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HiSense”商标案警示
海信的失误
为什么海信商标案在2004年9月之前不为人知,海信又为什么不愿把商标纠纷公之于众?这些问题都成为悬疑摆在中国产业界面前。据信,海信在长时间内对商标案纠纷一直持协商解决的态度,而不愿诉诸法律。但在强硬的博西家电面前,采取协商途径最终得不到任何结果。有业内人士私下向《IT时代周刊》分析认为当时海信的处境是:对商标知识的不了解,增加了问题的复杂程度,让海信陷入了被动局面。
上海华诚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部柯晓军律师告诉《IT时代周刊》:“我们可以假定西门子是恶意抢注,但需要可靠证据,而且这也掩饰不了海信自身的问题。国际上通行的是以注册原则为主,使用原则为辅,不注册就得不到保护。海信疏漏了欧盟的商标注册工作,是一种战略缺失。海信是不是当初根本就没想得这么远?这么久了才提出商标权问题,表明海信缺乏充分的预见性,缺乏国际视野。”
华诚律师事务所的另一位王姓律师补充道,“国际贸易要求遵守法律,而不是商业道德。违背道德你可以谴责他,但不能说他违法。如果海信不愿花钱去铺设自己的商标,那么从理论上讲,别人都可以注册海信的商标。”
广州上兵伐谋顾问公司刘步尘也指出,海信在和西门子达成的和解声明中特别使用了“根据当地法律(博西家电)在德国和欧洲地区注册的‘HiSense’商标”这样的表述,这意味着海信承认了博西家电在德国和欧洲注册“HiSense”商标的合法性。博西放弃该商标的拥有权和使用权,属于情感上的让步,而非法理上的失败。刘先生认为,“和解声明是双方妥协的结果,并非海信法律上的胜利。”
刘春田教授更是借此告诫中国企业不要一厢情愿地认为市场上还有什么君子、小人之分。
因此,与其说是海信当时不想打官司,倒不如说是他们根本没有从全局上考虑海信商标案。
中国企业捏不成团
西门子与海信的商标纠纷以双方都满意的方式解决,但中国企业还没有到额手称庆的时候。一方面,曾经和海信同病相怜的东林电子依然泡在苦水之中,海信商标案和解带来的喜悦并没让这家照明企业和其他5家商标被侵权企业沾上光。另一方面,在面对商标之争的知识产权竞争时,国内绝大多数企业不仅没有为此做好准备,他们在团结协作上表现出来的态度也令人吃惊。
即便遭遇同样的不测,家电巨头海信也不愿意和照明小企业东林电子平起平坐。业内人士就此分析,海信作为大企业会觉得商标被抢注是很没面子的事情,不愿意声张。
早在2004年11月26日上午,海信和东林电子的代表与欧盟官员坐到一起,交换证据,商讨解决方案。下午,海信一口回绝了东林电子共同举办新闻发布会的提议,并提醒记者别把两公司的事混为一谈。
同时,东林电子市场部张万林告知《IT时代周刊》,他本人也从没有和其它5家同样被欧司朗抢注商标的企业联系过。不仅如此,其他5家企业之间也是少有联系。
《IT时代周刊》随机采访了上海2家被抢注的企业他们也从来没有通过气。面对《IT时代周刊》记者的来访,上海德士电器有限公司甚至显得并不欢迎,其总经理戴培钧也仅淡然表示:“我们要低调处理,我们和奥利纬另一家被侵权企业也没关系,我们就此事不对外界发表任何言论。”
随后《IT时代周刊》联系上奥利玮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提及商标被抢注的事,张玮自称“因为我们是通过外贸公司出口的。国内用‘ORION’的牌子,出口由外贸公司贴牌。我们既没和欧司朗接触过,也没和海信、东林等接触过。”
6家公司规模、财力、经营模式各异,对待商标被抢注的态度更是悬殊,甚至没有互相联系过的它们,能在维护自己权益的路上走多远呢?
偶然的胜利
2004年6月下旬,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青岛考察海尔、海信等企业时明确指出:世界未来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竞争。而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年底,中国企业通过马德里系统到其他国家的国际商标注册申请总共只有2450件,平均每年不到200件,而德国仅在2002年就提交了5158份国际商标申请。
海信与西门子在商标注册申请方面的表现有如中德企业的实力对比,而在经验上中国企业表现不足就更不为奇了。
张保国的观点也和上兵伐谋的刘先生的看法前后呼应。他认为国内很多走向国际化的企业缺乏国际化视野,特别是习惯稳扎稳打的企业,在商标策略上往往趋于保守,采取的是“产品跟进策略”,即产品卖到哪里,市场开拓到哪里,商标才开始在那个国家或者地区注册。这就给人可乘之机。按照国际惯例,需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就指的是商标。有了这个保障,就可以免除市场和法律上的隐患。
对此,上海君悦律师事务所的法律专家就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他们认为,为免除潜在的法律纠纷,成长型企业可以做一个5年或10年规划。如果预测到企业的成长将跨越边境,就应该考虑在全球范围内绸缪知识产权的问题,哪怕没有产品也可以先注册商标。国内产品在国外申请注册商标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到商标局国际处办理或由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代理都是简单的途径。君悦的法律专家还指出,真正要保护知识产权还要靠权益人养成自主保护的意识,而且要积极主动。柯建军律师也强调,中国企业要培养起强烈的主张自己权利的意识。
上海律师协会赵占领指出,国内的企业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以海信为代表的国内企业的这次胜利是偶然的。如果不充分重视知识产权问题,不事前防范,寄希望于事后补救的话,那么付出的代价要远远超过海信等公司,甚至进军国际市场的道路将被堵死。中小企业更应该重视,不要觉得国际化的道路还远就忽略这个问题,一旦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往往为时已晚。而且这个案子如果仅仅以法律手段解决,恐怕海信完全胜诉还比较困难,另外几家被抢注商标的小公司就没有相应的人才和财力。
(注:《IT时代周刊》新近获得可靠消息,商务部认为海信西门子商标一案是中国入世以来,第一件国际知识产权大案,而且中国取胜,意义深远。商务部与一些高校联系过海信,希望海信能把事情原委总结整理出来,作为经典案例编入教材推广。此外,商务部已经开始转入东林电子案件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