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分析不可行,只因其中有隐情。个中缘由细体会,
![管理故事之九:可行分析不可行](http://img.aihuau.com/images/a/0702020707/02071223558947333.jpeg)
先求不败再求赢。企业在进行重大项目的投资、技术和产品引进等重要工作之前,通常需要制定出一份可行性分析报告,需要从市场前景、所需资金、投资回报、可能遭遇到的困难等方面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在获得企业经营层或者董事会的认可批准后,才能够正式开始实施。按理说,经过专业人士制定的可行性分析,虽然会存在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对计划实施所造成的影响,结果和目标不应相差过大,但是,就我们耳闻目睹的情况来看,有许多项目的实施存在着许多问题,甚至有些是非常失败的,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例如宏观经济环境出现变化,国家相关法律出现变更,从而对项目的实施造成影响甚至失败,而这也成为对项目进行总结时指出的主要原因。然而,我们认为,客观原因固然存在,但是主观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可能更加重要,通过对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制定者的人的因素来进行分析,可以从中寻找出可行性分析不可行的深层次原因。可行性分析不可行的第一个重要原因,是“长官意志”。对于一个比较重大的项目的实施,通常是企业的领导作出指示,相关人员成立一个小组,进行可行性分析的相关工作。为了使项目能够立项通过,从产品调查、市场调查、投资回报分析、风险分析等方面,不是进行客观的调查分析,而是有意识地选取有利的数据和证据,有意识地迎合上级的需求,误导非专业评选人士,以便报告能够顺利通过。而且,对于这些情况,许多上级也是心知肚明,但是为了上项目,获得业绩,先通过再说,可以考虑在实践过程中追加投入,最终导致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甚至失败。可行性分析不可行的第二个重要原因是,所建立的假设是不可靠的。在进行可行性时,为达成最后的目标,需要设立许多假设和前提条件,但大部分条件和假设都过于理想化,从而推导出能够比较容易达成目标和效果比较理想的结论来,最终对决策产生误导。而正确的做法是,对于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使用决策树原理计算出期望值,制定上中下三策,尽可能寻找出期望值最优而风险度最小的方案来,从而比较准确的设定合理的目标。可行性分析不可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参与评选的人不愿意得罪人。明知这是上级要通过的项目,谁愿意触霉头去招惹上级不高兴,通常是不关痛痒地提几个建议,走走过场,就算通过。此外,制定分析报告的人员能力不足,比如缺乏全局观念,不具有系统性思维;人员组成单一,存在弱项;从而造成报告的先天不足。由于上述原因的客观存在,使可行性分析成败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由客观方面变成由人员的主观方面因素来决定,而这个真正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能拿到台面上的,这是经营管理方面的一条“潜规则”。而只有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才有可能提高项目实施的成功率。企业的经营者要认清可行性分析报告后面所隐藏的问题,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自欺欺人。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先求不败再求赢。 作者徐新跃:大连理工大学MBA,目前担任大连三洋制冷有限公司生产统括本部副本部长兼生产管理部部长,负责公司生产经营相关联工作的统筹管理,具有比较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邮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