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出,每个企业的成长历程可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会遇到危机,需要不同的驱动力量。在这个过程中,IT应用贯穿始终,对于五种成长驱动力量都能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所以,我们可以将IT称为企业成长的"赋能者"。
每个企业都梦想着不断成长壮大,但企业的成长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大多数企业的寿命甚至不到人类平均寿命的一半。尤其对于很多中国企业而言,"长不大"已经成了企业通病。据壳牌石油公司一项研究表明,排名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0强的企业从产生到衰亡,平均寿命只有40~50年。该杂志数据显示,美国大约有62%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岁,只有2%的企业寿命能达到50岁。另据调查资料显示,中国集团公司平均寿命只有7~8年,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
企业成长的五种驱动力量
如同人的生老病死一样,企业作为一个有机的复杂系统,在成长过程中,如果企业不能将各项互动的要素调配得合理而有效,使企业能够源源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得成长所需的各种资源和能量,并通过对资源的增值处理而得到发展,就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就可能遭遇危机,从而使企业"短寿"。
我们认为可将企业的成长历程分为五个阶段,企业在每个阶段都会遇到"成长天花板"和潜在危机,需要不同的驱动力量来引领企业渡过难关,不断挑战成长极限(如图所示)。
第一阶段 机会驱动
这一阶段的企业主要依靠好的创意或凭借一些关系得到一个机会而创立。这一阶段的企业其管理重点是获得利润--只有获得足够的利润,企业才能存活下来,并得到发展。这一时期,企业组织相对简单,人员和业务规模都比较小,企业经营和发展主要靠的是领导者或合伙人的个人魅力。
第二阶段 业务驱动
这一时期的企业已经开发出了自己的产品,但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还需要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这时候,需要引进"能人",不断将业务扩大。此时,随着人员不断增加,产量和市场不断扩大,管理的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对领导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企业领导者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就会出现第一次重大危机,称为"领导和内部秩序危机",也有人称为"企业的青春期问题"。
第三阶段 管理驱动Ⅰ
成长到第三阶段的企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创业者往往无力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因此企业必须加强管理,建立组织、流程和规范,克服"无政府主义"或管理失控状态。
在采取了引进管理人才、整饬内部、建立职能部门、实行集权管理等措施之后,企业成功渡过了第一次危机,然而这一阶段可能发生两种危机。首先,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和管理层次的提高,这种功能型组织就会陷入第二次重大危机,即所谓的"专制危机"。这是由于企业刚刚从无秩序的阶段开始加强管理,由于还不能做到管理的收放有度而往往是"矫枉过正",从而引发专制危机。为适应市场,企业又不得不实行分权,往往采用事业部制组织架构。但由于组织层次的增加,协调难度加大,企业会逐渐失去对事业部的控制,遭受到第三次重大危机,即所谓"控制危机"。
第四阶段 管理驱动Ⅱ
在加强管理、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很多企业开始出现了僵化、反应迟钝等"官僚主义"苗头,或者患上了"大企业病"。这时需要进行管理变革,克服"官僚主义",进行流程优化和组织变革等。
在这一阶段,通过加强中央控制,集中处理战略规划、人力资源、财务与投资等重大问题之后,各事业部处于掌握之下,但随之而来的是官僚制的滋生蔓延,文牍主义的泛滥,使企业遭遇到第四次重大危机,即所谓"活力危机"。这时企业已经比较稳定成熟,企业内部很多人已经失去了创业的激情和活力,开始注意关系和权力的平衡,讲究程序和地位,通常有能力、有个性的人会因为不堪忍受僵化的程序和文化而离开,企业会慢慢丧失活力。这时候企业必须通过创新和学习,开辟新的事业,引进新的人才和文化,才能继续发展。
第五阶段 创新驱动
当企业继续成长壮大,单一企业发展到了极限,就必须进行管理创新或者开拓新的事业,才能进一步发展。这时候,就需要进行创新和变革。然而在企业未来的成长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说不清的危机,统称为"未知的危机"。
IT:企业成长的赋能者
在现代企业成长的五个阶段中,IT应用贯穿始终(如表所示),对于五种成长驱动力量都能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所以,我们可以将IT称为企业成长的"赋能者"。
在企业弱小的时候,由于企业的业务单一,人员规模小,组织结构和运作比较简单,也没有复杂的规则和制度,企业的经营管理,在人的控制下,只要借助简单的工具就可以应付,因此不需要运用复杂的信息系统,只要能够满足简单的办公和联络需要即可。所以,在机会驱动和业务驱动阶段,主要应用一些办公自动化和财务软件,以提高工作效率为主。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业务和管理趋于复杂,企业必须靠加强管理来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效益,而单纯依靠人的控制和一些简单的辅助手段已经不足以保证业务运作和管理的有效,因此,企业就需要引入一些专门的信息系统,例如进销存系统或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商关系管理(VRM)以及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当然,由于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业务性质不同以及对信息技术的策略不同,企业并不是同时需要这些系统。
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开始步入"创新驱动"阶段,企业需要对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进行重新梳理和设计,并倡导学习和创新,加强知识管理,因此,这时就需要引入知识管理(KM)、商业智能(BI)、企业应用集成(EAI)等系统和方法,深入挖掘数据中蕴涵的财富,使得业务更加智能、集成,从而达到一个完美的电子化企业的境地。
IT对于企业成功的重要性
人类智慧的根本在于能够发明和利用工具,而每一次生产工具的革新,都能带来人类生产力的革命,例如蒸汽机的采用带动了工业革命。而当今世界,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必将带来新一轮的生产力革命,对于企业经营和管理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因此,企业必须尽快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和武装自己,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剧烈变动的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创造性地利用IT甚至能够改变整个行业和企业的竞争规则,从而获得新的竞争优势。相反,如果无视这种趋势,或者不能很好地利用和管理IT,无论多么具有实力的企业,都有可能面临巨大的风险,甚至被市场竞争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