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无风险利率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利率风险的控制



[摘要] 本文根据商业银行业急待探索的利率风险问题,认真分析了利率的影响因素和利率市场化带给商业银行的风险。借鉴国际经验和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试图得出相应的商业银行市场利率风险控制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利率 风险 控制

在现代金融体系中,利率是最重要的经济变量之一。利率的变动会对金融产品、金融市场甚至整个金融,经济的发展造成重要影响。随着世界经济、贸易、金融全球一体化,利率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各国宏观调控已频繁利用利率杠杆来实现货币当局的最终意图和效果。

利率的变动可以引导和带动有关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如利率的上升会使得企业的融资成本上升,从而企业的融资意愿和能力就可能随之下降,对经济整体而言,社会投资水平就可得到控制和降温。另一方面,作为资金的价格的利率,利率的变动势必会引起金融产品价格的变动,这就会给金融产品的持有者和投资者造成收益或资产价值的波动,因此,对持有这些金融产品的企业和个人就产生了利率风险。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主要都是以金融产品的形式存在。当然,利率的变动必然会影响银行的重要收入来源和支出项目,这种影响的结果是银行的赢利和经济价值可能发生波动,这就是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这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将越来越明显。因此,就我国商业银行而言,是到了从单纯关注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转移到既关注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同时又关注利率风险的时候了。

一、利率的影响因素

利率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利率市场化的目标是形成以中央银行调控的基准利率为基础,以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的市场利率为主的利率体系。市场利率Υ可用公式:Υ=Υo+ΥΥ+πe+ε表示,其中Υ0表示实际利率,Υr表示对应的风险升水,πe表示预期通货膨胀率,ε表示影响利率水平的其他因素,如国际利率、汇率的变化等。实际利率与经济周期关系密切;风险升水与特定金融工具相关,比如相同期限的公司债券利率比国库券利率高,对劣质贷款人的贷款利率可高于优质贷款人的利率,等等;预期通货膨胀率是影响利率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国际利率和汇率在资本项目开放后将通过利率平价关系影响国内的利率水平。

  可以预见,利率市场化以后,多种因素对市场利率水平的影响将更迅速地表现出来。

二、利率市场化带给商业银行的风险

利率市场化将提高利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并使利率的期限结构更复杂,从而影响商业银行收益和净现金流现值以及市场价值。

  1.利率波动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商业银行作为调剂资金余缺的中介机构,其主要利润来源于存贷利差,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其不确定性和频繁变动给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带来更大的困难,从而容易引起银行资产收益减少或负债成本增加,造成商业银行利差减小或收益损失。

  2.利率波动对商业银行净现金流的影响。利率水平的波动以及利率期限结构的变化都会影响商业银行的净现金流和市场价值,使商业银行承担利率风险。从盈利角度衡量利率风险,主要是识别利率变化对银行核心业务收入的影响,如传统的缺口管理方法,其特点是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这种方法是静态和短期的分析,不能及时判断未来长期利率水平的变化对商业银行资本净值的影响。市价法是从资本净值角度衡量银行的利率风险,它根据假设的利率变化情景,估计现有资产和负债预期现金流的净现值,并比较每种利率情景下的净现值,以解释利率波动对银行资本净值(资产价值减去负债和表外或有负债市值)的影响。应用动态方法从银行资产负债表(包括表外业务)的市价来识别利率风险,能更准确和及时地体现利率变化对银行的价值以及银行未来长期盈利能力的影响,因此更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3.利率波动对隐含期权价值的影响。银行的许多存贷款业务,比如活期存款、可提前支取的定期存款、具有利率下限(或上限)的存款(或贷款)、可提前偿还的工商贷款、可提前偿还的抵押贷款,等等,都具有期权的特征。当利率上升后,存款客户可能提前支取存款,并转存为利率更高的存款,贷款客户一般不会提前偿还贷款;反之,在利率下降时期,贷款客户可能提前偿还贷款,存款客户一般不会转存。当利率波动时,银行存贷款客户行使其“选择权”,导致银行的收益或资本净值下降,这种利率风险实际上是通过期权价值的变化来体现的。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利率风险的控制
  传统的缺口模型不能识别这种具有期权特征的传统银行业务的利率风险。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期权理论和计算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推出了期权调整利差模型等,通过模拟不同的利率情景下的现金流现值,计算隐含期权的价值,为识别这种利率风险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近些年我国商业银行业务中隐含期权的利率风险已经有所显现。我国前些年利率大幅下调,这对企业来说是好事,已经有些精明的企业提前偿还了长期贷款,但是银行却不能继续保持原来预计的收益,结果使银行承担了利率风险。

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措施

  (一)借鉴西方先进利率风险识别和管理技术,开发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规避利率风险。

  国外利率风险管理的技术已经发展了几十年,识别和控制利率风险的技术种类繁多。如在风险识别方法中有编制缺口分析报告、净持续期分析、净现值分析(市价法)和动态收入模拟(情景分析和应力测试)等。在不同时期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该方法的收益和成本比较。不同的方法在实施过程中的成本不同,如利率缺口以及持续期方法比较方便,成本较低,但是不够及时和准确。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复杂的模型的成本下降,而获得的收益却在上升,市价法和动态收入模拟等方法便应运而生。

  识别了利率风险之后,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资产负债表的结构,缩小风险缺口或者通过金融衍生工具对冲利率风险。由于直接调整资产负债表结构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而且使收益受到限制,所以管理利率风险的工具主要是一些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如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和期权,互换和互换期权,利率上限、下限和双限期权等。2001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实施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明确指出各商业银行经人民银行审查批准后;可开发金融衍生业务。这一规定的出台,适应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的需要,未来应根据利率市场化和金融监管的发展情况,适时放开一些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二)大力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我国商业银行90%的业务仍是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其经营收入主要依赖资产负债业务的弊端就是,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及之后,商业银行所承受的利率风险将很大。况且,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不发达,也使商业银行缺乏规避利率风险的有效手段。

  外资银行就特别注重优先发展高附加值和高收益的中间业务。从已进人中国的外资银行实践来看,其主要精力一直放在中间业务上。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真正发展却是从改革开放后起步的。上世纪80年代前,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是传统的中间业务—汇兑和结算。80年代后逐渐发展了信托租赁、票据承兑、代理发行和兑付证券、代理保险、信用卡等业务。90年代以来,各商业银行竞相发展了如经济咨询、代客理财、代客外汇买卖、一卡通、一柜通、一网通等新的中间业务。尽管如此,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差距是明显的:(1)实际经营范围窄,品种少。国外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的经营品种普遍在60种以上,多的有上百种;范围涉及管理、担保、融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等众多领域。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的中间业务就是利润低的结算和一般性代理业务。《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最近才规定各商业银行经过人民银行审查批准后,可以开发金融衍生业务、代理证券业务、投资基金托管、信息咨询、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2)业务规模小,收入水平比较低。外资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已普遍占到总收入的60%左右,多的达80%。而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银行业务收入不足10%。(3)服务手段和技术水平比较落后。随着“金卡工程”等的实施,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电子货币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国已经加入WTO,外资银行将陆续进入中国市场,中间业务将成为外资银行最具竞争力的领域,也恰恰是国内银行的薄弱环节。今后,我们应该增强金融创新意识,加快发展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减少对传统业务的依赖,也就可以减弱利率风险的困扰。

  (三)提高对长、短期利率的预测能力。

  商业银行要想减少利率风险,必须通过各种方法缩小风险缺口。但是,这种策略使商业银行不能获得利率的风险收益,如果商业银行能正确预测利率走势,并保持相应的风险缺口,那么,不仅能回避利率风险,而且能获得更高的收益。在利率市场化之后,中央银行则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对利率实施调控,所以商业银行也应该站在宏观经济的角度,预测利率的短期和中长期走势。

  (四)完善银行内部控制机制。

  利率市场化之后,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也尤为必要。对贷款实施严密的评价制度,贯彻贷款五级分类标准,并严格执行。2002年1月7日和4月4日,人民银行分别发布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两个征求意见稿,旨在改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94251.html

更多阅读

如何加强贷后管理 如何加强我国商业银行贷后管理

     前言:自震惊全球的华尔兹金融海啸席卷全世界以来,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有了更高的认识。也正因如此,强化贷后管理,强化信用风险就显得尤为作用。然而纵观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贷后的管理工作,尚存在一定的问题,不仅

消费信贷风险 关于控制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的思考

     我国消费信贷的全面推广以1999 年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为标志。起步晚和迅猛的发展势头同时意味着消费信贷的风险不可小觑。而我国商业银行由于缺少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消费信贷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论文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

     一、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金融危机后期,我国银行业面临资金融通的各种难题,许多中小企业无法从商业银行中获得贷款,商业银行也不能详细的了解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对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等级和中小企业的健康运营状况的信息

声明:《市场无风险利率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利率风险的控制》为网友说你还爱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