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四十岁,高中毕业,曾长时间做开车的司机,也曾做过一点小生意的人,当他选择创业的时候,能做什么? 答案可能是你做梦都想不到的,是做网上贸易。这就是曾奇个人的奇妙经历。
一直到2004之前,用曾奇的话说,在浙江桐庐县分水这个富庶的小镇上,他的人生都可称得上是失败的。分水是中国的制笔之乡,总共有五六百家制笔企业集中在这里,许多同乡人依靠做笔而发达了起来,而曾奇还一事无成。后来他想通了,既然他身处制笔之乡,那就应充分利用这个资源。他不做笔,但他知道大量制笔企业的情况,对他们的成本、生产水平了如指掌,这样他只要把那些不了解制笔而且需要笔的人介绍过来就行了。
最初曾奇想到的还是传统的方式,开了一个经营部,然后准备招一些人到处推销。
但是分水本身就是制笔之乡,到处都是制笔工厂,谁还会用他介绍?就这样,几个月过去了,小小的经营部一笔生意没有谈成,本金倒是亏去了大半。这时他的经营部来了一名大学生,告诉他可以上网发布信息介绍生意。这个主意立即得到了曾奇的赞同,其实这两年网络发展的这么快,他早就想这么干了,无奈自己对电脑一窍不通。他马上买来了电脑,装上宽带交给了大学生。无奈这个大学生实在不是个做事情的人,用他的电脑乱搞了一气,什么事情也没谈成。曾奇一气之下,赶走了大学生。幸好曾奇上初中的女儿懂得使用电脑,叫他电脑知识,并帮他申请了一个阿里巴巴的诚信通的会员。效果是立杆见影的。用曾奇的话说,他只用了一个礼拜“就把注册诚信通所花的2300元钱给赚了回来”。
看得见的回报让曾奇越发着魔起网络了,他自学电脑知识,摸索网上经商技巧,同时不断积累客户,这都帮助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如今曾奇每月通过网上的营业额每月可达到几十万元,月收入在一万元以上,他终于开始致富了。
新一代的网商潮
曾奇只是目前到来的网上经商潮的一个普通的剪影。对当前的网上经商热潮,各界已经有了许多轰动的宏论。在这些宏论中,声音最响的就是由国内最大的网络交易平台阿里巴巴CEO马云制造出来的。他断言,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在经历了最初的只以单向获取信息为主的网民阶段,和通过论坛聊天交友、开展休闲娱乐活动的网友阶段后,将逐步过渡到通过网络经商获取收益的网商阶段,2004是中国互联网网商迸发年。
而与以往的网上经商潮不同,这一次的网商潮流已不再只属于最先人们印象中的那些网络精英,那些海归派,或有素质的大学生,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人们印象中那些早已赫赫有名的大型网络公司,如当当,卓越等,甚至也不仅仅局限于那些实力比较强的大公司。而是有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还有现实中很多真正的商人加入其中。包括许多原来做梦都没有想到会使用电脑、使用网络的人,他们也开始娴熟地利用起网络的武器,为自己开启财富之门。
数字也支持这种看法了。据阿里巴巴的统计,近几年在阿里巴巴注册的网商正呈现出急剧增长的态势。1999年阿里巴巴是正式推出网上交易平台的,当年注册的会员只有8万人,后来到 的时候上注册的会员数也不过只有 ,2003年的数字是 万人,而最新的数字,在阿里巴巴上注册的会员已经突破640万,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天1.4万的数字增长着。
正如各方所评论的,之所以各路网商能够如此蓬蓬勃勃的发展起来,是与各方面条件的成熟有很大关系。一方面网络经济的回暖,让人们对网络倾注了更多的热情,另一方面,与前些年相比,中国在网络方面的基础设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宽带网的建设日新月异,人们上网的成本越来越低,让更多的人可以投身到网络活动中,这催生出更大的“网民”群体,网民群体的扩大,必然使对网络的需求更多元化,
另外还有在中国网上交易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规范越方便安全,服务越来越完善,人们在使用网上交易时越来越放心有关。
原先制约中国网上商务活动的有几大瓶颈。对网上贸易和交易,人们曾最担心的是它的诚信问题,因为中国的市场环境中原本诚信问题就比较严重,坑蒙拐骗的行动层出不穷。而网上交易,双方互相不认识,不见面,只通过网上的沟通交流,更让人不放心的是不能见到实物,诚信与欺诈的问题就成为了人们最担心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阿里巴巴、易趣、淘宝等网商孵化平台,为网商制定的规则首要的都是诚信规则,并且提供的最重要的服务产品也是诚信服务产品。而网商在自己组成的商业社会中也把诚信作为首要准则,例如阿里巴巴社区,大家对于不诚信的商人予以公布惩罚。还有淘宝的北京商盟的章程里,对于不诚信行为采取踢出联盟和公告的惩罚。阿里巴巴网站推出的诚信通服务,其立脚点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对网上已经建立起一定信誉的网商而言,他们对自己诚信与商誉的维护甚至可能要超过现实中的商人。陈清池是一名在网上销售手机的小网商,他就说,如果在现实中有点不诚信的行为,受害者也就是一个人,他的影响力毕竟有限,而如果在网络上欺骗,只给人投诉一次那就是非常大的事情了,随便人家发个贴对你商誉的打击就是致命的。因此除非想改换门庭,如果你的网上商誉建立起来了,就绝对不敢打破它。
另一个曾经的制约网商发展的情况是由于中国的商业基础还不够发达,社会上的支付体系尚存在明显的弱点,缺乏类似发达国家那样完善的网下信用体系,信用卡远没有得到广泛使用,交易一般都以现金交易为主,这曾导致中国网上交易时支付手段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淘宝网等就创造性地推出了支付宝的业务,当发生网上交易时,买家先将款项打到淘宝网上的支付宝上,然后卖家发货,直到买家收到货确认时为止,再将款项打给卖方。以淘宝网站的商誉(目前支付宝已独立运作)做担保,充当买卖双方的交易中介,就解决了发生网上交易无法支付的问题,同时又有效防止了网上的欺诈。
关网下店,开网上店
正因为这些瓶颈的被打破,近两年网上的交易贸易才如雨后春笋般蓬蓬勃勃的发展起来。类似曾奇那样经历的网商实在已是不胜枚举了。现在又出现了一些趋势,一些现实中的商人发现网络商务的优势,沉迷其中,反而准备关掉他在现实中的传统商铺,而全力在网上商铺中发展了。
谢福是一名来自四川的小伙子,2001年高中毕业后来到深圳,开始学做一些生意,开头卖杂货,后来由同乡介绍进入电脑城工作,开了两个档铺,但是生意一直不清不淡。2003年6月他发现了淘宝网,于是在6月7日就注册了进去。“马上就感到有种找到家了的感觉。”在淘宝网里,他除了建起了自己的网页,令狐小站卖东西之外,还担当了论坛的版主,参与管理论坛,后来又升任了巡抚,帮助清查违规的商品,监督举报各种不良的行为。而做这一切最初全都是出于自己的兴趣。
他承认其实最初并没有想到要在网上做什么生意,只想着或许可以做一下广告。但做着做着就发现开网上商店真的特别有潜力。现实中他开设的商铺总有不少成本,比如每月光店铺的月租就要几千元,另外还有税收,管理费水电费等等,杂七杂八每月费用总在一万元左右,最后所剩也就无几了。而在网上开店这一切的成本就很少,而且业务量也在逐渐加大。今年5月份,他终于下定决心,关掉了自己在电脑城里的两个店铺,专心经营他网上的令狐小站。现在他每月的销售额有时可达到十万元,平均每天都可卖出几台数码相机,月收入一般在八千元以上了。最主要的是他觉得这样过非常快乐,在网上他总是特别热心,经常向有要求的人介绍一些知识,这样就得到了一个很好的人缘,由这个人缘,许多客户也愿意和他打交道了。谢福表示,他的生活方式让许多朋友都感到非常的羡慕,而以他受教育的水平,在深圳这样的城市,本来是很难获得好的收入的。因此他感觉特别感谢网络。
不懂英文的网上国际贸易
网商当然不仅仅局限于国内进行交易,许多人在国际贸易上也可以一展身手了。有专家认为,就网络本身的功能与特性来说,其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有效地打破国家和地区之间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壁垒,促进对外经济、技术与合作等的交流。”他们认为,电子商务对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好国外各种资源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有利时机,我国企业由此可以同发达国家真正站在一个起跑线上。借助电子商务,企业传统市场的竞争力可以得到加强,并可以有更多机会将产品销售到全球各地。
事实上,互联网从来都是一个出人意料,涌现天才创意的地方。在从事国际贸易方面,最令人惊讶的莫过于一些宣称只是初中毕业,甚至连26个字母都认不全的人居然也可以成为行家里手。比如顺德的一个小网商王剑东,2000年王剑东初中毕业跟随一个老板在顺德一个小镇里开办了一个叫舒朗的专制床垫的家具厂。在对网络的痴迷之下,居然学会了从事国际贸易。他不懂英文,但却一样做国际贸易,而且成绩相当出色,为他们的一个小小床垫厂带来了大笔的国际订单。方法就是利用阿里巴巴的平台发布信息,而且多使用阿里巴巴上的竞价平台。他发现每次竞价的效果都“非常好”,“每次只要排上去,生意马上就有了。”另外他还申请了许多电子邮箱,而且保证每一个都随时打开着,一有人给他发邮件,他就马上回复。
最有趣的是他使用贸易通(一种阿里巴巴开发的商业聊天软件)与外商聊天的方式了。由于不懂英文,他的办法就是马上在线将外商的话复制过来,然后再交给一些懂英文的朋友解答,前后的耽搁不会超过多长时间。除此之外,他在电脑中还安装了很多工具软件,翻译软件,计量标准转换软件等,能够快速的将外商发给的英制计量单位,如英尺、磅等快速转换成公制单位,然后给予专业的回答,这样就解决沟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