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日前获得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批复,可以参与A股交易后,境外机构投资者“做空A股”的担忧又一次泛起。由此想起创新工场CEO李开复去年掀起的一阵应对做空的“反击潮”。如果说做空者曲解数据源于“中美信息披露不对称”;那么当做空在国内出现时,这种理由显然不能成立。转融通政策的推出已经使做空的氛围在我们身边形成,与其竭力诅咒,不如反求诸己,坚持正当管理,使做空者没有更多的空子可钻。
道德谴责极具反讽意味 当中概股杀手香橼公司发布了对搜狐和奇虎的不利的研究报告后,李开复对香橼的谴责义正词严:“我们特此联合起来,共同努力,揭露并谴责Citron及同类中概股做空者的欺骗和无知”。如果说美国资本市场的做空机制对中概股的绞杀很难激起民族义愤,道德谴责或许更能博得人们的同情。然而,即便境外上市公司遭遇整体信誉危机是一个童话;中概股在其股市“美国梦”中难道可以自诩为白雪公主?那里原本既非圣地,又非遍地黄金。 相对于恒大地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指责“香橼”莱福特为“侵略者”、“土匪”、“强盗”,李开复的反击还算理性。然而问题在于,只有区区一个骨干的小公司的误导,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为什么会有人相信、跟风?中国经济学者马光远认为,美国资本市场投资者很少是个人,大多数是机构,绝不会因为一个研究公司“胡说八道”而引发股价出现非理性反应。散户在整个美国资本市场里的卖空量所占的比例不超过5%,他们的盲从很难屡屡将上市公司拉下马。机构的判断和散户的盲从相比,理应更加专业。实际上,也有专业的投资机构自己也在做空,难道摩根和瑞信这两个国际投行对民生银行的做空,也仅仅是源于“中美信息披露不对称”? 尽管上市公司不喜欢做空机制,也只能客观面对。如果“香橼、浑水总是胡说,它们也不可能存在,而它们之所以能够做空成功,也是因为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对任何一个健康的市场而言,需要像莱福特这样的一些秃鹫、豺狼虎豹来净化环境,他们针对的不仅仅是中国公司,还有很多外国公司。”就连李开复在微博上发布联名信之后也承认,中概股过去确实有财务造假的案例,做空机构在这方面起了正面的作用。中信证券认为,外资投行连续发布看空中资银行报告既有H股存在做空的双向获利机制,也有银行业半年报部分数据不佳的原因。尽管香橼、浑水靠“嗅觉”打假,它们也有团队在搜索网上信息,有的一直“潜伏”在中国,不可小觑。为了免遭做空机制的误导或者误解,要么退出、要么适应。 如果上市公司不能不认真对待做空机制的猎食,那么对它的反击在本质上仍然是利益之争。反击的一方亦属“明显的商业行为,目的是为了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之门重新打开。就如香橼质疑中概股是商业行为一样,李开复和创投机构也是站在自己立场的商业行为。”作为资本市场上的逐利行为,双方的纠结是可以理解的,关键在于内部的经营管理行为是否正当。即使在国内资本市场上,随着整个转融通机制或者说做空机制的推出,企业负面的信息无疑将会被更多的披露出来,这并非更加人心不古。正如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现身中关村论坛时所说的那样,“真正的好企业不怕被质疑,即便是被投资机构降低评级,也可以回购的方式应对,这并不吃亏”。做一个“好企业”,坚持正当管理才是根本。 坚守不可亵玩的价值观 知名IT经理人王冠雄认为:“李开复大战香橼,应该成为理性应对做空的启蒙运动”。这或许不无道理,然而需要进一步明确进行什么样的“启蒙”。显然,它不能是继续造假中应对做空的技巧,而应当返璞归真,即坚守不可亵玩的价值观,坚持正当管理。尽管许多做空者受巨额利润诱惑,已从上市公司天然的“监督者”变异成不择手段的逐利者,然而当应对做空成为“和平年代的战争”时,不可过度投机取巧仍然是做公司的一条铁律。 正当管理其实就是“君子爱财取之以道”的现代版,只不过它不能止步于经营管理者的自我标榜,要有制度保证。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纵横捭阖,无非是为了解决发展中的资本瓶颈或者直接就是敛财“爱财”的表现,不必以布道者自居,关键在于“取之以道”。反过来说,当香橼等机构通过做空获得利益,并非必然涉及卑鄙和违法的问题,香橼等机构似乎没有回避自己以此谋生的事实。做空与反做空,恰恰是美国证券市场赋予参与者的常态工具。如果说通过做空与反做空,可以实现资本市场更好地运转;那么成熟资本市场的今天就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明天。如果认定做空不利于高科技企业的成长、造成国有资产贬损,关乎荣誉和光环,那恰恰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涉嫌不正当。 管理需要在抓住机遇中表现出一种负责任的精神,但是不能在投机中心存侥幸。如果说“中美信息披露不对称”确实客观存在,似乎有空子可钻,一些急功近利的公司到美国上市也难免会利用这一点。因为国内证券市场实行审核制,门槛过高,不少上市无门的企业纷纷赴美上市,实现“赚美国投资人钱”的财富梦想,这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发现通过反向收购上市所需要的各种审查比较简单这样的“窍门”,聘用远非一流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前期草率走流程,后期出问题的几率就会高很多。国内一些估值虚高的企业,由于没有竞争者,也能吸引投资者很多的资金,以为在国外也是如此,那就错了。在信息之间钩稽关系的分析中,估值虚高不难被做空者抓住软肋,何况那些刻意造假的行为确有瑕疵。 正当管理不是强词夺理,很难用别人的不正当来证明自己的正当。我们可以设想美国“宅男”搞垮中国上市公司是如何可恶,“不懂中文靠嗅觉来打假”是多么无耻。然而他们并非直接向被做空的企业敲诈勒索,况且两方面获取利益的渠道不同。无论做空者的手段正当与否,他们的“伤害”对被做空企业来说并非必然是无辜,关键在于做空者披露的事实是否存在。比如浑水公司在做空大连绿诺时,指责绿诺公司伪造虚假合同,在其披露的9家客户中,包括宝钢、莱钢、重钢、粤裕丰钢铁等5家公司均否认向绿诺购买产品。假如绿诺公司是冤枉的,其对手并非浑水公司而是5家公司予以否认的事实。如果做空者“伤害”的是被做空企业的不正当利益,“贼喊捉贼”同样无益;做空者的成功足以证明不正当利益不足取。 在正当管理中练就“真金”企业管理本来就应当是正当的,但是随着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尽管经营管理者的利益输送或者上市圈钱等不正当管理行为早已存在,在资本运作的热闹场景中也常常容易被混淆。倒是做空机制的屡屡得手使得人们对于管理正当性的识别无法再予以回避;这并非要给香橼、浑水这样的“无知和欺骗”唱赞歌,而是在提醒李开复们,真金不怕火来炼,即便是高科技的创新也需要建立在正当管理的基础上,强调以下几点是必要的。 把正当管理作为一种信念,需要管理者个人严格自律。正当管理不是在公司受到质疑后专门应对舆论的,相反需要体现为一种“慎独”精神,即在监督的触角还没有到位,看似有充分自主权的时候能够自我约束,包括个人行为的检点。香椽研究做空恒大地产,在其罗列的有关恒大地产的财务造假、豪赌足球、资不抵债等6条“罪状”中,甚至专门提到许家印“是一个很时尚的人,他喜欢炫耀”,并且推断“他会把这种特性带入他的企业:公司会大量花钱,在投资上十分激进”。类似的报告虽然荒谬,足以说明企业高管严格自律的重要性。 把正当管理作为一种底线,应当通过加强公司治理综合起来加以坚守。企业作为一个盈利组织虽然不能以卫道士自居,却在各方面都有不可逾越的道德底线。即使在企业内部,也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利益的方式来满足另一种主体的利益,否则同样有悖于道德底线。内部利益的平衡需要通过公司治理做出制度性安排,不能仅仅以强势者的意志强加于人;而且这种利益的平衡需要通公司治理的触角延伸到合作伙伴、上下游产业链中。无论哪一个环节经不起叩问,都有可能被做空机制抓住软肋,产生多米诺牌骨效应。 把正当管理作为一种与主流价值观对接的窗口,坦荡接受社会监督。在经营环境不甚理想的情况下,企业为了拓展业务,或许不能不迎合一些潜规则;但更应当坚信主流价值观的力量。解决两者之间矛盾的根本途径,是通过真正有含金量的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而不能以前者的存在来敷衍后者;否则在信息披露中就难以做到充分和透明。坚持正当管理,就不惮于信息的披露或者曝光,即便在已经披露的信息中有相互抵牾之处,也可以通过加强沟通来解决,其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核心竞争力是否有实质相当提升,而非以创新做包装。 把正当管理作为一种自我保护的依托,在应对恶意做空中及时维权。正当管理虽然源于内心的确信或者问心无愧,但也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能够加以证明,最终要有执法机关的认定,而不是在相互攻讦中看谁略胜一筹。从这个意义上讲,正当管理是一种最好的自我保护:无论做空机制怎样围剿,没必要害怕这些机构,应对此类攻击也有正当的方法可循。加入李开复的企业家联盟固然有助于形成统一战线,但公司受到指控,第一原则是及时回应,或者像新东方成立独立特别委员会那样应对指控;必要时聘请第三方独立机构予以协助,通过法律途径讨回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