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政府负债 地方政府“负债增长”将受“夹板气”



   城投债遭控 城镇化“烧钱”

  地方融资平台庞大的债务规模正在引发银行界的担心。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和普华永道联合发布《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2》中显示,有六成左右的受访银行家表示应收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规模。其中,44.2%的受访者选择了“适当收缩规模”,选择了“大力缩减规模”的占到了受访者的20.9%。

  一旦银行缩减对于地方融资平台的信贷额度,包括城投债在内的债券融资规模可预见将继续攀升。而就在2012年12月31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央行、银监会四个部委联合发文《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以下简称“463号文”), 以严控融资平台公司注资行为。

  此举被认为是剑指城投债。随着2013年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的开启,“负债增长”的难题正在浮出水面。

  警惕城镇化“负债增长”

 中国地方政府负债 地方政府“负债增长”将受“夹板气”
  到目前为止,城投债尚未出现一例违约事件。但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指出, 地方政府为城投债提供隐性担保已经成为市场默认的潜规则。2012年,山东海龙、江西赛维以及新中基三只出现违约风险的短期融资券在面临无法到期兑付危机时,均得到了来自地方政府资金的兜底。

  2012年下半年批复的众多项目和即将展开的城镇化建设多需要地方政府的财力支持,这也是城投债受到来自监管层关注的重要原因。

  眼下,南京、武汉、天津等部分城市已经公布的2013年GDP增长目标多为高于10%的增速,而投资均被视作重要的动力。以武汉市为例,2013年预计实现GDP增长12%,在这个目标背后,2013年预计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投产5个,开工建设5个;10亿~50亿元项目投产10个,开工建设10个,工业投资突破2400亿元。

  而城镇化的铺开更是在这股热潮上添了一把火。

  有媒体报道称, 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正在积极筹备,最迟将在今年全国两会前后召开。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为主题的城镇化,会拉动消费和投资,被视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引擎。但海通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近日撰文称,这一切的前提是政府必须大量举债,下一轮城镇化将大幅增加政府负债。

  在他看来,像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对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低收入群体补贴和失业救济等增加投入,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财政资金。而就目前地方政府已经捉襟见肘的财力而言,显然不足以承担这部分巨额开支,唯有通过举债来支付。

  新型城镇化与过去30年的城镇化存在区别:如今的城镇化以提高生活质量、缩小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收入差距为目的。李迅雷认为这是“烧钱”的城镇化。今后城镇化推进的力度,将更多地取决于各个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能力。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即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增速的下滑,今后财政支出的增速将远大于财政收入的增速,这一缺口将需要规模越来越大的举债来填补。

  有人测算现在一个北京户口的市场价为50万元,这意味着政府需要为一个北京户籍人士长期负担的财政支出贴现值为50万元,假如北京市目前有外来农民工300万,若全部实现市民化,则意味着北京市政府今后累计要为此多支付1.5万亿元。若按10年来分摊,则每年财政要多拿出1500亿元,这就只有靠负债了。目前全国有1.6亿外来流动人口,若按每人10万元的财政支出计算,这意味着即便今后农村人口不再流入城市,各地政府也必须累计将拿出16万亿元来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目标。

  为此在李迅雷看来,不管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如何转型,越来越依赖负债来获得增长似乎已成定局。

  不过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整体风险可控。即如中国政府的资产负债表质量远高于拉美国家,仅就国有企业的规模而言,政府所享受的“股东权益”就超过15万亿元(2008年数据),这还不包括土地、矿产、森林等国有资源。即便步入“负债式增长”时代,也不必过于担忧。

  宏源证券固定收益总部首席分析师范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亦赞同李迅雷观点,中国通过资本要素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会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的负债率。“虽然短期无债务风险,但长期累积的风险压力不容忽视。”他说。

  463号文的出台与2012年以来地方融资平台本身的变化有着直接关系。

  在银监会“降旧控新”的严格监管下,2012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越来越多的融资平台通过企业债券、信托计划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这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1~10月份仅地方融资平台发债规模已近6000亿元,超出2011年全年1500多亿元,显示地方政府债务水平仍在快速上升。

  而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统计,2012年全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城投类债券(不包括定向工具)累计达到6368亿元,同比增长148%;占银行间市场当年发行总量的比例达11%,较2011年同期上升7%。

  463号文加强了对地方融资渠道的监管。其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及所属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未经有关监管部门依法批准不得直接或间接吸收公众资金进行公益性项目建设,不得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及其他个人进行摊派集资或组织购买理财、信托产品,不得公开宣传、引导社会公众参与融资平台公司项目融资。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463号文不仅涉及平台公司的融资问题,也涉及了信政合作、银行理财等问题,体现出决策层对相关问题较为强硬的监管态度。

  而 463号文的出台,也是监管层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内第三次出手规范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行为,尤其是城投债融资渠道。业内认为,这从侧面反映出决策层面对地方债问题的重视。此前,在2012年11月5日,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央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的通知》,要求加强土地储备机构管理,严格控制土地储备总规模和融资规模,规范土地储备融资行为,防范金融风险。

  2012年12月11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强化企业债券风险防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从资产负债率、担保、评级、募集资金用途、资产注入等8个方面对企业债的发行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此文件也是针对目前城投债发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明确的规定。

  来自华泰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1月底,企业债累计发行规模已达到7223.53亿元,其中,4013.6亿元为城投债,占比达到55.56%。在新发企业债券中,城投债的占比将达到79.58%。

  在受访人士看来,上述组合拳的频频出击无疑剑指城投债,显示了决策层对其风险的担忧,同时也意味着监管层对此的引导发展已开始。国信证券甚至预测,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等监管机构将还会有进一步的政策出台,且对市场的影响力将大于上述三个文件。

  华泰证券债券分析师何斌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虽然受到约束,但在建项目还得靠城投债支撑,不过增速会放低。他预计2013年城投债发行规模约8000多亿元。

  “2013年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可能继续小幅下滑,但基建投资在稳增长过程中仍起到主要作用,估计城投类债券的规模仍很可能快速增长,净发行规模可能超过8000亿元。” 东方证券分析师孟卓群预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9757.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十大地方剧种 中国地方戏曲剧种

中国十大地方剧种(转自赵燮雨新浪博客)显然,曾经是四面红旗之一的沪剧早就跌出前十名了。原文地址:中国戏曲十大地方剧种作者:晋剧百达通中国十大地方剧种中国的戏曲历史悠久,种类丰富多彩,约有三百六十多个剧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是世

中国地方戏曲集锦贵州花灯戏 年画戏曲集锦

下载 (27.55 KB)2012-9-26 21:17贵州花灯剧《香罗帕》贵州花灯戏主要流行于独山、遵义、毕节、安顺、铜仁等地,各地有不同的称谓。黔北、黔西一带叫"灯夹戏",独山一带叫"台灯",思南、印江等地叫"高台戏"或"花灯戏"。贵州花灯戏大致起源

中国地方债问题有多严重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文/马跃成 原题:中国地方债把政府推到了悬崖边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国外舆论比国内媒体更加谨慎和悲观。据外媒报道,在三个月前,人们的判断还是中国政府采取审慎的政策行动会确保经济在低通胀的情况下强劲增长。但最近的国际舆论上,对中

声明:《中国地方政府负债 地方政府“负债增长”将受“夹板气”》为网友沒心沒肺的活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