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与物的交换关系形成了市场。而形成市场的动力就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初始的最重要的需求动力是人们的生存需求。现时代产业链完善的买方经济条件下需求的动力已演变为生活消费需求和未来的预期发展需求。在这种需求下于市场和因市场而存在的企业而言:对预期需求反应将对企业的生存、成长、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如果这种需求趋势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又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而且是具有不可测量的可变因素。那么企业将如何反应?即企业如何对需求产生测量反应。(在这里将产品与服务等都归于产品)
市场需求的分类:
我们都知道市场需求可以分为:生活消费需求和生产需求
在生活消费需求中,我们知道可以分为多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生存和现实生活中物的需要而产生的基本需求;第二个层次的需求是预期可能产生问题而要求对问题提供解决方法与产品的需求;第三个层次的需求是追求不可预测的高质量生活和心理满足的需求。
在生产需求方面,主要是企业针对市场与消费需求产生的连锁需求。可以分为因应各类消费需求产生的消费配套需求(配套产品需求)。以及为产品供应链上的各节点需求(即上一级产品因应下一产品变化产生的生产需求)。
需求有趋势。这种趋势具有不确定的可变因素。需求的趋势主要有:
1、需求都是由基本需求到外延需求(产品附加需求)到品牌与文化等心理需求的发展过程;
2、需求有个性化,个性化的需求建立在基本需求上而处在外延需求与品牌、文化等心理需求之间;
3、需求的层次永远建立于基本需求上。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必须是在高质量满足基本需求上,而不能冲淡基本需求产品性能;
4、需求有可变性。这种可变性主要是需求被替代。这种需求因为有新的需要强过以前需求而冲淡或者掩盖原有的需求。另外还有需求的发展中止。即一种需求发展到一定水平后需求不会深化而停于某一水平上。再一个可变性是满足基本需求产品的技术提升。基本需求通过产品技术的创新而提高产品基本性能使基本需求得到技术上的提升。
需求满足是通过产品来解决的,一个类别的产品之所以成为一个类别的产品就是因为产品的基本性能一致,而产品各不相同是因为产品外延方向不一致所产生的结果。在不同产品满足各种个性化需求的时候形成了品牌忠诚度、品牌、文化、心理满足,并将需求和产品提高到一个更高要求与层次上。这些不同层次需求都是建立在基本需求上的。需求的发展是可变的,因为需求是可被替代和掩盖的,并且达到一定阶段会出现停滞。同时基本需求会在产品基本性能标准上提高从而提高基本需求的层次。
企业应对需求的变化有各种不同的反应。有不同的战略,采取不同的措施。这其中就有企业对需求变化趋势的势的测量反应。
需求的势的测量反应是基于需求可量度而预先采取的反应。而需求的预测只能是一个粗糙的概率。而且是很难进行测量的。因此,企业所进行的需求预测只能是一种有限的势的预测。企业所进行的测量反应只能是需求趋势的预期测量反应。是一种需求还未现实产生而进行的揣测型反应。
企业生产的组织是基于市场需求而进行的。而需求是难以测定的,因此生产的组织只能以预测的需求作为依据进行生产。企业的生产组织更多的是对需求势的测量反应。是一种大的趋势测量反应,对市场需求的势的测量时企业会考虑到这样一些问题:需求过去满足程度、现在供需状况、未来需求状况预测;竞争环境;企业内部环境;上下游协调;以及需求层次的跳跃,需求的掩盖、替换与停滞。在这些测量中会用各种方法进行量的测定与质的评估。对得出的结果反应到产品的生产中也就是产品质和量的反应(这也是企业生产组织的关注重点)。这就产生了一种势的测量反应。对这种需求趋势的测量需要生产组织者具有敏锐的商业直觉、丰富的产业经验和完整的管理知识体系。这会反应到得出的市场需求趋势各不相同,采取的反应战略与应对措施不同。
企业对势的测量反应会有以下几种形式出现:
1、需求趋势向前,预测趋势向前,测量反应为产品升级,规模扩大,企业与市场同发展,企业获得很好的利润和价值体现;
2、需求趋势向前,预测趋势停滞或向下,测量反应为产品与生产维持现有水平或者进行产业转行,企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市场将为同类产品占有,企业出现不应有的损失或者得不到应有的利润;
3、需求趋势停滞或向下,预测趋势向前,测量反应为产品持续升级,生产规模扩大,企业资源浪费;
4、需求趋势停滞或向下,预测趋势停滞或向下,测量反应为产品与生产维持现状或者产业转行,企业的进入或者开发新的市场,对于企业而言,这虽不是最好的结果,但也不会是最差的结果。
对此,我们可设定需求的真实需求与预测趋势及测量反应为正负方向的发展趋势,并建立一个座标系,分别定为座标的纵轴和横轴。从而可以得出一个需求趋势与测量反应的矩阵。进而对测量反应进行评价与控制。
出现市场测量反应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产业完整的买方市场环境中,企业为追求企业的利润与价值实现而对需求进行预测与评估,并将预测结果传导到企业的生产与产品中。这个过程中,企业的生产组织现实依据是预测需求数据,将预测需求当作现实需求与未来需求来调整企业的生产。
对势的测量反应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反应,即产业供应链反应。在产业链中,上游产品是服务于下游产品的,上游产品与配套产品因为下游产品的存在而存在。下游产品的运行趋势决定上游产品的走向,一个下游产品的变化将对应多个上游产品并形成网状产品供应网。需求测量反应的失真将有可能导致整个产业链与供应网的脱节。最终影响到相关产业产生连锁反应,从而使需求的源头出现混乱。
基于需求的测量反应我们可以假定市场与产品的关系为一个扇形,即扇形产品市场关系。
将市场视为一个扇形,在市场中所处于基本性能产品所对应的基本需求型客户群体为扇形的弧长,整个产品线即为扇形半径,市场中处于技术性能领先位置的产品即为扇形产品的顶点,弧度为领先产品影响辐射角。那么扇形内的区域就是整个市场,决定市场大小的因素就是弧度和半径,也就是决定市场的是基本需求客户群体的大小和产品的长度,产品线越长,产品层越多,基本面越宽,市场越大,市场越容易细分。但是领先产品距基本需求群体就会越远,对市场的相对影响就会变弱。虽然产品长度拉长的产品类会相应增加市场容量,但市场一定的情况下,产品越长只是拉长了产品需求的层次,而没有扩大市场,扇形弧度变小,领先产品对市场影响力变小了。因此决定市场的因素还是基本需求客户群体(即扇形弧度)。
作为企业在将领先产品投入市场时应注意开发基本需求客户群体(即扩张扇弧度)或者在原有市场中将基本产品的基本性能标准作提升,缩短产品长度。这也达到了扩张扇形弧度,提升领先产品对市场影响力的作用。
在扇形市场与产品中,领先产品的单位利润率要远高于基本性能产品。同时,从规模生产和研发、投放市场成本来看,基本产品整体利润要高于领先产品,缩短产品长度后则领先产品的整体利润将会高于基本产品。因此,在市场中,领先产品投放要结合市场进行,尤其是要视基本客户群体而定;再者是要缩短领先产品与基本性能产品的距离,提高基本产品性能标准。在现实条件下,在加强领先产品开发的同时应注重努力提高基本产品的性能指标,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产品投放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