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酒”评比,成就了行业的“百花齐放”。
![成功不可复制 不可复制的“名酒”财富](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243235871094.jpeg)
首先,名酒品牌覆盖了所有白酒主流香型,奠定了白酒强大的技术基础。发端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名酒评比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对企业技术层面评定,而现有的名酒评比涵盖了白酒所有主流香型:浓香、酱香、清香、凤香、兼香、董香等等。名酒中浓香型白酒数量最多,达9个,分布在长江名酒带与淮河名酒带;清香型白酒有3个,酱香型名酒有3个,凤香型与董香型各1个。这些名酒企业成为了引领白酒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其次,名酒品牌跨越了白酒所有产区,奠定了白酒产区格局与产区概念基础。我国名酒布局涵盖了白酒金三角(川黔名酒带)、长江名酒带(川黔鄂湘)、淮河名酒带(苏鲁豫皖)、黄河名酒带(晋陕)、黄淮名酒带(苏鲁豫皖叠加晋陕),这种产业格局判断,奠定了白酒未来百年产业发展方向。 第三,白酒传承了我国朴素的古典哲学思想。如贵州“茅台”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四川“五粮液”和谐中庸的儒家思想;江苏“洋河”蔚蓝文化的包容思想;安徽“古井”源出曹操的法家思想;河南“宋河”的老子道家思想等等。因此,有人认为,白酒最有可能成为走向世界的完全独立的产业板块!白酒,作为我国最为古老,最为传统产业为什么有如此生命力、潜力与魅力?历史上名酒评选也涉及到了其他酒种,但为什么只有白酒得到了广泛的价值认同?无他,正是白酒产业规模、产区布局、品牌文化、传统哲学四位一体的有机结合的结果。 第四,名酒的品牌价值是历史缘定的,业绩差异并不能影响名酒巨大的品牌价值。除非名酒企业出现严重质量问题,否则,名酒企业只要有合适的资源配置,必将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四川“郎酒”,2003年还是一个销售规模仅仅几千万的小型企业,但有幸遇上汪俊林,短短十年时间其业绩就可以突破百亿规模;安徽“古井”,一直被认为是外战内行,内战外行!但是一旦有梁金辉这样的操作手,很快实现战略回归;江苏“洋河”,2002年还处于生死边缘,但当杨廷栋、张雨柏等领导者走向前台,市场就会出现爆发式增长。这种奇迹为什么会更多表现在这些名酒身上,最重要的就是名酒品牌资产具有不可复制性。 我国名酒评选经历了五届,共涉及十七大名酒,对于白酒产业来说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企业要在市场经济时代运用好“名酒”这种不可复制的宝贵资源,唯有如此,名酒才能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