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0月17日,米歇尔·邦(Michel Bon)乘着“法国电信公司”股份制改造的浩荡东风,不费吹灰之力地坐上了“法国电信公司”CEO的显赫宝座。为了探索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全新路径,米歇尔·邦大胆冒险地甩出了“以并购强身,以并购减负”的经营管理撒手锏,只经过不到3个年头的东拼西杀,就化腐朽为神奇地使得“法国电信公司”的股票价格,在2000年3月达到了创记录的每股219欧元,全线飘红,牛气冲天。
2002年9月12日,米歇尔·邦躲着“法国电信公司”上半年亏损122亿欧元、负债总额高达697亿欧元的凛冽寒风,一步三回头地辞去了“法国电信公司”CEO的职务。虽说大规模的全球并购使得“法国电信公司”迅速增肥,但是,贪多嚼不烂的后遗症却折腾得“法国电信公司”上吐下泻,最后把消化能力奇强的肠胃都给撑坏了,其股票价格在2002年9月12日猛跌为创记录的每股10·6欧元,全线泛绿,熊气弥漫。
从1997年的风风光光上台到2002年的悲悲戚戚下台,米歇尔·邦在CEO的宝座上满打满算只坐了不到5年光景,就活生生地把“法国电信公司”折腾得从“改革功臣”的峰巅跌落到“改革败将”的低谷,其中的角色转换内幕令局外人难于揣摩出个所以然来。不过,仅从“法国电信公司”盛极而衰的表面现象来审视判断,业内明眼人士均会不约而同地得出这样一个前车之鉴的清醒结论——企业想强身健体壮大实力,离不开适时而动的并购;但盲目的过度并购,却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说一千道一万,并购其实是一把“既有可能伤人,又有可能伤己”的双刃剑。倘若舞弄得恰倒好处,就能事半功倍地从并购中获得最大好处,进而水到渠成地提升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一旦舞弄得超过极限,则会事倍功半地削弱企业自身本已萎缩的市场竞争力。能否玩弄好并购这把“双刃剑”,关键之关键就在于企业CEO抱着何种心态:是“一口吃出个大胖子”地贪大求全,还是“饭要一口一口地吃”地循序渐进。
一口吃出个大胖子 米歇尔·邦四处伸手痴迷“兼并战” 1997年10月17日,面对曾经垄断全国电信业务但如今却亏损连连的国有企业——法国电信公司,法国政府终于痛下“快刀斩乱麻”的决心,对“法国电信公司”进行大刀阔斧的股份制改造。米歇尔·邦以自己独有的闯劲、冒险劲和事事勇争先的过人魄力,被钦定为“法国电信公司”股份制改造的“主刀手”,风风光光地登上了“法国电信公司”CEO的显赫职位,挑起了国企改制的历史重担。面对政府的嘱托、投资者的期盼和员工的信任,米歇尔·邦自知肩负的历史使命多么重大——“不仅仅要通过股份制改造,使‘法国电信公司’起死回生、重焕活力;更要为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趟出一条新路子,在重振雄风的基础上切实壮大国有企业,进而大幅度增加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基于这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米歇尔·邦在上任之初就为“法国电信公司”确立了尽快强身壮体的激进战略——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手段,使“法国电信公司”走出国门挺进世界,早日成为威震环球的电信和网络大集团公司。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必须通过大范围地并购国内外的移动通讯公司、网络公司及为大型企业集团提供服务的公司,以壮大自身“数量”上的实力,进而在提升被并购企业集团市场竞争力的“质量”基础上,将其中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一部分企业集团转手高价出售,然后用所获得的额外利润来减少并购所必然带来的巨额债务,最终步入并购——出售——并购的良性发展循环轨道。
要实现“以并购强身,以并购减负”的宏大战略目标,就必须以雄厚的资金为坚强后盾,这样才能避免因资金短缺而孽生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无奈和尴尬。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源源不断的并购资金,米歇尔·邦三番五次游说法国政府,建议主管部门尽可能多地转让“法国电信公司”的股份。就这样,在米歇尔·邦“三寸不烂之舌”的巧妙公关下,法国政府最终采纳了米歇尔·邦的“融资”建议,一次又一次主动出让国家掌握的“法国电信公司”股份——1997年,法国政府以每股27·75欧元的价格,出让了“法国电信公司”的25%股份,获得了1000亿法郎的收入;1998年,法国政府再次出让“法国电信公司”的股份,融资590亿法郎;2000年,法国政府第三次出让“法国电信公司”的股份,变现额也有375亿法郎之多……这声势浩大的3次股份转让,虽使法国政府拥有的“法国电信公司”股份降低到54%,但却使米歇尔·邦获得了高达1965亿法郎的并购资金。要不,米歇尔·邦也不会财大气粗地信誓旦旦——有了这数以千亿计的雄厚资金垫底,那有并购不来的公司?有了这些外姓公司的加盟,何愁一夜之间喂不肥“法国电信公司”?
就这样,米歇尔·邦以1965亿法郎为坚强后盾,拉开架式高举高打起来,掀起了一波超过一波的“并购狂潮”,直弄得环球投资界大腕们“大眼瞪小眼”地惊诧不已。他果敢斥资73亿欧元,收购了“德国移动电话公司”的28·5%股份;他冒险投入400亿美元,将英国第三大移动电话公司——奥兰治公司,轻而易举地纳入自己的麾下;他从腰包里掏出17亿欧元,瓜分了“英国有限网络公司”的部分股权;仅仅只是并购了欧洲的一些网络和电信企业,他就不惜血本地“烧钱”111亿欧元之多……说句毫不夸大其辞的话,从东欧到南美的网络和电信市场,无处不留下“法国电信公司”大刀阔斧的并购痕迹。
在米歇尔·邦近似疯狂地大打“兼并战”之际,正值全球网络和电信业“虚火”旺烧之时,网络股和电信股一夜之间成为广受追捧的绩优股。故而,米歇尔·邦要多少钱就能从股市上融资来多少,即使过度并购造成债台高筑也无所谓,反正不愁没地方弄钱来花,这只是米歇尔·邦一相情愿的狂妄幻想,而时世却是变幻无常让人难以揣测,要不也不会有“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的哲理思辩千古流传。就连米歇尔·邦也不知道网络股和电信股到底能红火几天,不过他却不怕网络股和电信股沉浮跌宕,即便网络股和电信股一泻千里也无所谓,因为到头来总会有政府出钱“买单”收拾残局的,现在唯一能做的事就是能并购多少算多少。
心急吃不下热豆腐 米歇尔·邦八面受阻痛悔“吞购术” 米歇尔·邦那“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风光日子,还没过三年两载就被2000年3月的“股市狂飙”吹得“找不见北了”。这阵突如其来的龙卷风,直吹得米歇尔·邦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不得不吞下“疯狂并购战”酿成的杯杯苦酒,无可奈何地仰天长叹——“成也并购,败也并购。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2000年3月,美国高科技股市大幅度“退烧”,狂泻的网络股和电信股吹拂掉股市的虚幻泡沫。美国电信股票的“滑铁卢风潮”,以锐不可挡之势跨洋过海登陆欧洲,迫使欧洲股市中的网络股和电信股熊气连连,一下子陷入到“跌”“跌”不休的泥沼之中难以自拔。并购无度的“法国电信公司”则首当其冲,成为欧洲股市中网络股和电信股狂跌的最大受害者。米歇尔·邦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并购的网络和电信公司,还未来得及显现盈利的红火态势,就一股脑儿凸显出亏损连连的倒霉颓势,纷纷向“法国电信公司”——自己的母公司,发出快快投入资金的“SOS”。面对日落西山夜深沉的经营困境,米歇尔·邦只好“拆了东墙补西墙”地穷于应付,使出浑身解数竭力维持着被并购公司的正常运转。可是,一切的一切都太迟了,无论米歇尔·邦怎样“打肿脸充胖子”地胡乱折腾,都难以挽救“法国电信公司”那“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的衰败命运——2001年上半年,“法国电信公司”净盈利虽然有19·5亿欧元,但全年下来亏损总额却高达83亿欧元,这是“法国电信公司”有史以来出现的第一次巨额亏损;2002年上半年,“法国电信公司”净亏损超过了121·8亿欧元,再次创造出该公司年度亏损总额的最高记录;2002年9月12日,“法国电信公司”的股票跌到了每股10·6欧元下限;2002年9月13日,“法国电信公司”的股票再次下跌12%,仅为每股9·36欧元……
为了使“法国电信公司”摆脱江河日下的无奈窘状,“法国电信公司”董事会于2002年9月12日召开全体股东大会,首先逼迫米歇尔·邦辞去CEO职务,接着起草出一份言辞恳切的寻觅新CEO《求贤广告》——勇于接受挑战又不在乎薪资多寡吗?来经营“法国电信公司”吧!欧洲第二大“电信王国”——法国电信,特此征求新任CEO。新任CEO,须具备管理比俄罗斯外债还庞大的公司之经验。在公司累计了700亿欧元债务且股价狂泻后,本职位目前空缺。应征者可能要准备接受减薪的挑战,以便常怀浓浓的“危机感”,在这个高职位上开创其事业,应征者还有诸多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可以在处理公司职员、投资人和多数股东的意见过程中,进一步磨练八面玲珑的沟通技巧。新任CEO,需有法国国立文官学校证书和法国国籍。
面对因固执己见而给“法国电信公司”带来697亿欧元(约合673亿美元)沉重债务的拙劣经营业绩,米歇尔·邦真切地流露出无尽的忏悔之情——是我一人的责任,让“法国电信”背上了673亿美元的负债包袱。我真是后悔不已,恨不得在地上挖个洞钻进去。这673亿美元的负债额,比美国发动“海湾战争”的军费开支多出了73亿美元;比俄罗斯外债总额多出了63亿美元;比联合国的爱滋病宣传治疗专项费用多出了573亿美元;比“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身价高出了45亿美元;比智利国内生产总值仅仅只少了37亿美元……说真的,我是在不知不觉间坠入了“赢家的咒语”的怪圈:出高价进行公司并购,结果却适得其反,因出价过高而抵消了并购可能带来的好处。再加上我低估了并购所引起的被并购企业员工的抵触情绪和客户流失所带来的种种“内耗”,高估了并购所带来的成本和人员大量节约,所以还不曾品尝到并购所带来的些许喜悦,就被迫一次又一次地面对并购负面效应的百般尴尬,最后连自己的饭碗都弄丢掉。真是“一失手成千古恨”哪!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