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思想精粹 直销企业文化的46条精粹



1、塑造出企业文化的一以贯之的要素,许多都是在初期形成的。在发展初期,公司还在风险颇高的阶段,所以企业会甄选具有高度冒险性格而又变通能力强的人。企业在财务、制造、信息技术等方面,当然会延聘专业人士负责,如果聘用了好的人员,他们在有所作为后,会带进更多的优秀的人才。

企业从一开始就以非常务实的方式动作。企业常问:“完成这件事情最有效率的方式是什么?”如此一来,企业杜绝了所有产生官僚体制的可能性,这种作法出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把产品卖给大企业与卖给一般消费者,是截然不同的事。所以企业聘用了曾经对大企业进行销售的销售人员,其他的销售人员则专门负责销售给联邦政府、州政府、教育机构、小公司或一般消费者。这一切都源自于“消除中间人”的基本设想。

2、在一次产品展中,企业领悟到产品功能和上市时间的重要性。企业自己都还没搞清楚,就已成为众人的焦点,这全是因为企业做出创新的产品,一举在竞争中拔得头筹,在某领域占领了强势的品牌。

3、库存流通不仅是致胜的策略,更是必要措施,它有助于抵抗原料的快速贬值,而且现金需求较少,风险较低。

4、不管在哪一个产业,都应该及早找出潜在的问题,然后尽快修正;另外,在发展的过程中尽早让顾客参与,他们会是你们最棒的意见小组。不但要尽早倾听他们的意见,而且要仔细听。

5、和竞争对手比较起来,5%的获利其实偏低。但他们的成长率不及企业。企业觉得,在发展过程的那个阶段,企业比较需要的是一个成长策略,而非一个扩大利润的策略。

6、一旦现金重新上轨道之后,便可以赚进利润,重新加速成长的脚步。因此,企业公司新的营运顺序不再是“成长,成长,再成长”,取而代之的是“资金流通,获利性,成长”,依次发展。一旦建立起明确的制度与评量方式,就能够一眼看出哪一个项目营运不佳,进而视情况需要来改变策略。要推动利润和亏损的管理。要求每个营业单位都提出详细的损益表后,企业才明白,事实和数据在管理复杂业务方面具有非凡的价值。壮大成熟的企业公司,成为一家非常重视数据和损益表的公司,而数据和损益表,可说是企业进行所有事情的核心。

7、能从错误中重振旗鼓,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就是沟通。与员工之间,与高层之间,这是战略者的睿智所选。

8、事情平顺时,没有人会思考:是什么方式让企业成功的?为什么会成功?而想要整理出成功事件的因果关系,比分析出失败的原因来得困难。但企业必须做到,才能跻身行业获利最高的公司之列。

9、企业以损益表为前提,与其他企业合作,对公司的营业结构做一番细分;依照这项分析,发展出一套评定的公式,判断业务项目的表现,并且加以比较,确认发展潜能,锁定可获利的重点,使之加速成长。一待确定了哪些部分表现不佳,便会在得到足够信息之后,判断该如何改进;如果确定无法改善,便评估是否要降低亏损,予以裁除。如同其他许多公司一样,企业依照功能来组织公司,分成产品发展、融资、市场行销与产品制造等功能。但企业这个功能性的组织,其成长已经远超过先前自设的功能范围,而各项功能已经自行其事了。随着企业的长大,渐渐难以一个整合的团队方式来运作,不但没办法以一致的步伐前进,各功能性的部门反倒像战国诸侯般四分五裂了。任何一家公司若想要成功,关键在于最高层人员是否能分享权力;高层人员必须把重点放在整个组织的发展,而非个人的权力扩张。

10、规模大、成长快的公司,很显然不能采用传统的功能性结构来分工,也不能完全采取分散型的管理模式。功能性结构往往造成各部门分散运作,责任归属不明;完全分散则又成了共同基金,不再是一家公司了。所以必须既维持功能的优越性,又做到责任分明。为达到上述目标,企业创立了一种“双主管”制度。负责财务、人事与法律事项等职务的资深经理,要与负责某地区事务或某产品线的管理人员分担责任。常有人说,“一军不容二帅”,或“矩阵式管理法行不通”。但事实上,这种双主管制在企业公司成效极高。而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权限虽然重叠,责任却一定分明。经理人员必须一起督促他们所共同管理的员工,也要分摊最后的表现结果,即使在技术上那是属于他人的职责。企业经由正式的工作表现来评估经理人的绩效。这其实是一种制衡的系统,权责共享不但能成就共荣的态度,鼓励合作,还能使得全公司都能分享不同的观点与创意。双主管制为全公司带来极大的能量与热情,企业把所有能量化为行动,通过所谓的“细分化”过程来创造成长。

11、企业在服务器市场的机会,无异于最初在产品和新产品时的情形:经由提供低价位的高效能产品,快速建立市场占有率,同时强迫对手也降低他们服务器的价格,打垮他们的利润空间,让他们没有余力补贴其他产品的亏损。

12、大家会问企业:“你怎么让客户使用你的产品?”企业回答:“很简单,你只要问他们产品的效果是否能够达到客户的要求就够了。”没有人希望不使用好的产品,对不对?

13、人人各司其职,对结果负责,重视事实与数据。

14、企业定下规矩,所有人都必须寻找并发展自己的接班人,这是工作的一部分;这不只是在准备移调到新工作时才必须做的事,而是工作绩效中永续的一环。如何找到确实可以成为明日领导者的人才呢?企业公司找的是具备学习者的质疑本质,并且随时愿意学习新事物的人。因为在企业成功的要素当中,很重要的一环即是挑战传统智慧,开发集体创新的表现,所以企业会征求具有开放态度和能提问思考的人;企业也希望找到经验与智慧均衡发展的人、在创新的过程中不怕犯错的人,以及视变化为常态并且热中于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和情况,进而提出极具新意的解决办法的人。

企业在面试新进人员时,第一件事就是了解他们处理工作的方法。他们能以经济的观点思考吗?他们对成功的定义是什么?如何与人相处?他们真的了解今日社会的商业策略吗?对企业的策略又知道多少?然后,企业几乎每次都故意大力反对他们的个人意见,原因是企业想知道他们是否具有强烈质疑的能力,并且愿意为自己的看法辩护。企业公司需要的是对自己能力有足够信心并且坚持自己信念的人,而不是觉得必须一味保持表面和谐、避免冲突的员工。

15、当事业突飞猛进时,许多新的工作会衍生附加责任,而变得过于庞大与复杂,连最有事业心、最辛勤的人都不得不牺牲个人发展,要精疲力竭才处理得完工作。一个让员工愈来愈难以成功的公司结构,完全没有必要固守。公司的组织结构必须有足够的弹性,让员工得以共同演进,而非反而阻碍他们的发展。

以特定方式划分出不同的事业体、产品组织或功能性组织,让新细分出来的结构更易于管理,更能把重心放在商业契机上。这种做法不但能维持员工的满意程度与成长,也能保持高度的成长率。

在传统的做法里,责任缩减,象征着降职、不认同、失败。在其他公司,也许依据部属人数的多寡,或为公司赚钱的程度来评估一个员工的表现;而在企业公司,成功的宣言是:业务成长太快,所以企业把你原先负责的部分减一半。有时侯,即使企业把团队分为两到三个新的单位,新单位却可能比原本团队在两年前的规模还大两倍。有一个做法能有效克服员工的忧虑,那就是不但要计划未来的组织结构,也必须与整个组织沟通“未来的状况”。这样做,可以不断增加组织性的调整;而组织性的改变是一点一点进行,不是骤然在某一天就完成的。事实证明,及早沟通,可以收鼓励之效,因为员工可以先从个人的工作机会及事业发展上看到企业成长所带来的实质改变。工作细分化,完全与传统做法背道而驰,但其逻辑绝对合理:企业希望优秀人才能茁壮成长,协助公司继续兴盛。企业认为,若欲使员工的新工作有意义,并且更适合员工的专才,这是最好的办法。期待任何一个人变成超,是绝对无法产生附加价值的,反倒会招致失败。

工作细分化也有助于企业找出自己的弱点,并因此形成企业的策略。如果企业不考虑进行细分,也许根本无法了解公司在财务或行销方面的不足;一旦发现了这些问题,或许便会发现企业没有足够人力来执行这些新的责任。就一个制衡系统的功能而言,细分化是一种非常实际的做法。

其实,细分化最大的好处是能为员工创造新的机会。当新的事业创立,组织会出现新的空缺,而这能鼓励员工成长。由于做了细分,企业得以确定公司最优秀的人才不会骄纵自满或无聊怠惰,与他们建立一份更长久,而企业也希望是更充实的关系。

16、有问题产生的时侯,企业不需要进行额外的研究,也不用指派专人去找出议题所在,因为企业手边拥有全部资料,可以立即集合相关的人,做出决议,立即执行,过程非常迅速。不容许浪费时间,在一个决议上踌躇不定。尽管企业致力于做出正确的选择,但企业相信,甘冒错误的风险而抢得先机,总比做出百分之百正确的决定,却比别人晚了两年要好多了。然而,若没有数据,不可能做出最快速最正确的决定。信息是任何竞争优势的关键。不过数据不会从天而降,你必须主动搜集。

17、要深入了解所有事情发生的原因。经由提出问题,可以开户创意的新大门,最终便有助于提升公司竞争力。企业的学习方法,还包括在全公司各部门询问同样的问题,比较其结果的异同。因为大家都在同一个团队之下运作,追求相同的目标,所以可借此让全公司各事业单位分享最好的概念。如果其中一个小组在中型企业市场出奇制胜,创下佳绩,企业便会把他们的想法传布给全世界的分公司;而另一个小组可能想出了针对大型律师事务所进行销售的方法,企业也会把他们所学到的经验与整个组织分享。

18、当一家企业的所有人员都以同样的方式思考时,是非常危险的现象。你可以鼓励公司员工,以创新的方式来思考企业的业务、所处的产业、顾客等课题。以不同的观点来处理问题、反应或机会,便可以创造出许多新的机会,得到新的理解或学习。而经由对公司营运的所有层上提出疑问,可以不断把改进与创新注入公司文化中。要怎么教导别人,让他们更具创新能力呢?一个很好的方法是,要求他们以整体的概念来处理问题。企业一开始的做法,便是请教顾客:“你真正希望达成这件事情的方式是什么?可以用其他方式代替吗?”企业与供应商商量:能不能换一种做法?“接着,企业会试着想出超越原来目标的截然不同的做法。

19、企业的文化不屑于只满足现况,总是试着训练员工,去寻找突破性的新观念,让他们在公司面对大型的策略挑战时,可以根据实际状况迅即提出最佳解决方案。你必须经常训练员工提问的能力,要他们思考:企业可以用什么方式改变游戏的规则?哪些做法可以让企业达到这个目标,而其他人从未想到过?

如果企业的发展史就是以非传统智慧为基础的成功历程,更能激励员工全力以赴。而营造出能敦促员工以老板角度来思考的环境,就能不断发想出新的另类创意,也赋予员工更大的自由,鼓励他们冒险。

20、要鼓励人们更具有创新精神,就必须让他们知道,失败了也没关系。许多企业说自己乐于见到创新的做法,也期待见到创新,但同时也告诉员工:“只要别搞砸就行了。”然而,所谓失败,有各种定义。企业的事业本来就充满了创新与实验,因为企业所尝试的许多事是前所未见的事物。企业在面临新的挑战时,因为找不到相关的经验,所以无法参照前人做法。企业的网址就是最好的例子。当企业刚开始通过网络销售产品时,必须从头开始建构操作模式,其中包括从企业的不同部门里聚集人员来组成小组,接着以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为中心进行组织。这个问题就是:“如何迅速确实地完成这个任务?”如果你认为现状“已经够好”,你便会以如同后视镜一般狭窄的视野来进行管理。而以现在的经济环境来看,你未来铁定摔的粉身碎骨。光为了要保持竞争性,就必须不断质疑目前的所有作为。

21、“自我批判”的态度,已深植企业的文化中,企业随时质疑自己,随时寻找改进事物的方法。企业试着由上至下建立起这样的行为模式,聘用具有开放观念的人员,并且把他们培育为领导者。这些人在自己犯错的时侯,必须能够接受他人公开的反对或纠正。这样可以促进公开的辩论,鼓励理性的“能人治理制度”。企业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成就过度自傲。如果企业开始觉得自己功成名就,便会把自己推往他人的光芒之下,终将黯然失色。正面迎接问题,而不否认问题存在,也不找借口搪塞。企业试着用这种斩钉截铁的态度去面对所有错误,坦白承认:“企业遇到问题了,必须进行修正。”企业很清楚,如果自己不这么做,别人会。企业的口头禅之一是:“不要粉饰太平。”这话意思是说:“不要试图把不好的事情加以美化。”事情迟早会出现,所以最好直接面对。

22、企业不允许信息缓慢到达。制度完善的企业处在分秒必争的行业里,因此必须通过会议、电子邮件和公司内部网络,进行及时的“讨论”。早上发生的事情,最迟到下午就必须作出反应。企业必须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具备最高的竞争性,否则就会失去主意。立即沟通,以及立即解决问题,是绝对必要的。这也是现在企业在制度的指定和执行过程中缺少的重要环节。

企业在开放的文化中,大家可以尽情采取直接的渠道,得到所需的信息,电子邮件穿梭在传统的“等级”路线中的情况,在整个组织中随处可见。如果任何人觉得只因为他是领导,就应该只跟其他领导讲话,企业便会积压这类想法。过度僵化的等级制度会限制信息的沟通,对谁都没有好处。等级制度不但代表速度慢,也暗示着信息流通的阻塞;它代表着一层又一层的许可、命令及控制。信息在成形的最原始阶段,并不是以很明确清楚的完整面貌呈现,所以企业更必须鼓励信息在各阶层自由流通。企业如果发现任何异状,便会立刻询问任何一个可能知道事情原由的人。反之亦然,任何员工有问题时,也会知道公司希望他能把问题提出来,通过电子邮件或在会议中提出都可以。

当然,重点不在于规避管理的责任。相反的,直接的连结有助于提供更多知识,以便能以更快的速度,进一步了解在营运实际发生的状况。

23、企业大部分的员工都拥有公司股权,这是员工认购股权计划、配股奖金还有退休计划的结果。企业评估了员工对企业的表现之后,不但以现金奖励,还赠送股票。不过在企业还有另外一项承诺。要成为企业的老板,你必须以老板的思维来思考。这是一个员工想达到的理想,企业既然给予你舞台,就看自己怎么去展示你的天赋了。当大家的思考行事都像个老板时,他们所感觉到的个人投资也就会更明显表现在对企业的全心投入。企业很惊讶为什么大部分提供股份给员工的企业,没有看出这一项重点。要让员工以老板的思维思考,你必须提供他所能够接受的度量方式。企业每个员工的奖励和奖金制度,都与企业的健全息息相关。而企业所学到的评估健全度的最好方法,就是“投资资本回报法”。听到全企业上下热切讨论盈亏或资产负债表,或讨论和思考公司的投资资本回报,而在决策时也会以其为标准,是很有意思的事。这才是理想的企业行为,也真的能够打造大企业的风范!

24、一家所有员工都是自律的“老板”的企业,在理论上听起来好像很了不起,但如果目标不够明确,可能会变成一片混乱。这套制度在企业能行得通,全因为企业拥有一贯的策略,以及解释明确的目标:

把学习视为一种必需品,而非奢侈。

研究明确的现象,以求得隐而未现解决方案。

如果失败可以创造学习的机会,就要乐于接受。

不断提问――即使对看起来没问题的事物也提问。

与所有人沟通组织目标。

即使员工实际上尚未拥有股权,也要把所有的员工当成老板。一旦他们真的拥有企业,他们便会开始注意整个大方向的目标。荣誉感一旦能与强烈的个人投资并存,便会产生神奇功效,建立起更大的责任感.让你的员工拥有知识、能力及权限,可以放手去做他们最在行的事,将其带到“企业属于员工”的最高境地。企业发现,这个方式为公司带来的成就,超过其他任何的方法。这是企业到目前为止的心得。例如:GE公司就是这样为员工打造平台的。

25、企业最著名的一点,就是与顾客的亲密关系。企业初创时,这种“直接连结”让企业不但在众多竞争者当中鹤立鸡群,还使得企业有效分配资源,以提供最高科技、最新产品与最大价值。把重点放速度与服务的完整顾客体验,是企业竞争的下一道战线。这种趋势现在就看得出来了。除了争取顾客和满足顾客之外,你还得次又一次让他们高兴,这才能建立顾客忠诚度和持续公司发展。企业发现,要抓住顾客需求及维持他们满意度的最好方法,是建立一种互惠的对话在关系。你不但能知道哪些事行得通,也能明白为什么行得通。如此一来,那些耗资千万、用才无数的新的创意,便可以在这些顾客中试销,还能通过他们的回馈,来了解整个运作是不是方向正确。

26、针对顾客需求来设计产品或服务方式,不只是找到顾客要什么,也不只是提供合理价格与高性能产品而已。更重要的是,要比顾客自己更早知道他们的需求。怎么做才能提早知道顾客的需求呢?

想得到答案,你只需要开口问就行了。

27、顾客们最在意的其实是企业征询他们意见的诚意。能与制造商有直接的对话,要比被迫向别的商家购物更能提高顾客的满意度。顾客回馈还能帮助你由整个市场的创意中获益。电脑业有成千上万家公司,如果某家公司有任何好的创意,消费者很快就会采用。他们会问:“你们为什么不像某某企业那样做?”这是很好的学习机会。没有人能独占所有的好创意,因此,学习与执行创意的速度便是关键。重点不在于你知道多少,而是能以多开放的方式和多快的速度,来学习新创意。与顾客建立直接关系后,除非你对他们的意见充耳不闻,否则你一定可以得到市场上的最佳信息。

28、不过企业的做法远超越一般人所认识的电子商务。通过网络,企业提供内部发展的种种技术支援工具,顾客要求的任何服务,都可以在特殊的电脑系统中取得信息。企业在公司的网站上增加一种自企业诊断的功能,涵盖了数百种解决问题的模式,以互动方式引导顾客解决常见问题。

29、你应该了解不同顾客的不同需求,再试着把他们的需求纳入企业的策略。你愈能与他们连结,你的服务与产品就愈能被顾客采用。在任何情况下企业绝不会出售顾客名单。有些公司在出售名单前会先取得顾客同意,企业的做法则非常简单:绝不出售。

 直销企业文化的46条精粹

30、花费时间亲自探访顾客实际营运的地点后所得到的概念,远胜过邀请他们到“你”的业务范围。你可以体会到他们每天在营运上所遭遇的问题和挑战,也能进一步了解他们在服务他们自己的顾客时,你的产品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制造和产品发展的策略,应该基于顾客意见而调整,这概念对企业而言似乎是再清楚不过了;但对这个产业内的其他公司而言,看来并无太大功效。企业的顾客常在与企业谈话时,告诉企业其他竞争的企业的典型反应:“谢谢你们的建议。我们现在没有办法修正,但等到下次我们修正产品时,会试着做到这些。”而这一等,通常就是一二年。相反的,企业几乎是立即回应这些建议,并融入企业的策略当中。

31、产品和服务变得更有价值。这代表企业不再只是他们的需求产品供应者,企业成为顾客的信息工程小组的一部分。

32、理论上,一些很棒的创意,但并不值得去追求,因为顾客不感兴趣。

33、企业当然会犯错,也还真犯下不少错。当企业犯下任何错误时,至少可以因为企业的顾客反应比较迅速,能因快速修正而得到好处。企业通常不会让所发现的损失恶化为更大的问题。而企业之所以知道要快刀斩乱麻,则仰赖于顾客所给的诸多宝贵建议。

建议企业也会尝试以下的做法:

着眼于整体大局。

以顾客所提供的建议来经营公司。

永远想到结果。

更要扮演顾问的角色。

以学生自居。

34、与较少供应商建立较紧密的关系,是降低成本和更进一步加速产品问市速度的绝佳办法。企业想出“培养亲近关系,必获利”这句话,把投资资本回报这套衡量标准推用每一产品核心技术和每一供应商。一旦能计算出,向不同供应商购买某零部件能为股东带来的实际回报,就会很明白,工厂距离企业较近的供应商,为企业带来的高于工厂距离较远的厂商。很显然,如果供应商离企业比较近,运输成本便较低。但由于价值的不平均因素,与供应商保持亲近关系,不但代表企业可以尽快拿到所需的产品,也可以充分运用成本降低的好处。企业向地区性供应商说明:“企业有广泛性的业务,也希望你们能成为全球性的供应商,供货给企业所有的工厂。这点丰田公司做的非常好,他就是全球采购,零部件组装的一个典型例子。

35、为了打造和供应商的强势结盟,务必做到以下几点:开发专家的才能,加以投资。企业应该想办法为顾客和股东创造最大价值,至于其他部分,就去找杰出的合作对象,由他们来负责。保持单纯。供应商的数目愈少,代表错误愈少、成本愈低、困惑愈少,而一致性愈高。维系亲密的友谊,以及更紧密的供应关系。把供应商导入自己的业务体系,是虚拟整合的标志。若能保持与他们在地理上或联络上的紧密关系,会引导出更好的服务、升级的沟通、较低的成本,以及更快的问市速度。为双方共同的成功做投资。保持明确而客观的态度。在合作关系中,必须订出公司的品质标准和瑕疵容忍度,明确且举细靡遗,并且贯彻执行。使用具体的衡量标准,以判断供应商在达到标准和自我评量的制衡系统上,表现如何。

这些关系的建立,是企业成功的基本要素;但要如何运用这些关系,使其成为竞争优势的源头,则又是另一桩全新的课题。

36、当了解减少存货的重要性之后,首要之务,便是让供应商摆脱以往只考虑要运送多少存货的观念。要反过来鼓励他们思考,从他们的生产线,经过自己的制造线,再到上市销售,这整个流程的速度该多快。简单地说,焦点必须由“依计划来购买”,改变为“依(实际顾客)订货量来决定存货量”。传统上依供给来决定需求的模式,必须改变为依需求来决定供给量。

关键在于要让供应商取得他需要的正确信息,帮助他们做决定。要做到这点,必须与供应商无私地分享你企业的策略与目标。“以信息代替存货”供应商了解你这样做的理由后,他们的工作得以大大简化。

37、由于企业的制造量是依顾客需求而定,前置期通常在五天以内。企业手边现有的原料只有几天的存货量,有的甚至只有几小时的存量。企业与供应商保持经常性的沟通,让他们知道企业的存货状况与补货需求,与有些厂商甚至几小时就联络一次,让他们精确知道企业的需要。但企业不只是注意提高存货流通的速度而已,企业出向价值链的下游发展,帮助供应商提高他们的速率。确实了解价值从何而来,如何取得,才能正确判断何时是与他人结盟的时机,自己又该在何时投入。由于企业与顾客关系紧密,供应商能获知其他渠道很难取得的信息。但如果你与供应商成为科技合作伙伴,对他们的设计提供有意义的意见,你们便能建立强而有力的关系。要达成以上目标的做法如下:

不可低估信息的价值。

与决策者直接沟通。

反转供需的模式。

立即思考。

研究开发经费要用得其所。

连上因特网。

38、自从企业成为产业里认真争取市场占有率的重量级战士之后,很多人都问企业,如何处理竞争局面。对此问题,简单的答案是:“当你只拥有个位数的市场占有率,而竞争对象都是大哥级的人物时,你只能尽量做到与众不同,否则就任人宰割。”

39、许多企业都太在意竞争对手的作为,因而受牵制;花太多时间在别人身后努力追赶,却没时间往前看。把全副精力拿来注意竞争对手的作为,只会让自己忽略了自己最大竞争优势的根源,也就是顾客。今日成功的企业――或希望能在明日致胜的企业,是那些最接近顾客需求的企业。

40、要想在任何产业中功无不克,首先必须了解其基本的经济结构,以觅得新的顾客机会、新产品和服务。如果要创业或经营,而把经济状况留到最后才考虑,一定无法发展出不可或缺的顾客和产品策略。企业把这些成功要素定义为市场占有率的成长(或说收入)、获利率、资产流动性(或说资金流通)。

了解产业内的利润集中区,也就是竞争对手实际赚钱的范围,这可以开阔视野,看到新的机会。先想出哪一个对手拥有高市场占有率、而且在市场某特定区块获利极高;再想想,如何把对手这项优势当作弱点。通常,在面对猛烈的攻势时,必得大幅降低利润,否则无力招架。企业把这种做法称为“和对手玩柔道。”

42、对于企业的许多人员来说,企业关于执行方式的领悟,来自于公司草创初期举办的“顾客权益推广会议。”在这些会议中,销售人员成为他们顾客的“权益说客”,而这些顾客经由与公司内不同部门的众多员工分享议题,与企业产生关连。企业在会中当场决定要修正任何可能影响顾客满意度的程序。

43、要考虑现存的所有变数,包括顾客购买行为、科技、现存竞争状况、潜在竞争对手等改变,而最根本的考虑,是能不能以不一样的方式运作。

44、强化自己的竞争极限的方法:想着顾客,而非顾着竞争,维持一种健康程度的紧迫感和危机意识

把对手最大的长处转变为缺点。研究竞争对手的游戏规则,揭示对方最大的长处来利用其弱点。见机行事,保持快速当一个猎人,而不是猎物

45、企业认为库存价值已被信息价值取代,实体资产也已由智慧资产取而代之。任何一家小公司,都可以备所需要的产品,因而具备如同大企业一般的营运工具。

46、以下各项战略,在很多方面应该会造就企业的成功。若以这些战略为基础,也能为你带来企业经济效益带来成功。

期待改变,并且预作计划。

发展网络经济。

重定事情的优先顺序。

刻意追求成长。

以优化方式整合业务。

訾惠博,黑龙江人,哈尔滨工业大学EMBA,先后就职于葵花药业、广西南药集团、黑龙江圣泰制药和北京精锐纵横咨询公司,现任广州营销狙击队队员,哈尔滨共和策划机构营销顾问,对医药,消费品行业具有独到见解。欢迎大家保持联系: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95384.html

更多阅读

直销企业:产销一体化还是渠道商?

直销企业:产销一体化还是渠道商?文/本刊特邀研究员 王万军直销企业变身为渠道商日前去某直销企业,得知该企业正在为一件事情纠结:直销产品主要依赖自己研发生产,还是做一家渠道商,通过贴牌委托加工生产,提供给业务队伍销售?这原本不足以

直销企业的文化建设 直销企业更要注重文化建设

   由于营销方式的特殊性,直销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以说是直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在当前中国直销业开放的新形势下,直销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企业文化建设成为几乎每一个直销企业共同的课题。     直销企业有别于其他类型的企

直销abc法则故事 直销企业的“新”商业法则

 直销巨头为保障合法的市场倍增效果,正在曲线回避直销法规的严厉监管。    12月1日《直销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对于市场上90%的多层直销企业来说,它们能否真的在直销新规的压力下改变根深蒂固的直销商业法则,找到一条可行的通路呢?   有

中国直销牌照企业名单 直销企业中的直销员如何计酬

  直销员的酬金究竟应当如何计算?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不仅与直销员的个人利益直接相关,而且也是判断直销企业是否依法经营的重要依据。由于这个问题受较多因素影响,且社会影响面十分广泛,因此它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

外资并购内资企业流程 内资、外资直销企业各有哪些特点

   一般来说,内资直销企业是指由境内资金组成的企业;而外资企业是指由境外资金组成的企业。在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对外资存在政策倾斜,客观上有划分资金权属的必要性。当时对于内资和外资企业的界定,主要依据是地理概念中的海关关境。

声明:《东西方文化思想精粹 直销企业文化的46条精粹》为网友月半小夜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