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首先是“文化”。
大概念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表象化、结晶化、成果化。我们从各种角度对文化进行分类,例如有人类文化(人类学)、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地域文化等等。
这里面就可以分出一个“市场文化”。
所谓“市场文化”就是基于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而逐步形成的文化形态,它产生于市场经济,又起着完善和提升市场经济的作用。
完整的市场经济是由市场体系、宏观调控、市场主体三者组成的。所以,市场文化实际上又包括这三个方面的文化。那么企业文化在哪里定位呢?
企业文化是市场主体的文化,是整个市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市场文化——企业文化。这就是我们推论的逻辑。
由此我们得出的认识是:
一、企业文化必须是“企业”的文化。
研究企业的文化,应该以“企业人”为出发点,以企业为落脚点。说得通俗一点,企业文化的中心目的是为了搞好企业。二、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围绕企业经营和发展进行。
企业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但都是围绕着企业盈利和企业发展进行的。因此,企业文化必须是围绕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而建立起来的文化,必须是有利于企业基本宗旨的实现而建立起来的文化。2001年春天,在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的时候,我曾经参加了十几位私人企业家关于“财富和良心”的一个座谈会。会上我听了各位企业家的精彩发言之后,对“财富和良心”的关系做了一个概括:一、只凭良心不能发财,企业家还必须精通“经营之道”。二、有良心形成的信誉作为无形资产,有利于发财,特别有利于持续发财。三、没有良心有时也可以发财,但发财的风险成本太高,特别对于持续发财来说,风险成本更高。对我的概括,大家表示赞成。如果说社会公德,那么讲良心就够了,但企业文化就是要把良心和财富的关系协调起来。
三、企业文化必须是概括性和可操作性的统一。
企业文化必须形成若干规范才能称为文化,而这些规范不仅具有一般文化的理念形态,还必须具有比较强的可操作性,必须成为这个企业的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仅仅说得动听,而没有行为规范意义的文化不是我们说的企业文化。四、企业文化是有个性的文化。
每个企业不同,它的企业文化也不同,企业文化不应是千篇一律的。当然,企业文化也有共性的一面,但正像一切事物一样,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第二个问题: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应该是广泛的。
按照文化形态概括,企业文化应该是企业的“实体文化”、“制度文化”、“理念文化”三种形态文化的总和。
第一种:企业的实体文化。
任何企业都是一个实体存在,也都有一定的实体文化表现。丰田公司创造的“零库存”管理模式,就是一种企业文化。第二种:企业的制度文化。
企业有各种制度,如企业建立时的章程、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的经营管理规章制度、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等等,都是制度性的东西,其实它们都包含着企业文化,而且这种制度文化是整个企业文化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很多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时候,忽略了制度文化的建设,甚至把制度文化建设排除在企业文化建设之外,这是企业文化建设最容易出现的一个误区。第三种:企业的理念文化。
所谓理念是指意识形态的东西。它是整个企业文化中最凝练的部分,也是最“虚”的部分。说它凝练,是因为企业文化中的理念不应太多,如果把好的理念、好的思想都作为自己企业的文化理念,那就等于没有自己的理念,所以它必须是经过反复凝练而成的最精粹的东西。说它最“虚”,是因为它并不直接告诉你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它只是原则性的导向,而不是具体的要求。如果我们把企业文化比做一个人的整体的话,那么,实体文化就是他的外在躯体,制度文化就是他的内在神经,而理念文化就是他的思想精神。一个健全的人必须是这三者的有机统一,孤立地搞某一方面都是不能成功的。
第三个问题:企业文化要处理的十个矛盾抓住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中遇到的种种矛盾,企业文化才会建设得比较扎实。那么,这中间都有什么矛盾呢?我开列出来有十大矛盾:
第一个矛盾,企业和社会的矛盾。
企业和社会的矛盾,表现在企业和社会、国家的关系上,也表现在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上。企业要赚钱,怎么赚钱?赚钱后干什么?你这个企业赚钱对社会和消费者形成怎样的后果?第二个矛盾,企业和企业的矛盾。
这是企业之间的横向关系。核心是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如何竞争,怎样合作,如何把竞争与合作结合起来?第三个矛盾,个人和企业(团队)的矛盾。
个人和企业的关系,一般说是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但并不这样简单,因为在企业内部,个人和个人之间有很大的差异,董事长、总经理、一般工人,他们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有很大差别的,只讲集体主义,只讲“归属感”,并不能把问题完全解决,甚至主要问题都不能解决。第四个矛盾,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矛盾。
第五个矛盾,利益和风险的矛盾。
第六个矛盾,人和事的矛盾。
第七个矛盾,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矛盾。
第八个矛盾,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矛盾。
第九个矛盾,共性和个性的矛盾。
第十个矛盾,实和虚的矛盾。
这些矛盾不是并列的、平行的,它们之间是互相交叉的。我们把它们提出来,不是为了陷入“烦琐哲学”,而是提供建设企业文化当中的一些思考的切入点。也是为了不同的企业分析自己在文化建设中的着力点。
第四个问题:企业文化的建设要点针对目前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要解决的问题和被忽略的问题,我认为应该抓住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企业文化要着眼于正确处理企业内部的三者关系。
首先要认识到,企业中虽然有许多人,但就其身份讲只有三个“人”;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这三者人数不同,地位和作用也不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企业内部的主要关系。处理好这三者关系需要遵循20字的基本原则:各就各位,各行其道,各尽其责,各得其所,有机整体。
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企业内部三者关系是不清晰的。例如工人是企业的主人,这句话从政治上看是完全正确的,但从产权的角度就不妥当和不准确了。因为资产是国家的、全民的,而不能认为是企业内部这些人的,工人在企业内部的第一个角色是劳动者。劳动者的轨道应当是“按劳分配”,而不是“资产增殖”,经营者也是这样。而国有企业最大的问题,是所有者缺位的问题,企业内部没有所有者的合格代表,于是只能由政府从外部加以干预,这就造成了许多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其实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在企业内部造就所有者的合格代表。总之,这“四各”的问题解决了,企业文化才有实在的内容。
第二个要点,要抓住企业、社会、消费者(群体)三者一致性。
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是一个谋求利润的单位。就全社会的角度看,它的经济效率也必须在有利于社会的前提下获得。从企业自身看,它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广大消费者对它的信任。因此,企业所追求的必须是企业、社会、消费者三者利益的一致,必须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一致。许多名牌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都注意到了这一点,例如海尔的口号是“真诚到永远”,长虹的“以产业报国为已任”,TCL的“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等等都属于这一类的理念。
第三个要点,坚持实和虚的一致性,注意虚实之间的良性循环。
一方面要善于从企业的实际中造就和升华出企业文化;一方面也要善于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离开企业的发展搞企业文化,既没有源泉,也没有实际的意义。第五个问题:企业文化和企业家企业文化应该是一把手工程。就是说,企业文化必须是企业的主要领导者、主要经营者亲自抓。
许多企业都设立了负责企业文化的部门,但如果主要领导者不亲自抓,那就必然流于形式,形不成什么气候。
企业经营者应该明白,自己对于企业的领导,主要是两种领导。一种可以称为“权术领导”,但它主要作用于人的行为,并不能作用于人的心。另一种则可以称为“文化领导”或“文化管理”,它主要作用于人的思想,征服人心。
一个企业为什么会发生突然的变故,有些重要的副手为什么会突然出走,往往就是文化管理不够的原因。而那些文化管理比较好的企业,不仅在顺利时可以发展,就是遇到风险和逆境的时候,也照样能够继续前进。其深刻的根源就在于此。
企业家自身的素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居于很重要的地位,企业家不仅仅是善于赚钱的人,还应该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大企业家往往是文化人乃至哲人。因此企业家自身的表率作用,往往成为推行企业文化的最强大的动力。
当然,企业家不仅要提高自己的素质,还要花大力气研究和实施自身素质的外化——群体化工作。当然,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单独的工作部门来落实,有时也需要请社会上的专家或专门机构来帮助自己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