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距中秋节还有段时间,但“月饼大战”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现在中国生产月饼的企业约有五六千家,加上自产月饼的酒楼,生产月饼的厂家过万。而月饼是一种具有极强时令性的食品,有点像参加舞会的“灰姑娘”,中秋节晚上12点的钟声一响,所有的美丽包装就变成了垃圾。月饼厂商之间的竞争程度由此可见。
许多月饼厂商每年都要经历巨大的库存压力之痛,而同属时令性食品的汤圆的生产厂商却早已从这种痛苦中解脱出来。现在的汤圆,不仅出现在正月十五,平常也经常被人们光顾;不仅只有南方人吃,如今许多北方人也由吃元宵改成吃汤圆。
所以,我们别总把消费者想得那么顽固不化,其实只要你把利益点给透,消费者就愿意改变他们的消费习惯。汤圆和元宵的不同命运,就是月饼最可比拟的实例。现在汤圆而不是元宵能够成为人们日常食品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汤圆脱离了手工作坊,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更重要的是,像汤圆、月饼这种时令性食品,都有很强的文化属性,而汤圆则成功地实现了文化属性上的突破,使一个时令性很强的节庆产品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普通食品——而且是快速方便食品。比如在广告诉求上,汤圆厂商一般都全力表白自己作为食品的口感,而不强调传统意义上的节庆气氛,像三全凌汤圆的:“三全凌汤圆,味美香甜甜”。再比如,在产品包装、价格、渠道上这类产品也大走快速消费品路线。
其实所有这些操作的难度系数并不高,月饼同志们,还是尽快转换营销思路,学习汤圆好榜样吧,别只能享受“灰姑娘”般的短暂美丽生活。吴晓燕
敲打世界广告大会的“四大软肋”
9月8日,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开幕。作为一个世界级的广告大会,业内人士完全有理由对这次广告大会抱有足够的期待。这次广告大会核心是广告论坛,至少30多位国内外的传媒专家和学者在这次论坛上发表讲演。
跑了一遍会下来,觉得收获寥寥。
第一大软肋:形式缺乏创新。广告和传媒行业最推崇的就是创新,但这次大会的形式却非常一般:嘉宾一个接一个上台演讲,严肃和死板。
第二大软肋:观点和展示内容缺乏新意。本以为国际级的广告大会,大腕云集,肯定会带来国际水准的学术观点和言论,没想到“要以消费者为中心”、“由于信息量太大,广告公司必须改变观念,营销方式也要改变”等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的观点充斥其中,看来对中国的专业人士“普及基础教育”似乎不合时宜。此外,中国广告精品展上展出的多数广告作品都是几年前的老作品,内容老套,而且很多作品还是“飞机稿”。
第三大软肋:官办色彩与商业味兼具。作为世界级的广告大会自然会吸引各大媒体的关注和争相报道,但这次广告大会只确定了为数不多的几家媒体参与报道,其他媒体要想到会场里报道就必须先交一笔不菲的参会费才能有资格采访。而主办方这样做是因为前期其他媒体没有参与大会的宣传活动,因此被剥夺了报道的权利。
第四大软肋:展会场地狭窄,展区过度分割。像一层的中国广告单位形象展在不大的面积中却被分割成四个展览区,其中二号展览区与其他展览区距离较远,且被一个医疗技术展分割开,显得不伦不类。而且由于会议中心场地的限制,中国国际广告展不得不在军事博物馆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