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逗了!音乐即将收费是个谎言!”尽管有消息称,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几大国际唱片公司将联合国内的酷狗、酷我、百度、QQ音乐等多个音乐服务网站,尝试采取音乐下载收费包月制度。 但这一切听上去很美。推动音乐下载收费,互联网服务商的角色似乎从毁灭者变成了守望者。实际上,互联网公司与唱片公司根本是存着二条心,前者根本没指望从下载收费中赚钱。 A 支持声音 “再不收费,创作人就要饿死了。” 大部分成熟的创作者都认为,音乐收费下载绝对是件好事,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创作者的知识产权和收入。长期免费势必会降低创作者的积极性,最终难有好的歌曲诞生。 12月4日,陶喆放言,“音乐下载要是再不收费,那创作人就都要饿死了”。音乐人宋柯的态度更为明确:希望明年年初可以达到收费下载MP3的目标,利益分配,应该五五分成。 “销售数据不靠谱”,下载收费难实施” 中国数码版权集团主席许东升认为数字音乐版权保护欠缺一套完善的版权管理系统。“唱片公司(也包含音乐人)很难及时知晓自己的歌曲在什么渠道被点击下载了多少次,他们从运营商获得数据一般都得等半年到一年才能拿到。这一数据作为收入分成的证明,准确性既没有第三方来认定,其应具有的‘市场温度计’作用也失效了。因为流行音乐的寿命大概只有3个月到半年,一年前的数据对音乐的推广已经没有任何价值。” “收费难,不收费死得更快” 音乐版权费不断走高,广告收益下降,已经让众多音乐网络平台生存日益艰难。对他们而言,收费难,但是不收费死得会更快。此外,音乐下载收费也并非无例可循,iTunes音乐商店下载模式、包月收费模式、电信彩铃服务都在为未来国内音乐下载收费提供参考。 B 反对声音 “情非所愿,两条心” 未来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占用空间少、播放更省电的手机音乐势必会成为商家新的必争之地,然而目前下载量最大的渠道之一百度会在此节骨眼上真心支持收费吗?当年,百度正是依靠免费音乐为其带来大的流量。
互联网公司对此的态度相当低调模糊。对于腾讯、百度这样的大公司而言,音乐只是其产品体系的一部分,音乐平台本身能否盈利并不重要。只要拥有良好的用户体验,用户就会自然地迁移到体系内那些具备盈利能力的产品上,他们怎会丢了西瓜拣芝麻? 众渠道商中只要有一家免费,收费终将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吃了还会吐出来”? 根据新浪网目前针对“音乐下载收费,你愿意吗?”的调查显示,80%的网民拒绝下载收费。网络化10年,已经让他们习惯了分享与免费,未来谁会为此埋单? “以利博名,收费遥无期” 新歌手们往往希望免费下载能够让自己一歌而红,以此获得更多的粉丝与知名度。老歌手们则担心版权税朝谁去要、众多音乐出品方的观望态度、各家的分成方式,都让积极者所倡导的“收费”变得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