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不靠 普及ERP不靠低价风暴



今年以来,国内ERP市场上刮起一股“普及风暴”,有的厂商掀起ERP普及运动,有的厂商为ERP普及时代的到来奔走呼号。历经十余年耕耘与培育的国内ERP市场是否真的将迎来普及时代呢?

为此,我们特地邀请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上海市计算机用户协会副理事长乐嘉锦教授,神州数码管理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绍远,明基逐鹿软件副总经理、明基逐鹿软件ERP事业部总经理叶玉顺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ERP离普及还有多远?

  记者:有人认为ERP在今明两年会比前几年有一个比较大的涨幅,市场正在迎来ERP普及风暴。您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有何根据?

  叶玉顺:根据赛迪顾问(CCID)的报告,在2004年中国软件市场规模为50亿元人民币,到2009年中国软件将会有100亿元的市场,平均每年会以24%的复合增长率成长,这与2004年中国经济9%的成长率相比要高出很多。可以说从2005年到2009年,将是中国ERP市场发展的黄金五年。在ERP市场这黄金五年里,每年24%的成长率是可以预期的,但是ERP普及是否如愿恐怕还是个未知数。目前ERP整个市场的状况是由于国外产品的介入,ERP产品已经很成熟,但是ERP的市场不成熟。为什么这么说呢?ERP模块很多,知识面涉及比较广,所以要普及必须量化培训。

  乐嘉锦:我认为在现在市场状况下,普及ERP难度仍然很大。基础数据的不完善、管理体制的落后都成为ERP普及的绊脚石。前几年上海市经委大力推广ERP,但是效果不甚明显。ERP在到达普及阶段前要经历一个整合期,我国的ERP普及之路还很长,距ERP普及时代也还有一段距离。

  李绍远:我亲眼目睹和亲身参与了台湾的ERP发展历程,也在内地市场上经营了几年,根据我从业二十多年的经验,我认为内地的ERP市场正处在普及风暴的前夜。

 普及ERP不靠低价风暴

  记者:您认为目前华东ERP市场的发展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叶玉顺:华东ERP市场在SAP低价B1产品进入中小企业市场后,更加剧了竞争。ERP厂商的获利能力受到很大冲击,一方面要获利,一方面要成功实施,同时还要加强产品研发,这样的挑战可以说是空前的。未来五年ERP市场将大幅增长,恐怕行销导向是各家厂商要摆在第一位的策略,因此体制不好的厂商面临这样的竞争环境,恐怕会比较辛苦了。明基逐鹿认为ERP厂商要解决这个困境,有四个方向可以遵循:一是让产品极端成熟,生产管理、成本管理的导入期控制在6个月;二是让产品功能十分有竞争力;三是行销导向为第一准则;四是量化培训,3个月要能训练出服务全国的顾问大军。

李绍远:由于华东市场发展相对成熟,所以市场也就相对更加复杂,竞争比较无序,很容易打价格战。对此,只有踏踏实实把自己的产品做得更完善更成熟,把自己的服务做得更到位更标准,使客户的成功率更高,为客户带来差异化的价值,才能避免无序的价格竞争。

  ERP厂商准备好了吗?

  记者:ERP普及风暴是否意味着国内ERP市场还剩“最后一桶金”?在ERP普及风暴到来之前,厂商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又如何抓住机遇发展壮大自己?

  李绍远:ERP市场并不是一个静态的市场,而是动态增长的。一方面有新的客户会不断产生需求,另一方面随着老客户的成长也会产生升级需求。普及只是说明整体市场环境更成熟,应用面更广,绝不意味着还剩“最后一桶金”。我们觉得内地的ERP至少需要花20年才能走完,因为内地的“盘子”太大了。而且内地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生命周期会非常长,原因就在于它幅员辽阔。

  历史的经验也告诉我们,越是在风暴来临的前夜,越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你是否具备成熟的产品来保证向客户快速的交付?你是否能令客户信息化所支出的总体成本最优?你的管理能力与客户的管理能力是否能够保障成功的复制?要想彻底迎来普及风暴,以上因素缺一不可。如不具备,盲目强推普及,必定会使一部分早期大众受市场宣传影响而盲目跟进,同时部分厂商还未具备复制成功的能力,必将导致大量问题出现,打击跟进者的信心,从而影响整个产业链的良性发展,乃至延缓普及风暴的来临。

  乐嘉锦:要迎接ERP普及风暴的到来,软件供应商应当做到基本模型具有灵活性,不能抱着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来开发软件,要根据不同行业提供不同版本,各个行业之间的差别还是比较显著的。开发出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当然关键是要专注自己的领域。

  记者:近年来,国外ERP供应商纷纷盯上国内中小企业,您认为国内ERP供应商应该如何应对国外厂商的竞争?

  李绍远:国外厂商技术实力雄厚,而且有过和大企业一同成长的发展经历,产品相对更成熟,但是实施成本会高很多,服务的门槛比较高。我个人认为国外的软件仍然在超大型企业上机会更多,其他的相对不容易。因为做规模比较小一点的ERP软件,国内企业有能力做这件事情,而且在成本和符合国情上国内ERP厂商会更好。但是,这种差距正在缩小,国内ERP提供商应该更具紧迫感,保持自己的优势,强化产品和服务,用尽可能快的速度扩大规模,复制成功。而且,厂商在心态和态度上还要调整,要用专业务实的态度面对客户,要用标准化的产品、标准化的服务、标准化的业务推广模式来面向市场,这样才能推动ERP普及风暴的来临。如果太要求个性化,就会造成新一波的失败者,如果不能保证成功率,只会伤害市场,延缓普及风暴。

叶玉顺:中小企业ERP市场本身就是一个挑战很大的市场。在全球市场,本土厂商的占有率几乎占到80%以上,外商在成本方面压力很大,除了SAP B1在低价进入中小企业ERP市场的决赛圈外,其他如Oracle、Microsoft均价格太高。所以我认为,中小企业ERP市场最大的压力来自本土厂商本身的竞争力,自己的实力决定其成败。

  乐嘉锦:我认为国内ERP供应商的优势比较明显地体现在产品的本土化上,国内ERP供应商对国内企业的管理模式容易理解,易沟通,易得到用户的支持。顾客的配合度对企业ERP成功实施至关重要,如果系统有些小漏洞,或者操作上有些不方便,只要用户配合,价格便宜,就有补救的机会。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从产品开发到售后服务一系列过程,成本都比国外公司有优势,这些是国外ERP供应商无法比拟的。

  记者:ERP普及是否意味着新一轮的价格战打响?这对整个产业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李绍远:就厂商来讲,ERP普及不代表质量和价格的降低。普及只是因为它采取了标准化所以取得了成功。如果产品不够标准,或者服务不够标准,就没有办法同时做很多的实施服务,也就没有办法去促成普及。所以面向普及化更要强调“三个标准化”。

  一直以来,很多企业用户对于信息化成本的理解都存在着很多误区,惯常的做法是把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尽量往下压。殊不知,一套完整的ERP系统从开发到推向市场,再到升级完善,软件厂商为此投入的高额成本是无法在短期内降低的。当软件厂商为了拿到项目而接受客户的低价格,为保证自己的利润就只能暗地里在服务中打折。这样做,到最后往往落得个两败俱伤。因此,产品与服务都是有价的,并不会因为普及而打折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96195.html

更多阅读

马伯庸:十三不靠的科举作文题 | 专栏 喻培耘的专栏

导读碰到这种题,八股文不再八股,成了脑筋急转弯。考生思维之敏捷、联想之广阔、机变之快慢,一下子就全试出来了。可见死读书别说现在不行,就算搁到明清那会儿,也是没前途的。对现在的学生来说,一生中最大的考试就是高考。而对明清时代的读

爸妈不在家 爸妈不在家 纪录片

外滩画报专栏-------------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讲述的是 1997 年金融风暴期间,一个新加坡的三口之家和他们的菲律宾家佣的故事。电影在香港引起不小反响,因为这是不少香港家庭的真实写照,根本不需要金融风暴这样的特殊背景。父

空气能哪个品牌好 空气能企业,如何一年做大品牌

    空气能产业从2002年发展至今,企业如何快速做大?成了空气能行业老总们一块痛了十年的心病。如何衡量一个企业做大?标准有二:较大的销售规模,有一个影响力强的品牌。拿这两条标准来套今天中国空气能行业的各个企业,符合这两条标准的

京东苏宁国美哪个好 苏宁国美强攻纯电商

     中国的家电销售很长一段时间都呈“美苏争霸”之势,苏宁和国美互相把对方当作对自己惟一具有威胁的对手,在几年你死我活的竞争之后,他们觉得谁也奈何不了谁,但是他们却猛然发现,可以置他们于死地的对手却在疯狂地成长。近年来,以

声明:《十三不靠 普及ERP不靠低价风暴》为网友片琉璃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