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技术转移 事化小转移目标 跨国公司善玩变脸术



新华网天津6月15日专电 (记者 张妍妍 葛素表) 今年上半年,亨氏、肯德基和雀巢公司等跨国品牌相继遭遇产品质量危机,这些接二连三的危机犹如“显影液”,使这些知名企业产品的不良品质和缺陷在消费者眼前暴露无遗。

  面对中国消费者,这些跨国品牌大玩“变脸”,或傲慢自大、或大事化小、或转移目标。然而,不论这些洋品牌的“变脸”有多么精彩,一旦失去最起码的诚信,一切都于事无 补。

  亨氏公司危机公关:大事化小

  在“苏丹红事件”初露端倪之时,亨氏公司曾声明其产品不含“苏丹红一号”。然而,就在这份声明发表几天后,亨氏美味源便被查出含“红”,这个事实对于亨氏来说无疑是自家打自家嘴巴。面对信任危机,亨氏展开了“变脸术”,施展强大的危机公关。亨氏开始主动出击,在召开新闻发布会承认错误的同时,表示“问题可能来自原料的供应商”,将注意力转移到供应商身上。这种做法显然十分有效,达到了“大事化小”的效果。在接下来的几天,亨氏又展开了强大的媒体公关,在亨氏“苏丹红”事件上,各种媒体纷纷围绕“退款”“回收产品”等问题大做文章,一时间有关亨氏“回收产品、退款”的报道聚焦了所有关注者的眼球,亨氏的负面影响有所下降。

  肯德基“变脸术”:异曲同工

 事化小转移目标 跨国公司善玩变脸术

  肯德基所属百胜集团对外宣布,在亨氏提供给百胜的原料中,不含有“问题”产品。然而,肯德基新奥尔良烤翅和烤鸡腿堡这两款产品没多久便被查出含有“苏丹红一号”。在这种情况下,肯德基也实施了“变脸术”自曝家丑,主动承认“涉红”,并向消费者致歉。在对“问题”产品的解释上,肯德基也在其发表的声明中将“苏丹红”的根源指向了供应商。这与亨氏转移危机焦点的方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雀巢“碘超标”事件:从极为傲慢到转移目标

  与亨氏和肯德基相比,雀巢在“碘超标”事件中表现得极为傲慢。5月25日,浙江省工商部门公布了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碘超标。其实早在5月10日,雀巢公司已经知道了这种检测结果,在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让这种不合格产品又在市场上销售了长达半个月之久。东窗事发后,雀巢公司仍然傲慢着,一方面承认碘超标,另一方面却坚持“产品是安全的”。

  然而,在对消费者傲慢的同时,雀巢并没有忘记施展“变脸术”。来自政府部门的消息说,雀巢公司在知道了检测结果以后,就早已到国家有关部门“登门认错”,并“委屈”地将碘超标归于“奶源”。6月8日,国家标准委对“婴儿配方乳粉中碘含量”问题公开表态:“碘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婴儿配方奶粉应禁止生产和销售。”在中国消费者协会和有关部门的建议下,雀巢公司也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向中国消费者道歉。

  这几家跨国公司的产品虽然不尽相同,但如果仔细观看它们的“变脸术”,不难发现其伎俩大同小异。这些公司从初露端倪时的摆脱干系到东窗事发后的公开道歉,再到最后的转移目标,目的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自身在消费者心目中形象所受破坏的程度。

  在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之时,这些知名公司不仅不吸取教训、采取措施积极改过,甚至还将错就错,它们企图通过“公关”大事化小、或转移目标、或傲慢自大,这种行为完全无视消费者的知情权,企图利用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心理继续蒙骗消费者。

  是不是我们太相信洋品牌了,相信到了盲目崇拜的地步?

  一位消费者权益保护专家说,看一个企业是不是负责任的企业,不能只听其言,更要观其行。面对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时,一些跨国企业经常有意无意地制造着“傲慢与偏见”。“肯德基和雀巢居然也会有质量问题,这是我们万万想不到的。”一位消费者说。洋品牌曾是信誉与高品质的代名词,并曾经以此俘获了中国消费者的心。如今,面对洋品牌接连不断的问题,中国消费者不禁自问:是不是我们太相信洋品牌了,相信到了盲目崇拜的地步?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的最终目标,洋品牌也不例外。

  中国消费者正在成熟、权益保护意识正不断提高,盲目崇洋的心理也正在转变为清醒理智消费。跨国公司无论是钻政策法律的空子,还是欺骗和愚弄消费者,都必然会导致企业最终被消费者冷落、被市场淘汰,最终只能害人害己。如果跨国公司失去最起码的诚信,即使有更加精彩的“变脸”,也必然于事无补。

  链接

  云南:全省停销雀巢问题奶粉

  新华网昆明6月15日专电(记者浦琼尤)针对12日“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在昆明被检测出碘含量超标的情况,云南省工商局立即向全省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省范围内停止销售生产批次为“20050120”的雀巢“问题奶粉”。

  作为雀巢云南代理商之一,昆明江城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的孙毅敏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凡是公司卖出去的同批次产品,一律“无条件退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92357.html

更多阅读

清华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ABB加大对华技术转移

□ 记者 周烨彬 为了进入中国市场,许多跨国公司选择了合资合作的方式,这能否带来技术外溢的正效应? 3月31日,重庆ABB变压器公司的仓库里弥漫着浓郁的木香味。装在木制盒子里的线圈、互感器等产品整装待发,准备远赴其英雄用武之地——

如何从跨国企业的本土化战略中学习国际化 ?

中国企业要占领全球市场,必须推动全球战略,“国际化”和“本土化”是全球战略的双向方略,实现国际化是一个企业终极的战略目标。为 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必须适应各国目标消费者的差异性需求,最大限度地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结合,做到“

声明:《跨国技术转移 事化小转移目标 跨国公司善玩变脸术》为网友今年励志当学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