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来:在质疑中扩张 走出去:在坎坷中求索
“宜将剩勇追穷寇”是我的信条。
2004年转瞬即逝,当读者们看到我这短短的新年寄语时,已经是2005年1月10日了。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和我一样,内心有些许的矛盾:2004年的疲惫和对2005年的憧憬。而我的新年贺词依然是我的信条:宜将剩勇追穷寇,不破楼兰誓不回。
我也将在2005年的报道中,力争把我目前的报道领域(外经贸和汇率)做的更加深入。
感谢读者对我和我的同仁们始终如一的支持。
历经两年的大辩论,中国的吸引外资政策选择了保持原有政策不变,因此,中国也提出了自己新的外资理念。2004年外资在中国的活动反映出4方面转变:1.整合在华业务的需要;2.全球战略的需要;3.价值链延伸的需要;4.谋求核心竞争优势的需要。发改委主任马凯则指出,一些此前在东南沿海的外资已经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迁移;中国则很快成为世界上FDI输出的大国
“到中国去!”
自2001年中国正式打开WTO大门后,国际投资界的这种掘金趋势,就像魔咒一样令全世界对中国着魔。
继2003年勇夺全球引进外资最多国家的称号后,2004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再创历史纪录。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截至2004年10月底,实际引进外资金额达537.81亿美元,同比增长23.47%。这已经超过了2003年的规模。
在引进来的同时,中国的企业也开始走出去。2004年,从中国的中石油、中石化、五矿到联想、华为这样的制造企业,都在国际市场上大展身手。据统计,截至2003年,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334亿美元,扣除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境内投资主体的反向投资,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332亿美元。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下属的“全球投资前景评估机构”预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可能进入全球FDI输出大国行列,而且很多国家都把中国列为美国之后的第二大FDI来源国。
外资狂升
2004年,中国的理论界对于外资在中国经济的地位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一些政府部门和学者认为,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过多,已经威胁到了中国的经济安全,但以商务部为主的政府部门则坚决否认这种说法。
这种争论一直持续到11月才告一段落,中国政府选择了保持原有外资政策不变。但有关专家指出,2004年外资在中国的活动反映出4方面转变:1.整合在华业务的需要;2.全球战略的需要;3.价值链延伸的需要;4.谋求核心竞争优势的需要。
而发改委主任马凯则指出,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外资在中国的投资也出现了产业链转移的现象。他此前在一次会议中指出:“目前一些此前在东南沿海的外资已经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迁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卢进勇指出,因为目前中国能源瓶颈已经使得很多设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外资工厂饱受“拉闸限电”之苦。直到8月份,沿海的某些城市还实行着错峰用电,使得工厂的生产能力严重不饱和。
“但我认为一个大的背景是不容否认的,那就是产业链的迁移问题。”根据卢进勇的介绍,按照此前国际上的“规律”,产业链的转移一般是5-10年一次,这种转移的原因是成本驱动。
“所有厂商都是力图压低成本来获取利润,但随着一个地区的生产量过大之后,这个地区的各种成本都会上升,这样,这些厂商就会向低成本的地区转移。”卢进勇这样解释道。此前,广东等地出现的民工荒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原来在当地的厂商迁向劳动力较为丰富的中西部地区。
他认为中国目前正开始了这样的一次转移。“目前沿海的成本已经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外资向内地转移成为必然”。
除直接投资外,外商们在中国的投资还更多的采取了资本方式。先是外运发展与UPS的分道扬镳,因为外资快递企业在2005年之后可在中国设立独资公司,独立开展国际快递业务,这样国际快递业务龙头之一的UPS的确可以不再与外运发展合作而开展国际快递业务了,由此引发了外运发展与UPS的友好分手。
接着就传来了长城电脑与IBM的分分合合的相关信息,分是IBM收回长城电脑持有的长城国际的20%股权,然后打包卖给联想集团。之后就是IBM再与长城电脑合作,搞服务器项目。而这都只是外资在中国境内并购的“冰山一角”。
两个新理念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卢进勇认为,中国吸引外资的理念将在今后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来自于两年来中国关于外资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的辩论。”卢进勇说。
以国家发改委为主的一些政府部门发表报告,指出中国的外资数量过大,已经威胁到了中国的产业安全,特别是在汽车、零售领域问题尤为严重。而有些学者也提出了中国存在着被“拉美化”的危险。但作为中国吸引外资工作的商务部则反对这种看法,商务部认为,进入中国的外资无论是从流量还是存量来看,都处在合理水平。
至去年底,中国利用外资存量约2500亿美元,为同期实际利用外资5014亿美元的一半。同时外资在中国固定资本投入的比重也说明了这一问题。按照商务部的统计,2003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是535亿美元,而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6664.8亿元人民币。实际利用外资占后者的比重为8.03%。而这一数字在1994年是17.08%。
这次关于外资地位的论战以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在12月份的一次讲话告终,中国决定维持原有外资政策不变。
“但这次关于外资地位的论战促使中国反思此前引入外资的指导理论,从而使得中国引入外资的理论将出现改变”。
卢进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引入外资的主要目的是弥补国内资金不足。但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今后吸引外资的主要目的将是通过吸引外资引入外国的先进技术,同时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因此卢进勇认为,中国今后引入外资的理论基础将是:融入世界多边体系的需要和发挥比较优势的理论。
对于融入世界多边经济体系的理论,卢进勇的解释是,今后的外资工作不再是此前的有钱的时候投资,没钱的时候借贷的简单模式。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中国必须要适应这个趋势。“而比较优势理论则是充分发挥中国劳动力价格低廉和市场广大的优势来吸引外资。”卢这样解释说。
走出去:能源为主
而在2004年,中国的“走出去”战略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商务部研究院跨国投资研究部的一位研究员指出,尽管2004年中国对外投资的数据还没有完成统计,但肯定在数量上超过2003年。
根据商务部统计,200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29亿美元,扣除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境内投资主体的反向投资,投资净额为2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5%。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发布的2003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2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总额为6470亿美元,存量为68660亿美元,以此为基期进行测算,200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相当于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的0.45%和0.48%
“特别是在今年11月间,胡锦涛主席访问南美洲期间透露,中国未来10年内将向拉美投放1000亿美元,仅在阿根廷,投资额就达200亿美元。这是中国对外投资史的第一次。”研究人士如是说。这位研究员特别指出,此次中国对南美地区的投资显现出中国目前走出去战略的特点:以能源为主。
根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次中国对拉美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矿产、能源、木材、农产品等领域。
而发改委的一位人士此前对《财经时报》表示,中国目前正在改变此前的对外投资策略,“引导中国企业去拉美和非洲这些地区投资,目的是能通过这些企业的走出去,为中国获取稳定的原材料,包括能源的供给。”
今年1-6月中国的外贸逆差达到了68.2亿美元。专家认为,出现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对原材料产品的大量需求,以及主要原材料商品价格的居高不下。而中国希望通过企业的走出去,为中国提供稳定的原材料供给。
而发改委特别提出,今后中国将利用在工程建设方面的优势来促进中国企业介入海外原材料领域的投资。
商务部研究院跨国经营研究部的一位人士告诉《财经时报》记者,今后中国的这种以工程换能源的方式将会迅速扩大。因为,目前拉美、非洲的国家为了能吸引外资,提升本地区的投资环境,都“大兴土木”优化当地的硬件设施。但当地普遍缺乏资金和相应的技术。这正是中国企业的优势所在。同时拉美和非洲地区都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下属的“全球投资前景评估机构”认为,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基本上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对中国继续扩大投资充满信心。未来的中国很有可能在全球资本流动格局中扮演双重角色:既是FDI的吸收大国,也是FDI的输出大国。该机构同时预测,预计2004年-2005年FDI输出量较多的国家是美、德、英、法、中国、日本、荷兰、南非、西班牙、意大利和加拿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