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模式差异 避免冲突管理模式的中西差异



管理实际上是对人、财、物的管理。那么什么叫管理?很多学者对管理下了很多的定义。作者认为,管理的过程实际上是避免冲突的过程,其中包括避免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人与物之间的冲突、物与物之间的冲突三个方面。

  管理具有两重性,即它的经济性和社会性。避免冲突的目的也同样具有两重性,即为了求得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增长。中西双方的文化传统,即基督教文化与儒家文化都为避免冲突以求得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增长提供了理论指导。正是这种不同的理论指导,使得中西双方在避免冲突的手段和方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差别。

  一、以“和”为工具的中国传统管理

  中国的传统管理,主要特征是以避免“人与人之间冲突”为内容、以维持社会稳定为目标、以“和”为工具,目的是为了求得社会的稳定而非经济的增长。因此,管理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要关心的是厚生福利,把管理的重点集中在分配领域和消费领域,对生产领域却不太重视。重视给养,要求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于是,中国历代的宏观管理的重心,都是重“维持”而轻发展。“维持”是使农民免于饥寒,使土大夫安于宁静淡泊,使社会有法律、有秩序,有公共建设,避免外族入侵。而重点却始终都在社会、政治与经济的“稳定”而非“成长”上。社会稳定与否,关键的因素在人,在人与人之间不产生大的冲突和对抗。而人与物、物与物的冲突虽然也会给社会的政治、经济带来大的震荡和灾难,但不会对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带来动态的毁灭性后果。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对抗才会造成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因此,中国的传统管理重点放在对“人”的管理上,发展出了一整套管理人、调节人际关系、避免人与人之间冲突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这是中国管理科学中最发达的内容,是可以与西方管理科学相比美的精华部分。这种宏观管理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为了求得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在资源缺乏、科技不能大量应用、始终都是自给自足的传统贫穷的农业社会里,中国传统管理围绕着如何“稳定”,创造出了“和”的理念,来维系社会中有限的资源分配与安定社会秩序,甚至这种“和’的理念延伸到了用以避免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冲突。虽然中国传统管理在追求稳定的同时并不排除发展,但这种发展是次要的,是从属于“稳定”的。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了几千年,社会动荡较小,发展缓慢,处于超稳定状态之中,与这种管理理念大有关系。

  为了达到“和”,求得稳定,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一整套的理论原则。管理者的奋斗目标就是平天下,使天下大治,大治就要稳定。从整个社会的总体来说,就是要“天下归仁”,要“礼之用,和为贵”。一旦天下归仁后,就会天下稳定。具体地说,人与人之间的“和”:对上和,要忠、孝、尊、崇、恭、敬,使天下有道,对平级和,要忠、恕、信、义、敦、睦,推己及人,协调矛盾:对下和,要宽、厚、慈、惠、爱,对外族和,要信任、尊重、不轻视、不敌视,相互融洽,共享太平。总之,人与人之间,包括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夫妻之间、兄弟之间、朋友之间,上下左右之间,内外之间,都要和。不仅如此,还要人性和,即情绪表达上要有节制,像古人所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刚柔得道谓之和”。政事和,要“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事以和”,就是说,要能法理、人情并顾,恩威并济,宽猛互应。人与自然要和,就是要“天道自然”,“不与自然争职”,一切顺其自然。一句话,就是在诸种矛盾中,要适当地平衡,采取“中庸”的方式加以调和,这样才能使社会达到和谐稳定的境地。中国传统管理者使用这一套管理理论和原则于经营经商上,总结出了一套成功的经验,如“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和商有道”等。

  应当说,一种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对经济的发展是必须的,也是有利的。但是,中国传统管理者为达到“和”的目的,选择的行为方向和策略,则基本上是消极的,它包括忍让、妥协和退避。《左传》中说,“让,礼之主也,世之治也。”而“忍让”取向的第一步就是“不争”。《荀子》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孔子也说,“君子无所争”,“君子矜而不争”。这样抑制被管理者的竞争心理,使本来十分稀缺的竞争意识,进一步受到泯灭。在中国,“忍让”哲学是非常有名的,“小不忍则乱大谋”,“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以曲求伸”、“忍一忍风平浪静,让一让海阔天空”的“忍”字格言在民间非常流行,俯拾皆是,影响着中国人的人心和人生。再加上中国传统文化主张“无为,无败、无执、故无失”,鼓励人们道德上的修养,鼓励人们陶冶和内省,以达到“内则修己,外则安人”的目的。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唾面自干”就很典型:唐代武后时,大臣娄师德问他行将出任代州刺史的弟弟:你觉得应该怎样避免别人的敌视和不满?其弟答道:即使别人把痰吐到脸上也不计较,默默擦去就是了。娄师德说:这样做还不够。人家会对你吐痰,是因为有气,而在他面前擦痰,就是违背他的意思,会让他更生气的。痰这种东西,不擦也会自然干的,不如露出笑容表示接受,事情过去也就算了。宁可忍气吞声,以求相安无事。中国历史上的管理者就是这样教人来调节矛盾、寻求稳定的。不仅如此,中国传统管理还以“名分”来规范和拘束冲突,遏制人们的欲望以使人人安分守己:以“重义轻利”来消弥因资源匮乏、物质分配不均而产生的紧张与冲突。难怪乎中国许多有学问的人家里的正墙上,特意挂着一个“忍”字作座右铭。“忍”已经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

  忍让、妥协不行的话,就采取退避的方式来避免冲突,即所谓“惹不起躲得起”。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舍之则藏”,“退而独善其身”。这种不参与的退避策略,几乎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心态,对知识分子的影响尤其大。许多知识分子一旦不得志,一旦与统治者的目标有分歧,就弃官退隐山林,走向自然,与世隔绝。中国古代社会的隐士名流特别多,出家人特别多,和尚、尼姑特别多,佛教、道教比较发达,与这种退避策略很有关系。这种退避的取向和策略,一直影响着现代企业管理。

  二、以“竞争”为工具的西方传统管理

  与中国传统管理不同的是,以基督教文化作为背景的西方管理的特征主要是以避免“人与物”、“物与物”冲突为内容、以“发展”为目标、以“竞争”为工具,其目的则主要是为了求得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管理者重视和关心的是最终物的产出,最终物的效益和成果。至于社会的稳定与否,他们认为那不是企业的责任,而是政府及其政治家关心的事。经济管理者关心的是经济的增长,社会财富的积累。只要经济增长了,财富积累了,就是管理者的成功。而影响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的主要因素是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冲突,是人、物这两种生产要素或资源的配置失衡所造成的。因此,为了求得经济的发展、财富的积累,西方管理则主要依靠“竞争”的理念,采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淘汰的方式,充分依靠和焕发个体的智慧和力量,依靠能力主义作为激励手段。人与人在竞争中用制度、标准和法令等硬性措施来调节。这种管理采取的是一些激烈的对抗方式,人与人的关系比较紧张,容易造成社会动荡。

  西方管理主要重视对物的管理,避免人与物、物与物的冲突,于是拼命地发明战胜自然力的工具和手段。人们注重于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几何、化学等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非常发达,纯理性思维非常活跃。从亚里土多德开始,欧几里德、达尔文、哥白尼、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以探索自然之理几乎成为传统,各种以自然为对象的运动也不断出现,诸如工业革命、启蒙运动等。其目的在于战胜自然界,从自然界中索取更多的资源,以发展生产,增长经济。因此,西方管理中,生产力因素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快,战胜自然的能力比较强。这也是西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发展得比较快的原因。

  为了适应竞争的需要,西方管理选择的行为取向或策略是主动积极的,个人主义的,抗争性很强。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惜以挑战、冒险、个人奋斗、索取和出人头地等种种激烈的方式,去达到目的。这种以人最终战胜物来避免冲突的方式,尽管经济增长了,财富积累了,生产力发展了,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但以“个人功利主义”为经,以“理性市场价值”和“经济性报酬”为纬的避免冲突模式,却是以社会失衡为代价的。

  三、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

  同任何一种传统文化一样,它们的内容中有好有坏,有糟粕也有精华。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历史悠久,积淀了许多优秀的成分,但同样也混杂了不少的糟粕。因此,中国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大量的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同时也有阻碍社会发展的成分。这样,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既要吸收和继承,古为今用,又要扬弃和更新,进行改造。尤其是在今天的经济管理中,更要利用文化的力量,对管理进行创新,建立起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体系。

  诚然,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上曾起过巨大的积极作用,使得中国的封建社会比较稳定地得以发展。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紧密相连的,和大工业生产相联系的资本主义文化格格不入的,和市场经济更不是天然的吻合。而从世界各地经济发展历程来看,每个国家的现代化过程,都和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文化背景密切相关。西方基督教文明为什么率先跨入资本主义的门槛,最早开始市场经济的历程,日本由一个典型的封建国家,因明治维新通过“欧化”和“美化”的文化改造、移植和革新,大步跨入现代化的行列,一花独放,成为亚洲惟一的工业化强国。而中国为什么直到今天,才开始缓慢地对市场经济有些模糊的认识。很显然,未经改造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负面作用和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有远见的思想家早就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率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阻碍现代化进程的部分进行了抨击,在中国文化发展历史上起到了振聋发聩的影响。陈独秀从政治的角度,激烈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意在主张马克思主义,胡适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盘否定,意在全盘吸收、采用美国文化,鲁迅以小说、杂文作为匕首和投枪,专门打击传统文化中的要害部位,意在唤起中国人的觉醒,医治中国人的创伤。无疑,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整理和批判,意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国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这些清理和批判,并没有全面消除传统文化中的消极成分对现代化进程的障碍。至于亚洲“四小龙”,即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新加坡、韩国和香港、台湾地区,其现代化的速度突飞猛进,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以致于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认定中国儒家文化对现代化不但重要而且有益,从而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没有隔膜。但仔细分析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就不难发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情况远非我们想象的那样。韩国文化中有中国儒家文化的成分,但它和日本文化一样,一方面是在吸收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精华、扬弃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糟粕的基础上,揉和了浓烈的民族特色文化,另一方面,又是在大量吸收美国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韩国特色的文化。香港文化中既有中国文化传统,又有英国文化的大量渗入。新加坡文化和台湾文化一样,基础是儒家文化,但精神却是西方文化,具有现代化的韵味。有人说深圳经济的发展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直接滋养下取得的,君不知深圳既不能代表整个中国的经济状况,同时也是大量外资企业的进入、从整体上全面导入西方文化的理念来进行管理使然。

 避免冲突管理模式的中西差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95444.html

更多阅读

对大型超市转变肉品经营管理模式的思考 大型超市经营范围

对大型超市转变肉品经营管理模式的思考近几年食品安全的形势十分严峻,导致肉品品牌与非品牌之间的价格形成了高低二重天,而且继续呈扩大趋势,超市由于缺少对产品源头质量控制的话语权,导致自主品牌建设举步维艰而失去盈利良机,其实

一个德国人图解中西文化巨大差异 浅论中西医差异

一个德国人用图阐释中西文化巨大差异张放下面那些图画都是一个德国人画的,看来他对中国文化还是颇有些研究的。至少他看到了问题的表面,这已经很不一般。之所以说他对中国与德国文化之间的差别的理解有些表面化,是因为他只看到表面,却

三大成本管理模式研读 三种管理模式的成本考量

     近年来,国内一些企业在管理上的先锋实践让人兴奋,似乎让人看到了中国式管理的某些具体影像。这些企业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但是,他们走向成功的管理模式却各不相同。  我们可以尝试归纳这些模式,正如一枚硬币都有两

企业文化模式探析 探析企业管理中的企业文化建设

系列专题:企业文化建设   1911年泰勒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使经济学家,企业家等群体对企业管理的问题日益感兴趣,科学的企业管理成为一个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而当今时代,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竞争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

声明:《中西文化模式差异 避免冲突管理模式的中西差异》为网友满目全是黑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