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是白酒行业大幅洗牌的一年,业外资本涌入,团购渠道狂飙造成资源碎片化,无疑对传统渠道和经销商造成冲击。再加上突发的黑天鹅事件,让一向强势的白酒股屡屡受挫。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今年关于白酒业的各种是非不断,隐约感觉背后有一股做空力量。 针对屡屡爆发出的三公消费腐败话题,中央军委特意印发《中央军委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十项规定》。其中提到,要切实改进接待工作,相关单位不专门修建参观台,不组织官兵列队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组织专场文艺演出,不安排宴请,不喝酒,不上高档菜肴,不送纪念品和土特产,不安排住地方宾馆,住招待所不增配高档生活用品。而此前,2012年3月国务院召开的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禁止用公款购买香烟、高档酒和礼品。随后不久,市场上多年来“只涨不跌” 的高端白酒应声跌价。十八大以来,相关呼声更为强烈,市场预期可能进一步限制公务消费。 不过,在酒类企业年末举行的经销商大会上,白酒行业的龙头们仍在奋力一搏。据悉,在贵州茅台全国经销商大会上,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宣布了一项新政策:“每个经销商回去以后必须要开微博,每天必须要在微博上宣传茅台,对于在网络上攻击茅台的声音要反击,以正视听。”袁仁国措辞强硬地说:“一定要沉着,一定要挺住,经销商不得擅自降价,否则就会被取消经销资格。”针对“三公消费”,茅台集团总经理刘自力则继续澄清:“三公消费”在整个茅台酒的销售中只占5%,对茅台影响有限。 相比于茅台的强硬,五粮液则走温情路线。其在四川宜宾召开的经销商大会上提出“深度分销、管控终端”的营销方向,并表示核心产品出厂价明年将继续提高。五粮液选择涨价也是抓住了消费者“买涨不买跌”的心理,白酒专家铁犁介绍说:“涨价消息一传出来,市场马上就有反应了,对于经销商来说,手上的货还是之前的价格,多卖一瓶也就多赚了一瓶。” 限制公务消费,对于白酒行业潜在的影响甚于产业政策。尤其是军队、政府、国企等团购为主的高端白酒品牌,以及一些在传统渠道销售困难,非常依赖当地政府企业团购的地方品牌。长期以来,公款消费高档白酒,一直都是“三公消费”中最容易被诟病的现象之一。在原料、技术不见实质性提高的前提下,价格却成倍飙涨,本来就是个十分不正常的现象。 茅台酒作为公款消费酒品中的主力军,其自身消费的奢侈性和奢侈酒形象,不仅让政府离亲民越来越远,而且还滋生了更多腐败。这也是两会代表纷纷呼吁禁止公款消费茅台的主要原因。 从中央到地方,旗帜鲜明、坚定决心治理“三公”消费,倡导简约新风,“三公”消费品市场必然随之大幅度萎缩,相关高档消费品奢侈化、贵族化路线很难再一路通畅,生产转型、营销转型、发展转型,从“三公”之外寻找出路、拓展空间,并回归、培植平民消费群体,无疑成为明智和必然的选择。 而告别了话题纷繁的2012年,2013的高端白酒依然前路曲折,高端白酒的价格作为话题不断的根源,无论是涨是跌都有数不尽的是是非非,高端酒的价格受阻,一方面让人担忧白酒行业是否会相应地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另一方面又不确定国家的三公之限执行到何地步。若高端白酒能冲破这个樊笼且价格继续坚挺向上,那便真是逆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