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尾,各类IT产品评测的内容接连出现在报端或是网站,众说纷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间,乱花迷人眼。先不说评测的内容是否标准,单就说这么多媒体一窝蜂似的一拥而上,就某款产品、某款机型进行评头论足,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但万变不离其宗,说产品的好话总比说不好的多。就这一条,其中是否隐藏着什么猫腻儿就值得让人费心猜量。时下流行的IT产品评测,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有多少评测可以相信?IT产品评测,其本来的意思是指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和国际认可的测试方法,对市场上的高科技产品进行各种性能的单项或综合测试,并将结果形成评论报告。翻开当前市场上充满评测内容的报纸,浏览占据显眼位置的网站页面,一个浅显的内容就是,这些媒体在进行诸如此类IT产品评测时执行的标准,大多是按照自己主导并自定标准的评测的,有多少可以相信的成分隐藏在内?
![有多少评测可以相信?](http://img.aihuau.com/images/a/0702020707/020712250230230671.jpeg)
照理说,这种评测方法既不是国际通行的标准,也不是国际认可的评测手段,在市场上应该行不通!但是事实却截然相反,此类评测风行,而且市场叫好声不绝,为什么?应该看到,此类IT产品评测在目前市场上分为三大流派。一是以专业的资深记者和专家主导的平面媒体;二是由业界精英和技术团体组成的网络媒体;三是由有影响力的网站组成。这三大派别,哪一个都不是好惹的。对于产品厂家来说,假如不顺着他们,自己的日子就很难过。于是,生产厂家乐于响应,无论是哪一流派的评测,只要出自他们之口或手,自己产品的名声就叫出去了,何乐不为?不可否认,这些由专业类的人才组成的评测团,其出来的数据应该是比较具有可靠性的。但是,当钱的因素掺和进来后,是否还保留有公正性就值得让人怀疑。特别是当两家或三家,甚至更多的数据体现在不到一家企业一款产品身上时,消费者面对这么多的评测结果,应该相信谁?又能相信谁?一个让人想起来发笑的事情是:在2004年手机市场上,谁是第一?一家公司的数据是摩托罗拉,而另一家的数据则表明是诺基亚。到底谁是第一,已经失去了争论的意义。笔者引此话题,无非是想表明没有公正性的评测,只会引来一场哄笑。闲扯这么多,没有其他的意思。只是希望,媒体或是厂家,该降温了!正所谓,评测多了,虚假的东西多了,也就没有了可以值得相信的市场了。再说了,消费者也不是傻子,他们都能掂量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