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科技公司总裁任正非入选美国《时代》周刊2005年度全球100名最有影响的人物。《时代》周刊的评价说,现年61岁的任正非显示出惊人的企业家才能,他在1988年创办了华为公司,目前正将华为带向像思科和爱立信一样的全球化大公司。
新闻在国内媒体上广为传播,此时,他的形象和名号才开始为中国公众广泛认识。其实,在业界,任正非早已因为他的《华为的冬天》,以及他精心指挥下华为、思科、3COM之间的“和纵连横”、化干戈为玉帛,而声名远播。
任正非先生在公众面前之所以认知率不高,主要是因为任先生以及他统领下的华为长期保持低调姿态。华为的广告很少在公众媒体上见到。任正非先生经常说,“只有安静的水流,才能在不经意间走得更远。”
华为能够有今天的成就,源于任先生坚持的持续不断的再造和创新。在举国企业抢资金要政策时,华为在专注于储备人力资源,将国内邮电类大学高材生“一网打尽”的战术,换来的是华为持续创新、稳步转型背后强大的智力支持。在国内企业被眼花缭乱的管理时尚所迷惑时,华为集团却在“斤斤计较”地尝试自己的KPI考核体系。任正非先生和他的华为一直在清醒地大步前行,在征途中,他们始终选择了沉默和低调。
当任正非先生和他的华为被《时代》周刊推到聚光灯下时,很多中国的媒体感慨于任先生的睿智和沉稳。于是乎,一些媒体开始习惯性地刮起风来,大力宣扬沉稳低调之美,认为低调是企业摆脱暗箭、扎实内敛、积蓄功力的秘诀所在,与此同时,他们转而开始批评那些注重形象宣传的企业家和他们的企业来。
其实,低调也罢,张扬也好,常常受企业的性质和企业家的个性影响,并无定规。宏基集团的老总施振荣先生是一位喜欢造势的企业家,他采取自己口述,邀人笔录整理的方式,连续出版了若干本著作,谈企业管理,讲宏基再造,聊人生感悟,形式多样,但是,始终不忘将“宏基”作为著作的焦点。他的著作、他的演说,让自己和宏基时时出现在聚光灯下。对此,他十分释然,并坦言,就是要用这种方式更好地宣传他的宏基。
宏基,乃至后来成长起来的明基,都是以个人电脑及外设为主要产品的企业,它的服务受众更多的是普通的个人或者企业消费者,民众的认知度对于企业的市场份额影响十分直接。适度的张扬和高调,对于这类企业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华为,更多地面对的是行业用户,而不是个人消费者,与民众的认知比起来,行业的认可重要的多。对于这类企业来说,在公众面前的低调,无碍于企业的发展。
所以,选择低调还是张扬,应该是企业的自由。媒体的责任,恐怕更多地是忠实地描述事实,传播信息,而不是幼稚地为企业设计模式、选择管理方式方法。
联想到中国的企业界,这些年,西方管理思想蜂拥而入,媒体推波助澜,号称先进时尚的管理理论层出不穷,而且时常标榜自己集前者优势于一身,独领风骚,让企业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中国的企业,在探索中不断成长。听风则风,听雨则雨的阶段正在成为过去。那么,中国的媒体何时才能长大?
无以物喜,无以己悲,在真诚祝福任先生和他的华为同时,走自己的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