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去书店逛,我想去买买新的管理书籍,朋友说:新书太多了,我今年买了几本,都还没看,没时间看,我不去了,省得见到好的东西,想学习又没时间,心烦。我就在附近的咖啡厅等你。 半个钟头后,我出来了。朋友问我:怎么没买书? 我说:没什么新书,有那么几本。刚才都看了。
“哈哈,敢情书多到你眼花缭乱,脑袋也短路了?”朋友笑着说。
“不是啊,我刚才这半个钟头真的读了8本书。” “哦,那书店碰上你这样的消费者,不就倒闭了?”朋友打趣道。 “嘻嘻,我来问你,上个月你读了《没有任何借口》,你用了多少时间?”我问。 “半天时间。”朋友说。 “那你是不是现在有一个印象:第一,这本书告诉你,西点军校的学生回答问题只有4种方式,第二,做任何事情,不要给自己找借口?”我问。 “是的。”朋友答。 “那么还有第三吗?或者说你能否记得书里的其它细节,或者能背一段出来?”我问。朋友摇摇头。
“那就是了。我刚才用4分钟读这本书,所得的也是这些,你用半天所得的也是这些。而且不见得你的理解就深刻我多少,转化为实际所得又多了多少。同样,《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说的就是7个习惯,七段话而已,《六顶思考帽》,说的也是6个问题,《把信送给加西亚》,就是说:要少说多思考多干,要有执行能力,如此而已。我4分钟等于你半天,为什么我不能半个钟头读8本书?” 朋友愕然,表情带着一种“不可理喻”(不能接受),也带着一种“不可思议”(顿悟)。这是一个竞争成灾的时代,人们需要大师指导,因此,这也就成为一个大师泛滥的时代。
忙忙碌碌的职业经理们,每天都在高压下生活,本来应该摆脱高压,却还瞎折腾什么充电,就变得越没有时间,越充就越超高压,很多人到头来就是自己崩溃了。
现代人都在说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在说没时间。其实,现代人的生命比古代人是要长好几十倍的。太多的压力,也许就是人们太有时间,太无聊。
——长好几十倍?觉得我胡说八道吗?不。比如说,古代你住在北京,想和广州的朋友说几句话,走路要半年,用600里加急通关文碟,要用一个月;而现在,坐飞机用3个钟,打个电话只要5秒拨通(按号码时间),发个E-MAIL只要零点几秒。所以正如我在“时间结构管理学”篇章所论述的,现代人是时间多,多得发霉,就越发觉得没时间——就像越有钱的人越闹穷。
在我们父亲那一辈人,人们没有那么多书读,那时流行各种大师《语录》。毛泽东开创了新中国的语录、格言时代。于是有了什么“作战十六字方针”,后一代的继承者又有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等等精辟的论语。现在人们都读“现代版”,例如,某语录里一条“性格决定命运”的格言,现在人们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出版了几十本书,每本20万字,就是要你接受这6个字而已——所以现代人没有了时间。
因为时间的结构被习惯改变了,所以反过来,其实古代的“职业经理人”才是真正有时间。他们成为“职业经理人”之后,总是可以写写诗,钓钓鱼,生活总是可以过得很优雅。孔子开创了古代的格言、语录时代。我们可以发现,古代人所谓学富五车,汗牛充栋,也不过是因为那么几本“四书五经”而已,但是现代人把“有朋自远方来,不也乐乎?”10个字的道理,用100万字的著作来说明——那么你光读书就比他们忙10万倍!
人们有时太过崇拜大师。例如,如果一个老工人说:“不想有钱的人不是有钱人。”你会说“呸。”可是如果这话是从国家领导或者比尔盖茨口里说出的,就可以研究他这个话里面还有多少话屎。甚至盖茨没说过这样的话,某些大师也可以说那是盖茨说的,因为绝对盖茨自己也忘记了,他是否在穿开档裤的年代说过这样的话,并且这和后来的微软有没关系。你不必担心惹官司。于是市场上又多了一个大师。
其实,正确的“一个真理”就是一个真理,错误的“两个凡是”就是“两个凡是”,没有太多的其它内容。我们不会因为看了解释和延伸意思,而多得到什么,也不会因为没有看,而少得到什么。用30分钟读一本书,是一种享受,如果用30天去读一本书,就是一种受罪——你会觉得很累,觉得好像是一个工作任务。这么累,还读他干什么?难道你的人生就是为了折磨自己?这就如进美容院做同样一个手术,有人感觉是去美容,有人感觉是在整容。
所以人家总是吵闹忙,但我每天都可以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妥当,还能“打包”时间,陪陪朋友,陪陪家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由于泛大师们的存在,人们总是舍近求远。大师会教你立移山填海之志。例如,教诲你学“精卫填海”的精神。于是你到处“飞”。我宁可作个“胸无大志”的人,学乌鸦喝水。因为至少我知道我只要用几十块石头,就可以填瓶,我就可以喝到水——其实现在东海除了因为现代垃圾多了,面积少了一点点之外,精卫几万年来并没有填平东海。
所以,看大师的东西,我一定是像看格言去看(当然,像杜鲁克这样的真正大师,就是字字珍言)。因为我相信大师一定是高屋建瓴,但要我牺牲用来执行的时间,去换取思想上的深刻理解,我觉得对社会、对自己来说,都是本末倒置。而且,这种做法使你成为“教徒”,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比如说,《做一个好士兵》,它告诉你,拿破仑说过,不想做将军的士兵永远不是好士兵。因为这句话是拿破仑说的,拿破仑是大师,你觉得精辟。如果是拿破胎或者拿破车说的,你就不相信,因为他们不是大师。所以,写书的先生,借用了拿破仑的一句话,让你接受了它所有的道理。也让你和我从此不会去思考太多的东西。但是如果我不看书,我只看这个道理,那么,至少我还会思考一些问题。例如我在《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所思考的:
——其实,当我们听到这些的时候,任何一个人都明白:第一,其实拿破仑只有一个,不是每个想当将军的士兵都能成为拿破仑;第二,其实至少90%的士兵都想过当将军,正如几乎所有的人都想有钱,不过这是不可能的;第三,恰恰相反,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基本都是好士兵。
不过,现代人几乎都选择了被洗脑,而放弃了思考——借口是:太忙了,没有时间思考。或者太累了,懒得思考。
所以现代人都觉得自己“贫×”:
——贫穷,于是牺牲身体健康去换职业收入;然后,发现自己贫血,于是去补血,贫学,于是去充电,贫吃,于是不吃青菜水果去注射高蛋白吃营养素,贫劳,于是去健身,贫胸,于是去隆胸,贫嘴,于是到处去争吵一些无聊的东西,惹点官司……于是当初牺牲身体健康换来的钱都花光了,照样一贫如水!——所谓没时间、没钱、没N,没X,累、疲、劳、伤、痛,都是这样自己折腾出来的。
所有的大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浓缩起来,就是“文学大师”鲁迅的一句话:“我家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秋夜》)。他不能说“我家院子里有2棵枣树。”否则太普通了,因为他是大师,大师不能说这的话。
正如你读《六顶思考帽》,大师不能只说6句话,他还要用20万字来说第一顶是“帽子”,第二顶也是“帽子”……否则书店就没有这本畅销书,他也就不能成为大师(因为现代人不会去买一本只有6句话的书,所以大师“被逼”又写了20多万字)。现代的人们已经习惯于为了提高自己做人做事的效率和效益,而让大师们消耗自己的效率和效益。
如果你上GOOGLE搜索鲁迅这句话,我敢肯定,通常第一句评语会是这样:“鲁迅先生有一句妙语……”但如果你说:“我今天吃了两碗白米饭”,那太普通了,所以你不是大师;如果你说“我今天吃了两碗饭,一碗是白米饭,另一碗也是白米饭”,那考试你一定是0分,评语一定是“饭桶”。你找老师评理:为什么鲁迅这样说就是“妙语”,我就是“饭桶”?老师会告诉你:因为人家是“大师”。——因为你不是大师。
于是很多人甘愿受罪:你不是大师。人家是大师。
可悲! 所以一本教科书人家要读一个学期,我呢,通常是一天看完了,第二天开始,我就“今天上课我只看两本书,一本是课外书,另一本也是课外书”。所以我读的书多。可幸的是,现实生活中,我“吃了两碗饭”,和“大师吃了一碗饭,又吃了一碗饭”,没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