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报1580期新管理栏目登出的一片文章《先打蛇 再修炼》,文章的开篇引用了伊士曼柯达副总裁叶莺女士在11月7日举办的第13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提出的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将企业处理内外部的生存危机比喻成“打蛇”,文章最终的观点认为“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企业而言,还是先打死蛇再考虑修炼的事吧”,也就是说,先让企业生存下来,再说组织修炼。对此观点,笔者有着自己的见解。
打蛇和修炼是利益的共同体
“先打蛇,再修炼”,这个观点有意将打蛇和修炼放到了对立的角度进行观察,用日常的话讲,就是“我现在生存都有问题,还谈什么学习”。笔者认为,从本质来说,二者其实是组织利益的共同体,因为打蛇和修炼的目的都是为了企业能够更好地生存发展下去,相对而言,打蛇偏向于短期而见效快的行动,而修炼则偏向 于培养组织和个人“系统思考”的能力,见效慢,但是对保证企业的长期良性发展会起到作用。
因此,二者之间其实是一种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从长期发展而言,修炼的层次高了,遇到的蛇也就少了;而遇到的蛇少了,也更加有条件进行更高层次的修炼,既然这样,为何还要给二者排个先后呢?
蛇能够被消灭干净吗?
“先打死蛇再考虑修炼的事”,对于这个观点,笔者一直有个疑问:蛇能够被消灭干净吗?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这个世界上惟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笔者敢说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敢宣布自己企业的管理模式已经是国际最优,企业已经生存无忧,今后都没有必要改变。现在不会有这样的企业,今后也不会有,如果真有这样的企业的话,我看也就没有修炼的必要了。
柳传志坦言:“你一打盹,对手的机会就来了”。
比尔。盖茨也曾说过:“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可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任何建立在生产力基础上的管理理论和经验也需要适应其变化。毫无疑问,任何企业在任何时候都面临着生存的压力,都需要去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这个角度上讲,蛇是永远都打不完的。
企业面临着“舍本逐末”的危机
既然大家都知道修炼可以让企业更好地处理危机,那么,为何现在很多的企业都忙于打蛇计划而不注重修炼,甚至觉得这样做很有道理呢?
其实,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已经对此有了解释,即很多企业面临着“舍本逐末”(Shifting The Burden)的危机。该书提出了两个基本的系统模型,一个是“成长上限”(Limits to Growth);一个是“舍本逐末”。书中提出的观点是:缺少系统思考的组织经常采用一些短期而立即见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做可以暂时缓和问题的症状,减少企业的生存压力,但同时也降低了找出更根本解决方法的念头。此时,潜在的问题不但没有解决,甚至有可能更加恶化;有时组织采取舍本逐末的方法还会给组织的长期发展带来严重的副作用,使问题更加严重。“舍本逐末”最严重的后果是“目标腐蚀”,也就是说,组织的目标在不停的降低以缓解愿景和现实之间的差距造成的情绪张力,组织为此最开始感到沾沾自喜,以为已经解决了问题,但是随着问题不断爆发以及短期行为所带来的副效应,组织最终会无力解决,还会觉得好像自己是受害者。
换句话讲,当一个企业全身心忙于打蛇而浑然忘记自己存在的价值的时候,他后面遇到的蛇只会越来越多,总有一天会被蛇给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