;而本科毕业生实际薪酬值前三位排名专业分别是工商管理、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金融学专业,其薪酬值分别达4448元、4368元、4150元。同时,2004年本科毕业生实际薪酬值最高的工作岗位是专业咨询人员的5028元,其余依次为财务与审计人员的4483元和管理培训生的4025元;让人意外的还有,2004年本科毕业女生的实际薪酬一改2003年的落后男生70多元,已经领先男生50余元。而同学历层次薪酬差别最大的硕士毕业男女生价差,则从2003年的1000元差异,下降到2004年的600余元。
笔者在不久前的《“毕业两年你拿多少”调查报告》当中曾经深入分析过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时的起薪和工作两年后收入的对比情况,可以看出所谓的“起薪”,关键在一个“起”字,它仅仅是一个开始,在自身职业竞争力提高和工作经验积累的情况下必然会在短期内有快速提高的空间。也许现在起薪是很低,但是若干时间后的薪资是会随着自身的努力和付而出现变化的。经过一至两年的工作之后,当初的职场菜鸟们收入将会出现显著的增加,高薪人群比例明显提高,月薪1000以下的比较大大减少,而且这还包括被访者中部分学历稍低,工作层次稍低的低端人才。要明白刚开始的几年不过是在为自己的薪资量变在做投资罢了,大学生没有必要斤斤计较于短时期的薪资。
在择业时可以将“起薪”纳入考虑范畴,但决不能作为衡量的标准,求职的最终目的是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求职并不是求财。
简历与面试——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大学生求职的内容无非就是简历、面试、实习几个部分。抛开前文提到的求职心态和职业价值观的“战略”层面不谈,单从求职技术的“战术”理论来分析一下。
对于首次叩响职场大门的毕业生来说,简历是他们手中唯一的武器,但也是最有效的武器。遗憾的是许多大学生朋友尽管意识到了简历的重要性,可在准备简历时却容易犯下许多致命的错误——首先,简历不等于自我介绍。许多人把简历当作了纯粹的自我介绍,忽略了简历的真正意义:简历是招聘单位和应聘者当中的桥梁,是企业决定录用与否的重要评价工具,简历这块敲门砖不好,后边的面试、实习什么的都没有机会,所以简历的目的不仅仅是把个人介绍完事这么简单,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表明自己与应聘职位的契合,向招聘负责人传达自己能够胜任一份工作的信息,证实自己与目标职位的需求相符合。招聘者看着简历当中的信息,是因为要从简历中分析应聘者是否能符合公司和职位的需求,而不仅仅是要知道你的过去这么简单。所以毕业生在准备简历的时候应该着重于强调自己的经历与职位需求的关系,不必过分拘泥于和应聘职位无关的内容,简历通篇应该表达和印证的一个观点——我,是最适合这个公司与这个职位的;其次,简历不简,不能让阅读者快速检索出有用信息。给简历减肥的说法提了很多年,可是依然有很多同学一份简历洋洋洒洒好几页,这个奖状舍不得划掉,那段经历不甘心不提,结果大学四年下来的可观各种光荣履历挤满都一股脑搬到了简历里。殊不知,招聘人员在阅读一份简历时所花的时间不会超过30秒钟,甚至是一览而过,特别是在校园招聘这种简历堆成小山的情况下,别指望人事经理能在几秒钟内从你的简历当中找出需要你的理由。网络简历也一样,许多人抱怨自己简历发出之后没有回音,其实从自身原因来看就是因为简历当中没有很好地突出需要表达的内容;再次,简历剑走偏锋,追求新意到走火入魔。视频、性感低胸照、光盘……技术的发达与完善大大丰富了求职的手段,可是单纯为了吸引招聘眼球而用尽手段却万万不可取。职场不是秀场,求职不是做秀,企业招聘可以花样百出,但作为普通求职者,还是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地出旧招吧。特立独行或许可以成功,但绝不是王道。另外,还建议大学生不要一份简历投到底,而应该针对不同的公司和职位发出内容针对性不同的简历。
获得面试的机会意味着你离求职目标又近了一步,如果说之前投简历的阶段是混战一团的话,那现在的你已经从乱军中杀出,加入只有少数人参加的淘汰赛了。其实在一定意义上说,获得面试机会就意味着你已经被招聘单位认可,说明你的基本条件都已经符合公司和职位的需求,所以到了面试这个阶段很多事情不是由你自己能够左右了,面试官个人因素占了很大的主导作用,因此如何与面试官进行良好沟通是重中之重。在参加面试前,首先要做好准备的功课,多方查阅应聘单位的信息和资料,最好连公司负责人等资料都一并了解,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面试时如果能对应聘企业了如指掌,表现的不仅是你的诚意和热情,更是对待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面试时要坦诚,对于自己的优点缺点不必刻意夸大或掩饰。招聘经理阅人无数,整天都在和各种各样的应聘者打交道,所以自以为是的遮严在他们眼中是苍白和愚蠢的。其实只要是对于应聘职位有益的优势,招聘人员是不会忽略的,毕竟面试不像简历初选,人事专员们会逐条分析你适合职位的特点,而对于自己的缺陷就更不必刻意遮掩了,你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职场牛人,有问题和缺点是正常的,如果连这个都意识不到的话,人事经理也不会到大学来招人了;此外,面试时还要注意自身的心态,不卑不亢。以目前的形势来说很多大学生毕业时很自然地就会把自己放到绝对弱势的一边,在招聘公司面前唯唯诺诺,生怕失去了受雇的机会,以至于面试时正常的沟通与交流被当作了一堂残酷的审问。另一方面又有些同学会错误地把自负当作自信,在告别自卑的同时却又陷入了过分骄傲的误区,你的面试官也许学历什么的都比低,但他在公司里的资历绝对比你老,就凭这一条,你就没有资格骄傲。
不管投递简历还是面试,毕业生们都应该坚持向应聘单位传递这样的信息:我适合这个职位,我为什么适合这个职位。
文凭在贬值,但人才不会贬值,自己的价值永远靠自己来创造,升值抑或贬值,都由自己来决定。我们改变不了现状,但能够改变自己。“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