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节选自作者出版作品《坐标——中国职业经理人调查》)
祝剑秋事件
——资本重压下的牺牲品祝剑秋,男,生于吉林,大学毕业后进入冶金工业部冶金报社工作。1992年,加盟北大方正集团。1993年担任上海方正新技术公司总经理,率上海方正公司进入了“上海百强企业”。1998年任上海方正延中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董事长、总裁。在其入主之后,作为方正集团核心业务的方正电脑发展迅猛,市场占有率一直稳居全国第二、亚太十强。2000年10月,祝剑秋当选为“2000年度跨世纪人才十大新闻人物”,风头一时无出其右。2001年6月份祝剑秋辞去方正科技总裁职务,现任朝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朝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姚吉庆似乎是民营资本力量下的牺牲者,而祝剑秋则在国有经济的路上演绎了另一种悲哀,一路悲歌让祝剑秋心灰意冷,最终向世人展示了他“再也不去国营企业工作”的最后决裂。
方正,经理人落幕的舞台?
熟悉方正历史的人都知道,方正高层变动之频繁,是中国高科技企业中所罕见的:1992年,总经理楼滨龙下台;1995年,创业者之一的晏懋洵出局,总工宋再生被撤,张玉峰则走上前台,做了集团总裁;1997年,张兆东替换贺文成为总裁,张玉峰由此历任董事长一职,直到被排除在董事会之外。此后,又发生了被传媒称为“9月风暴”的逼宫事件,先是赵威等中高层干部写信给北大校方反映渠万春与李汉生的矛盾。紧接着,香港方正第二大股东代表渠万春提出要王选辞职,理由是王选管理不力,业绩不佳。但王选凭借其极高的个人威望和良好的人脉关系最终回到了董事会。方正,似乎成为了经理人落幕的舞台,后面的事实也证明了,祝剑秋的进入并不能扭转这一厄运。
祝剑秋是在199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与方正结缘的。当时他在报社主持设计新闻采编系统,第一次与方正接触。在与方正的接触过程中,方正看中了祝剑秋的才华和能力,开始向他招手,而在祝剑秋的眼里,方正是充满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在反复衡量之后,他最终选择了离开报社。祝剑秋进入方正一干就是8年。从一个业务员起步,做到主持沈阳方正、上海方正的工作,后来就任方正集团副总裁。
一路走来,祝剑秋开始认识到方正有一个国有企业的通病——在机制和产权问题上,到底是谁代表资本并不明确。在一个企业里,本来应该说企业的话,但在方正里却到处流行着政治的语言。对此,他曾尖锐地批评道:“学校办企业,既不懂企业,也不懂市场。跟普通国企比,校办企业的管理更差。”
不过,说归说,在方正历次斗争中,祝剑秋总是躲得远远的,可是,谨慎的祝剑秋却没能躲过2001年6月的“方正风暴”。就在这次风暴中,祝剑秋被迫离开了方正。至此,心灰意冷的祝剑秋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再不去国有企业。
矛盾的由来
据传,方正精神领袖、主要领导王选与方正科技董事长张玉峰、方正科技副董事长及总裁祝剑秋有个人矛盾。当时的领导(北京大学全资企业——方正集团公司法人代表兼总裁)张兆东是王选系人物。而祝剑秋是在张玉峰董事长主事时经提名成为方正科技总裁的。
方正集团公司主要有六大公司,其中三家上市公司分别是:方正控股、方正数码、方正科技。香港上市公司方正控股做电子排版软件,同时拥有方正电子公司、方正奥德公司;香港上市公司方正数码,是方正收购荣文公司之后专做电子商务的企业;上海上市公司方正科技拥有北京的方正电脑。而方正电脑公司就是现在方正科技公司的主体及核心企业。
方正电脑在1998年8月从香港方正转入方正集团。同年11月,方正集团计算机事业部的全部业务转入上海方正科技,成立方正科技电脑系统有限公司。
方正集团早期一直是以方正控股(方正电子)为核心,最为重视电子排版业务。可是,方正控股业绩一般,股价表现不佳,1997年最高才75港元,1998年最低时竟然只有2港元。当时(1998年以前),国产PC处境也不太好。集团公司有的领导认为PC科技含量小,没什么戏,于是就把它从香港上市公司中剥离了出来。
当时,是祝剑秋等几位不太受重视的年轻人在领导方正电脑,并将它发展了起来(据相关资料显示,1998年方正电脑居国产PC第二位,总销量排第四位)。方正参股延中后,方正电脑资产注入远在上海的上市公司,目的可能是想减少来自集团的干扰(方正内部的人事斗争在IT圈内非常有名)。集团公司在上市公司中的股份并不多,只有5%不到,也许正如有人所指出的那样,方正电脑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好,原因之一就是集团公司占股很少。
方正电脑以广东为生产基地,营销在北京,受控于上海方正科技,发展迅速,成为中国PC市场第二名,超乎了集团领导的意料,风头完全盖过了方正传统的电子排版业务。而正在这时,集团内部矛盾开始初显端倪了:方正集团公司高层其时已经摆平了张玉峰,他们最担心的,是王选嫡系的上海方正科技方面的某些高级管理人员不能在上海坐大,从而使集团公司对上海方正科技的领导失控。同时,上海方正的个别领导对自己可能成为人事斗争的牺牲品已有所意识,于是小心提防着自己可能有的处境,但他们又自认为对公司的贡献是巨大的,不愿放弃自己已有的功劳,显然,双方在明里暗里较量着。
这时,以集团公司在上海方正科技董事会的实力,不足以迫使祝剑秋下台(我国公司法规定,总裁任免由董事会决定,一人一票)。而祝剑秋亦无法脱离集团公司,因为方正电脑的品牌当时是以授权的方式,由方正科技公司使用。没了方正电脑的品牌,祝剑秋也很难做。
但最让方正集团不能容忍的是,祝剑秋竟有摆脱方正集团的控制,把方正科技拉出去独立的倾向。方正集团早就听到传言,说祝剑秋曾与一些基金秘密接触,让他们增持方正科技的股份,联合举牌,成为方正科技的第一大股东,后来只是因为基金在股市上并没有碰到什么动作,这件事就不了了之。在之后的长虹秘密建仓事件中,方正科技又有人向集团打小报告,说祝剑秋有指使之嫌,因为祝剑秋自己曾经在方正科技的一些会议上讲,“即使长虹成了第一大股东,这也没什么不好,大家不要为这事感到有什么可怕的”。据说,方正集团的一位主要负责人听了传话,当时气得不得了,说“我们简直是养了只白眼狼,祝剑秋不换,方正科技早晚要败在他手里”。集团公司与祝剑秋之间的矛盾绝对不是到2001年5月份才暴露出来的。
矛盾,在01.5激化
矛盾的激化已经是所有人都有所预料的事,原定的董事会董事两年任期于2001年5月到期,届时作为大股东的方正集团有权提出新的董事人选,彻底更换方正科技董事会中原先代表方正的董事。这时,应该就是方正矛盾爆发的最好时机了。
方正科技在4月11日公布了年报,较以前有所推迟,离证监会规定的最后公布日期4月30日不是太远。从年报可非常明显地看出,四川长虹公司的两家企业虹兴仓储与江苏长虹共持有方正科技291%的股份(我国的信息公告制度规定,企业法人拥有上市公司股份超过5%才需要立即公告,否则只能从年报与中报中的十大股东明细看出端倪)。联想到长虹曾与方正集团公司商议收购方正电脑,再听闻祝剑秋与四川长虹2001年2月下台的少帅赵勇过往甚密,集团公司当时可能开始有些着急了。因为,如果长虹与祝剑秋等联手,完全有可能取代方正第一大股东的地位,届时,便可实际控制方正科技。由于长虹本身拥有非常知名的品牌,所以,纵使方正集团收回方正品牌,方正科技亦不至于受到多大损失,可使用长虹这一金字招牌。以长虹的实力与影响,也可轻易得到方正科技的基金股东、小股东们的认可。
集团公司可能认为,祝剑秋要发难了!所以他们要先下手为强。
裕兴等6家公司在5月11日公告举牌,这6家方正科技的股东合并持有方正科技股份10096922股,占方正科技发行在外有表决权股份的总数的54103%。而在一个交易日之后的5月15日,方正集团公司宣布:截至2001年5月14日,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持有上海方正股份共计9351万股,占方正科技已发行总股本的50107%;与2000年年底的数字相比,增长了2319万股,大约需要调动现金8000万元以上。
此前,方正集团是在减仓的,而且它的兄弟企业也在减仓。截至2000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的另一全资企业北京北大科学技术开发公司(简称“北大科技”),持有方正科技股份1108020股,占方正科技已发行总股本的059%。北大科技所持有的该部分方正科技股份至2001年1月18日已通过证券交易全部转让出去。
当时已有的公开资料、股票走势图形显示方正集团与裕兴等6家公司于2001年上半年3月份后介入二级市场,增持股份多达664%左右,约1200万股,涉及金额3亿元以上。方正科技是从3月初涨到5月初的,从25元涨到38元,总成交股数约1亿多股。由此可以猜测,方正集团与裕兴等进场时,如果说在盘中没有相互感觉到对方的存在是不可能的。——看交易席位与股价变化,方正集团与裕兴等6家公司有可能相互知道对方在争持。但是,4月23日之前,股票走势非常温和,没有敌对双方抢筹的迹象。从3月初到4月19日,股票只涨了4元左右。
据当时有关人士推断:从种种迹象来看,方正与6家举牌公司之一的凯地公司关系不简单。由方正集团提议增补的五名董事候选人中,有两位来自凯地投资的控股子公司东方时代。
“方正风暴”资本胜出
北大方正集团2001年5月底在京宣布,即日起免去方正科技常务副董事长祝剑秋的方正集团副总裁职务,并称由祝主持工作的方正科技2000年年报构成虚假陈述,决定正式请求证券监管部门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
在当日下午五点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方正副董事长魏新发表声明,罢免祝剑秋职务的原因主要有四点:首先,祝剑秋违背方正集团作为方正科技第一大股东的决定,在方正科技董事会上,擅自增加董事会候选人。魏新解释道,虽然作为上市公司的董事,祝剑秋有权提出董事候选人,但作为方正集团党组织的成员,其没有服从组织的决定,在方正科技董事会上代表集团提名的候选人与原来商定的候选人相违背,这是方正集团不能接受的。第二,祝剑秋冒用方正集团的名义,为自己指定的候选人而不是方正集团决定的候选人四处拉票,妄图达到控制方正科技董事会的目的。第三,祝剑秋违反方正科技《公司章程》的规定和程序,发出有严重误导性的董事会公告,使方正集团名义受损。魏新解释说,祝剑秋以方正科技董事会名义于5月30日发布的董事会公告,按规定应先通知公司董事,经董事作出判断和同意的决定后再报给交易所,但祝剑秋将公告提交到上交所后,才打电话告知董事。第四,祝剑秋在方正科技财务总监离职已超过8个月的情况下,不仅未任命新的财务负责人,反而以原财务总监的名义签署了2000年度会计报表。魏新表示,方正集团认为,由祝剑秋主持工作的方正科技的2000年报已构成了虚假陈述,这一行为已经严重违反了证券市场的有关法规,并严重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方正集团已正式请求证券监管部门对这一事件进行调查。他认为,祝剑秋已经把自己置身于集团之外,搞独立王国……
在如此众多的正当的理由下面,祝剑秋最终选择了离开方正科技,从事情发生发展的前前后后,我们可以看到“祝剑秋事件”的无奈:在国有企业的集团利益纷争之下,他不过是一只不想陷入某些无谓争端的猴子,但他最终还是被拉进了别人取经的道路,而且不如孙悟空那般幸运,最终没有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