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业潜规则 从放贷的老太太看中国金融业的改革



我外祖母在过了她的92岁生日之后,瞌然长辞了。我外祖母40岁守寡之后,一直靠放钱给别人作为自己谋生的手段,最后还积累了相当于现代银行家们几顿餐费的财富。外祖母去世前,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将我的两个舅舅叫到身边,取出了所有别人写给她的借据,要我的两个舅舅一家一家地把借钱者借的钱收了回来。从我记事起,我们老家的这种民间借贷就从未间断过。由于我的大舅很早就在外当工人,有点现金收入,我外祖母便更有条件当债主。她也是个中的高手,据我舅舅讲,他从未听过我外祖母借出去的钱未能收回。用现在的话讲,叫作“零坏帐”。 

   8年前,我也阴差阳错地干起了金融工作,而且是时髦的国际金融。起初也并未感到困难,金融也不就是借贷嘛,借钱还钱,贷款收息。又过了几天,知道了有个资本市场,明白了借贷的利率与资金的供求状况以及借款人的信用有关,这也没什么复杂。所谓资金的供求关系与萝卜白菜的供求关系也没什么两样,东西多了自然便宜,少了自然贵。对于资金讲,供给多于需求,利率自然低,少于需求,利率自然高。借款人的信用会影响借贷的利率,这也易于理解,贷款人为了弥补所可能遭受的损失就要预先提高利率予以弥补。 

  这几年,中国金融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大概就是所谓“信用制度”的建立,听起来真是悲哀。金融本来就是以信用为基础的,没有信用,何谈金融?所谓资本市场本来就是一个信用市场化,信用证券化,信用利率化和信用数字化的一个市场,连信用都没有,还能有什么资本市场呢? 

  我一直试图把我外祖母经营的金融业务与目前的中国金融业进行比较。我发现,我外祖母经营的金融业务,在产权关系、经营理念、从业素质、敬业精神、经营方式等许多方面,都值得许多中国的现代银行家们学习。尽管她可能从来没有听过“金融”这个词,但这并不妨碍她对金融的理解,即在提高收益的同时控制风险。同时我也在思考我外祖母既积极放贷,而又没有一笔坏帐的原因。我试着作了作比较,也试着分析了一下原因,不知在不在理。 

  一、 我外祖母的钱是她自己的,是我舅舅一点一点辛辛苦苦赚来的,这债收不回来,遭受损失的不是别人,是我外祖母。搞不好,我的两个舅舅就盖不起新房,娶不起媳妇。所以,她要对她的行为负全部责任。而现在的某些“银行家们”经营的是国家的资本,经营不善、发生坏帐,个人的利益并不直接遭受损失。有时,他们在一家银行制造了一大堆不干不净的资产,还可以换一个地方继续作官任职。 

  二、 我外祖母必须积极放贷,因为赚了钱是她自己的,而我们国有银行的某些银行家则是:当政府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放松银根,鼓励贷款时,他就乱贷。当政府收紧银根,并要求控制金融风险时,他为了不担责任,就以此为借口,干脆不贷款,所谓的“惜贷”。 

  三、 我外祖母有贷款的完全决策权,没有人给她指令说你必须贷给谁,也没有人限制她说你不能贷给谁,既不避亲,也不避嫌,想贷谁就贷谁。所以,她的贷款视野非常开阔。我们的国有银行家们则要对上级负责,在某种程度上还要执行政府的政策,这就导致一旦贷款出现问题,很难明确是银行的决策失误还是政府的指令所致。 

  四、 我外祖母既是董事长,也是总经理,贷与不贷,决策迅速,效率非常之高,而我们的一些银行表面上建立了许多规章制度,内部也设置了信贷评审部门,信贷管理部门,风险分析部门,贷款审批委员会等等,表面上人人负责,多头把关,殊不知,关越多,漏洞也越多,出了问题又无人负责。 

  五、 作为债主,我外祖母有权向借款人讨债追帐,(当然,这种借贷不仅不受法律保护,而且是违法的),而且她也会理直气壮、竭尽全力地去讨。我们的有些国有银行在过去,是难以以债主的身份讨债,即便法律给了他们这个权利也是不愿去讨,毕竟这不如放贷时那样风光。也许有人是自觉气短,不敢去讨,那也未可知。 

  六、 我外祖母和那些借款人不需要桌下交易,只要你借我贷,你还我收就可以了。这也不象我们某些银企的借贷关系那样,除了桌面上的合同,谁知道桌下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交易呢。 

  七、 我外祖母的信息比较全面真实准确。在一个村子里,或是更大一点的范围内,一家人祖宗三代的人品都在每个村民的心里。谁家有个败家子,谁家有个有出息的孩子,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你的还贷能力如何,只要少作查访即可一清二楚。而我们现在则有专业化的中介机构帮助借款人造假,欺骗银行和投资者。 

  八、 从借款人的角度讲,在我们村子里,如果一个人借钱不还,就很难再在那个村子住下去,子孙后代也会被人指后脑梢。而我们曾经有人竟然把有些骗子视为“具有开创精神的企业家” 。 

  我外祖母那样的“金融业”别说与现代银行比,就是和百年前我们山西的票号比也是“土八路”,但她既有提高收益的欲望,又有控制风险的意识,经营的效果也那么好。我把一个老太太捧若金融的神明,而把我们的某些银行家贬为顽愚,很多人一定感到可笑,似乎我把金融简单化了,其实金融就那么简单。 

 从放贷的老太太看中国金融业的改革

  我曾经认为金融是个数学问题,只要对借款人的还款风险分析一下,然后据此确定一个利率即可,一切衍生工具等等复杂的金融产品的定价也无不都是以此为基础的。但后来我发现,中国金融领域发生的绝大多数问题都不是因为从业者不懂数学而引起的,而是他们连最基本的从业素质和基本的概念都没有。我曾经读过这样一篇报道,讲的是某银行基层行的一个行长,赌钱输光后,要求他的一个下属回去取钱,他的下属说家里也没钱了。这行长一个劲地骂那个跟班愚蠢:“咱们行营业部的保险柜里不有的是钱吗?拿点来就行了。”你看这家伙,他把银行的保险柜看成是他们家的钱柜子,把储户的钱看成是自己的了。遇上这样的银行家,我有钱就只能缝进枕头里,砌在砖墙中,埋到地底下,就是不能存银行。 

  银行家们要明白,银行的钱不是你自己的,那是存款人的。企业家们也要明白,借钱是要还本付息的,如果你预期赚不到比银行借款利率高的回报而去借钱,你一定也是一个牟其中。银行要靠企业赚钱,你不把钱贷给企业,你怎么取得比银行存款利率高的利润,以在支付利息之后,还能所剩有几呢。所以说企业是银行的衣食父母,是上帝。企业也要靠银行赚钱,你有三块钱,你想作十块钱的生意,你就得要借七块钱,这才能发挥所谓资金的杠杆作用。 

  假如从从业的品德讲,银行家作为贷款人要洁身自好,贷款人要把银行的钱视作自己的钱认真经营,但不能把银行的钱作为自己的钱谋取不正当的利益,这就既需要个人素质,又需要解决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制度建设问题。企业作为借款人要讲求信誉,信誉也是值钱的,因为信誉预示着你的借款成本。前几年我受金融工委指派,去西部几个省作金融与资本市场知识讲座,总有人问,如何吸引外部资金,我回答说,最好的办法是把你现有的资金用好了,如果在你这里的股权投资者都赚钱了,银行贷款的本息都能够按期偿还,分毫不差,我保证你能吸引到更多的你所需要的资金。如果你采用欺骗赖帐的手段搞到了资金,我看尽管你可能娶到了媳妇,但你的儿子就准备打光棍吧。 

  我们讲,没有好企业就没有好银行,这是因为如果企业赖帐,银行也决不会有能力偿还存款人的存款。反过来,没有好银行也就没有好企业,这是因为企业的资金回报率是有限的,如果企业在承担银行贷款利率之外,还要承担银行里一些蛀虫的回扣,他的经营效果就必然恶化。银行并不生产使用价值,现代银行的作用就是合理分派资金资源,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国外职业的银行家有一句口头禅,叫做“my word is my bond”,意思是说银行家说出的话,作出的承诺就象他发出的债券一样,必须履约,而我们的一些银行家们连债都敢赖,那他们作出的承诺也就只能是骗骗鬼了。 

  目前国内的银行业又掀起了投资银行热,这也没什么不好。但我认为金融改革的核心不是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的问题,也不是传统业务还是创新业务的问题,金融领域如果不以产权制度的改革入手,就无法体现责、权、利统一的原则,也就不可能建立良好的信用制度。而没有这个基础,什么资本运作,什么金融创新,统统都是空中楼阁。 

  寇日明简历 

  工学硕士,理学博士,高级工程师,金融学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三峡总公司改制办公室主任;现任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财务总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92283.html

更多阅读

遭遇职场潜规则 比例 曾遭遇“潜规则”差点失足的十大女星

  记得有艺人曾公开揭露:“在娱乐圈要想红,就要肯‘身体力行’,最要的就是肯献出肉体,肯陪人睡觉,跟人上床。”想必这就是娱乐圈“潜规则”吧。下面娱乐范小编盘点曾遭遇“潜规则”差点失足的十大女星。  1、杨幂  曾自爆《新

潜规则 职业需求的显规则与潜规则

     有个故事说年轻的亿万富翁要选女朋友, 最后PK 出来三位女性— 一位是世界小姐, 美丽万方;一位是NGO 的亲善大使,拥有爱心;一位是年少进入投行,拥有一流经济头脑。最后谁赢了?答案是—身材最好的那个。  笑话如果不反映现实

吴思:探求历史上的“潜规则”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在答记者问时强调,要推动促进社会公正的改革,不断地清理有碍社会公正的规则,而且要使明规则战胜潜规则。  据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定义:“潜规则”是指规章制度之外的不成文、不公开的

女子被中介要求潜规则 招聘中的潜规则

招聘中的潜规则作者/石才员隐藏在企业招聘广告中的潜规则企业要招人,势必就要用文字去描述自己所招聘职位的具体要求。干过招聘的都知道,一个完整的招聘职位描述必须包含两部分:职位工作职责和职位任职要求。而岗位的工作职责又来

声明:《中国金融业潜规则 从放贷的老太太看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为网友沉鱼一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