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个段子:一个犹太人在某个地方开了一家加油站,生意很好,人气旺了;第二个犹太人会在加油站旁边开家餐厅,于是人气更旺;第三个犹太人在旁边开家超市,于是慢慢这个地区就会形成一个商业区。而中国人呢?第一个中国人如果开了一家加油站,那么第二个中国人会在旁边开另外一家加油站,第三个人还是开加油站,然后慢慢开始明争暗斗,自己把同胞逼死。说这个段子并不是想讽刺中国人,只能说明不懂变通的话,大家都没饭吃。在白酒行业尤其如此。
前段时间,打着“专供酒”旗号的白酒产品风行一时,就像现在满大街都是年份酒一样。“专供酒”的流行,不仅刺激了酒水团购市场,同时也为那些山寨商们提供了一个进行“深度市场开发”的机会。“专供酒”的背后往往都隐藏着暴利,几十块钱一斤的酒,只要装到贴着专供的酒瓶里,身价立马就会倍增,甚至数十倍地飙涨。于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多假借“专供”之名的假冒伪劣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对白酒行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无形间也损害了“专供酒”原本的名声。 专供酒的泛滥,引得央视对这种乱象进行了曝光,在媒体的大量报道和转载之下,消费者也在心理上对此类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产生怀疑,并因此产生排斥甚至拒绝再购买的行为。可以说,消费者也开始对“专供酒”进行某种意义上的“封杀”。“专供酒”这种商品应该也只有在中国才会变得流行吧?自古以来中国人那种莫名其妙的“面子情结”和“身份情结”,驱使着中国人一定要拥有别人无法拥有或者难以拥有的东西,而“专供酒”正好满足了他们那种虚荣心,并最终因为“稀缺”而变成身份的象征。“专供酒”其实就是某种特殊权利的标志,在它背后的潜台词也正是特权阶层的专属品这样一种含义。但凡与“专供酒”沾边的,全都是掌握着公权的特殊部门。 对于酒企来说,开发“专供酒”市场,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他们只不过是想要为企业开辟另一个战场,而这种方式恰恰又迎合了某种特殊需求,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双赢”,要不是因为大量山寨产品来搅局,还真不知道“专供酒”又会发展到哪一步。既然存在那就是合理的,只要公款消费一天不消失,“专供酒”应该也不会就此绝迹。目前暂时消失也不过是因为央视和舆论大众的围追堵截,等风声一过,“专供酒”很可能又会改头换面,要么换个名字,要么换个包装,继续出现在市场上。因为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之下,公权消费和人情消费都是没有办法绕过去的。 2012,专供酒的问题被摆在明面上,那么2013呢,也不知为什么,对于可能重新脱胎换骨的专供酒,竟隐隐有些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