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的故事 “穷庙富方丈”与孔融让梨



“穷庙富方丈”是当今企业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种不和谐现象,和一千八百年前的孔融有何关系?这和孔融让梨式的企业运行分配机制有关。

孔融四岁知让梨,吃梨时,自己拣小的拿,把大梨让给兄长们。这个故事家喻户晓,作为教育未成年人的经典教材,当然有其积极意义。但里如果把它做为企业运行中分配机制的理念,把它做为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依托,把反腐倡廉的全部希望迠立在这种善良的预设之上,这就一未免太“小儿科”了。不幸的是,不少企业、公司的分配机制正是靠这种理念的支撑在运行着。我们把对“清官”的希望同样寄托在企业“一把手”身上,希望换一个好厂长能救活一个企业,希望治厂的能人也能像孔融那样,把大些的“梨”让给企业的真正主人,让给企业的股东和职工等等。可穷庙富方丈的现实却不能不使人警醒。一个企业,不管再怎么穷,只要还能运转,“方丈”就会有人权、财权、物权,人、财、物交由他分配,他把其间的好处“让”给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良知。事实上“富方丈”们没有孔融那样天真,职工的工资发不出去了,他照样坐高级轿车,住五星级饭店、出国考察。等满足了业务公关、企业形象、职务消费诸种需要之后,再看能剩下几个钱,来打发职工人等。当然,其中还得有他一份,他还要拣个儿大的拿。如果还能给股东分些红,他也要争一份不小的“剩余索取权”。在这里原本就不可能发生“让梨”的佳话。

其实,就是在孩子们中间,也不能千篇一律的推崇孔融让梨,也要避免形式主义。让孩子参加某种竞争,让优胜者吃大梨,往往也是一种好的方式。美国的教育工作者曾做过跟踪调查:小时候母亲鼓励孩子让梨的这一组,培养出来的孩子多会说假话、哗众取宠,孩子长大后成为罪犯的比例较高;而小时候母亲鼓励孩子通过竞争取胜争吃大梨的这一组,长大后多为成功人士,进入白宫工作的比例很高。结论是前一组的教育效果不甚理想。孔融自己的人生结局似乎也能够说明这一点。他在自己56岁时被曹操诛杀,连自己的妻小也搭了进去。在曹操的眼里,他就是个罪犯,罪名之一恰是破坏了孔融让梨所体现的家庭伦理美德。这或许是一桩历史疑案、冤案,但时人对他的评价几乎是一致的,认为他太重虚名,脱离实际,“才疏意广,迄无成功”。曹操在努力平战乱、图统一之际,难容“浮华交会之徒”,也有其几分道理。想来,富方丈们“穷庙”之举之所以屡屡“成功”是因为我们太相信了他们,宠坏了他们,让他们钻了空子。穷庙富方丈的内因,正是孔融让梨式的分配机制所为。

我们不知道孔融如果今日转生,还会不会继续让梨,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现在的孩子们中间,如果发生了“让梨”之举,你也得重新思考其间的含义。我女儿也知道让梨,那是因为她不爱吃梨;长大后也知道让饭让菜,因为那是在“减肥”而采取的“饥饿疗法”。她在吃饭时执意要给她母亲夹菜添饭,那是因为和母亲赌气,以此来折磨她母亲,好让她母亲胖起来。同样,如果说善于穷庙而自利的富方丈们不会演几出“让梨”的好戏,那也是小看了他们。不过这已不是孩子的任性和恶作剧,而是在推缷责任,有时甚至确实在犯罪。比如,他们会把国有资产流失说成是市场风险所致,通过高价买进、低价卖出的变换,把“大梨”送给亲友们的公司之类;他们会把大吃大喝、职务消费归责于社会风气,表明自己为应酬各种饭局“喝坏了胃”,而且尽量拿“小梨”,全属不得已;他们会把管理中的漏洞算在“历史原因”的帐上,证明自己得到的“梨”完全不算什么,而且已经不能再小了;他们会把职工利益的减少归结为职工素质太低,反而是自己在为他们设法增加工资,给职工的“梨”已经够大了,他们……总之,梨是他们分,话也得由他说,谁让你原本就相信他们会“让梨”呢?

看来,把孔融让梨作为一个美好的传说是可以的,但要由此迠立公司运行的分配机制却并不可靠。如果梨总得要人去分,总要有分梨的人在,那么就不能企望他总会自觉地作出让梨的安排。谁能保证没有制约的分梨人一定是让梨人呢?我们必须防止把分梨人和让梨人混淆在一起的倾向。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过一种“分粥”的方法值得借鉴。假如企业的未分配利益像一锅粥,各相关利益主体都应当分一杯羮。在所得相等的那一个系列中,应当规定分粥者去领最后剩下的那一份,让别人先拿。分粥者为了避免最后剩下的那一份太少,总要设法使碗里的粥分得更为均匀。这当然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不过需要补充一点,领粥的顺序也应当由特定的机制来决定,不能由分粥者一个人说了算,以免他捣鬼。

 “穷庙富方丈”与孔融让梨
这样一来,也许会影响分粥人的积极性,毕竟他在分粥时要比等粥的人要多做些“贡献”。不是有人主张对经营者实行年薪制,加大经营者与普通职工的收入差距吗?只要锅里的粥确实多起来了,这倒也无妨,给分粥者多留两碗就是了。不过这需要强调一个前提,锅里的粥不能稀释,分到别人碗里的粥必须达到相应的份量,并且分粥者最后领粥的规则不能变。假如这时分粥的“方丈”富起来,那正是“庙”里富起来的重要标志。假如分粥的果然是孔融,那他也就不必言不由衷,或者总是吃小梨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96358.html

更多阅读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反思 邮票齿孔的故事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反思本课我感到有些吃力,现在科技发达,邮票似乎是多余的。加上低年级学生很少接触与书信往来的信息,农村孩子课外知识面较浅,班上学生见过邮票的只有5个孩子。本课

穷爸爸富爸爸的故事 穷爸爸富爸爸电视剧

1.终于把《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给看完了,应该说这本书在以前时候就已经看过了一些,记得没错的话,那个时候自己被书中的现金流表给吸引了,但其他的一些观点倒没能让自己有足够的认识。5年后的今天,再拿起这本书,让我震动的不是里面的现金

一个凄美动人的——《丹顶鹤的故事》 徐秀娟与丹顶鹤的故事

【铭记】今年是徐秀娟因公殉职25周年。徐秀娟(1964.10—1987.9.16),女,满族。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扎龙国家自然保护区,受聘于江苏盐城国家自然保护区工作,不幸以身殉职。年仅23岁。花季少女,香消玉殒;挥泪掩卷,不忍卒读。聆听这哀婉凄绝、荡

巴根的故事 四川巴根科技有限公司

人们都说人活在世做好事坏事都有个报应,其实人做了好事不一定有回报,但是做了坏事,那是一定要遭到报应的。这种报应,不仅糟尽了自己,也遭尽了家人。我以前听说过不少人与人之间做好事做坏事因果相报的故事,也听说过人与动物之间因果相报的

声明:《孔融让梨的故事 “穷庙富方丈”与孔融让梨》为网友清宁时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