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从护照到语言交流,从融资收购到国际员工管理,中国企业面对的国际化充满了细节。种种转变预示着,这是个漫长的过程
中国企业国际化似乎是个难以说尽的话题,无论多少专家出谋划策,企业依然是边走边迷茫。针对“摸不着石头也得过河”的状态,10月16日,由美国华源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投资与合作》杂志承办的“2004年中国企业国际化高峰论坛”上,各路专家和企业家共同摸索中国企业过河之路。
就中国企业国际化面临的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华源协会北京代表处会长、汉能投资集团董事长陈宏和北京世界商讯信息有限公司董事长、华源北京代表处秘书长侯尊中。
企业家要先国际化
《国际先驱导报》:您为什么说企业的国际化,先是企业家的国际化?
侯尊中:我打个比方,华源协会的创建本身就是国际化和全球化的结果,不管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都能聚拢一批有着丰富国际化经验的企业家。《投资与合作》作为目前最优秀的投资类杂志之一,企业国际化方面有很强的宣传和推广功能。尤其在风险投资领域,其影响力日益深远,而这样风险资本大多有着国际资本的背景,本身就反映了国际化的潮流。
《国际先驱导报》:所以才会有今天企业家的“扎堆”现象。
侯尊中:是的,我们办这样的会议没有什么商业目的,而且还要贴钱。但是我想这对所有的中国企业家是有益的。你看今天与会的这些著名公司老总,他们大多是华源的会员,他们把自己国际化的经验拿来与大家分享,是有很强的公益目的。
“办事处现象”是绊脚石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成功的并不多。您一直在做海外和国内公司之间的并购合作,您认为他们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陈宏:中国企业最早走出去,是国有企业在国外设办事处:把中国境内的人派到国外去,这是传统的国有企业在国外的运作方式。去了一个,水土不服,英文不是很好的话,会很快形成自己的小圈子,无法进入主流社会。所以,这些企业在海外都不太成功。
第二拨企业,像华为,还是派自己的人出去。但这样的公司得到了一个好处,就是中国市场很大,国外老在讲中国市场。讲中国市场就要提几个名字,不是华为,就是TCL,或者联想。他们得到很多免费广告,一讲到中国就讲到它。这几家公司变成中国经济增长的得利者。他们慢慢就出去了。其余中国企业走出去做成功的很少。
收购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非常重要的步骤,但也是中国公司到国外很少做的事情。国际化,怎么打到人家的市场里,自己根本不知道,也没有人才做这件事。企业国际化,需要运作方式、管理人才的储备。有无了解海外背景的人才可以利用,已经是一些公司国际化的瓶颈。你要收购一家公司、两个老总,要沟通吧。为什么UT斯达康可以做到,因为他们几个创始人都可以讲英文。
收购了国外公司,国外员工很多,国籍不同、文化不同,如何管理国外的高级管理人才,如何去沟通,如何降低成本,如何让员工薪水降低后还高高兴兴地工作。这不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有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很重要。
国际化要“农村包围城市”
《国际先驱导报》:除了人才,您觉得中国企业国际化还面临哪些问题?
陈宏:人才是最大的障碍,其次是金融。
国外公司收购中国公司比较容易,付现金或者国外的股票。中国公司收购国外的公司,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无法运作。中国外汇拿到国外需要特批,有些国企做起来容易一些。资金流动是中国公司海外收购的一大障碍。这不仅仅是中国公司遇到的问题。2000年,思科每个月收购一家公司,西门子就收购不了,因为西门子的股票是在欧洲。没办法,西门子只有把公司10亿美元的现金拿到美国来,才买了两三个公司。如果没有非常好的收购平台和收购渠道的话,没法做。
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会解决的。现在政府管制开始逐渐放松。
《国际先驱导报》:您在国外从事公司管理多年,又接触了大量海内外公司,对中国企业国际化有什么具体建议?
陈宏:如果中国公司想在境外进行收购,我觉得不一定非要是美国这样的市场。市场越大,竞争越激烈。不妨去吃一些亚洲周边的市场。因为进去的时候有品牌优势,是强势进入,而不是弱势进入。像华为、UT斯达康,都是“农村包围城市”。先打周边,学到一些经验,再进入美国这样的大市场。要采用收购公司的方式进入,而不是派自己的员工和销售人员进入。
收购的时候,公司一定要储备人才,他们能够和海外沟通。如果整体人才都不健全,国际化风险就特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