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务造假是上市公司严重的造假行为
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沟通,主要的方式是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表的造假,是上市公司最主要的造假形式,也是严重的造假行为。由于财务报表主要依靠数字说话,所以识别财务造假,相对来说,有比较客观和明确的标准。
现在中国股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很不好的苗头,就是一些上市公司采用对财务的追溯调整,来纠正过去的过失或造假。前几年,就有一些银行类上市公司开始追溯调整,其主要原因是国家对银行的会计准则进行了重大改变。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有一些上市公司根本不是因为重大财会政策调整,而是纯粹以过去会计失误等一些借口来对过去几年的错误,集中起来搞追溯调整,这个性质就很恶劣了。因为,该种做法,一方面多年欺骗了投资者,另一方面又躲避了政策法规的惩罚,逃避了被ST、PT,防止了失去再融资资格的命运。如果监管当局不严肃查处,此风一旦蔓延,将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有恃无恐地有样学样,这对股票市场可能将是一场灾难。好在中国证监会于2003年3月18日出台了《关于暂停上市和中止上市的补充决定》,对以上行为进行了更为严格的规定。
二、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伎俩分析
在证券市场上,作为普通的投资者,要想避免掉进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陷阱里,就需要花一点时间了解财务造假的主要伎俩。由于财务造假千变万化,是一个实在太大的课题,本文只是针对最常见的一些造假现象,展开初步的探讨。
一般而言,财务造假是围绕一些财务指标展开的,如净资产收益率(国内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往往会要求净资产收益率达到某个标准)。在大部分的财务造假中,主要是围绕每股利润展开的。下面就针对“每股利润”这个指标,对一些常见的造假展开分析。
大家都知道,利润=收入-成本,如果要增加利润,就必须增加收入、减少成本。造假者也是围绕这个思路动脑子。
如何增加收入?
一家公司的收入主要包括营业内收入和非营业内收入。反映公司长久获利能力的是营业内收入。在短期内,增加营业内收入一般比较难,相对而言,增加营业外收入就要容易多了。
增加营业外收入,可以有很多手段,如剥离坏帐,减免利息,国家税收的优惠或退税,一次性出让某个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某个项目、某个子公司、某个参股公司的股权等等。比较常见的做法是,上市公司把一个劣质资产高价卖给关联方,获得一笔意外之才,从而大大提升公司的利润。在后面将用案例来分析这样做的奥妙所在。
增加营业内收入,主要是通过多计收入、提前计算收入、人为创造收入等方法来实现。
所谓多计收入,就是把公司生产的产品或服务,以明显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卖给客户或关联方。在一些比较极端的情况下,公司产品根本就没有什么实际用途,完全是公司提高收入、“创造”利润的载体,来买这些产品的人或公司,其实也是同一个利益团体中的另一部分,整个过程纯粹就是自买自卖。
所谓提前计算收入,就是把还没有销售出去的产品也计算到当期的收入中,例如公司把本来是存货的产品、还在生产线上的产品、根本还没有的产品,提前一次性卖给某一家销售公司(往往也是关联公司),将未来的收入提前实现。
所谓人为创造收入,就是公司出钱贷款给客户来购买自己的产品,等等。现在深陷债务危机的美国朗讯公司、加拿大北电公司,就是因为当年过份借贷给客户来买自己公司的产品,而这些客户有很多是互联网公司,随着互联网泡沫而纷纷倒闭,很多贷出去的钱最终打了水漂。
如何减少成本?
减少成本的方法很多,主要的思路和增加收入差不多,就是推后计算成本、非法地少算或不算成本、合法地少算或不算成本。
所谓推后计算成本,就是把本应该在当期计算的成本尽量后推,在当期只计算一部分成本。例如把一些当期费用给资本化,放到5年、10年的时间里来摊销,这些费用包括研发费用、巨额的广告投入、开办费等。
所谓非法地少算或不算成本,就是把本来应该算入的成本给偷工减料了。例如已被揭露的蓝田股份造假案,上市公司享受了大量广告投入的好处,但广告的费用却基本上由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来承担。
所谓合法地少算或不算成本,就是通过一些特殊的合法手段,如股票期权,在使公司员工得到很高的收入的同时,公司财务报表却体现很少的成本。例如,90%业务在中国、以生产小灵通设备为主的美国上市公司UT斯达康,其2002年的税后利润率超过10%,而和它竞争、不相伯仲的中国某上市公司2002年的税后利润率却只有5%,其中很大原因可能就在期权制度的不同上。关于期权,借此机会再多说一点。
期权这种制度安排,对于美国高科技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但也为公司未来利润增长和竞争力提升埋下了巨大隐患。在实行期权的公司里,老板和员工的工资都不太高,因为他们知道,少拿1元工资,就可以为公司多创造1元利润,如果公司的市赢率是50倍(很多高科技公司的市盈率高达上百倍),多出的1元利润,就可使公司的市值多增加50元,这是绝对合算的买卖。期权的实行,使美国的高科技公司能取得很高的利润,但扭曲了传统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使实行期权的公司和没有实行期权的公司,在利润的计算上站在完全不平等的起点。也就是说,原来应该由公司付给员工的工资,公司运营成本的一部分,现在由股票市场的投资者支付,而且不在公司的账簿上体现。
以美国思科公司为例,由于不断实行期权,思科公司的员工现在持有公司40%的股份,当前思科公司的市值为1000亿美元(最高曾达到4000亿美元),也就是说,思科员工持有的公司市值为400亿美元。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思科公司的历史也就十几年,如果把这目前属于思科员工的400亿美元(实行期权的成本很低,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算是公司支付给公司员工的工资,也就是公司的运营成本,那么这400亿美元的成本完全可以把思科成立以来所有创造的利润全部吃掉。一些权威机构测算过,如果美国IBM、英特尔、思科等公司不实行期权,这些公司每年的利润会下降20-80%,也就是说,如果把期权考虑到成本中,这些公司的利润只有原来的80%-20%。当然,中国的上市公司中,还没有实行期权制度,不存在类似的问题,但我们可以反过来想,如果中国的一些高科技公司未来实行了期权,那么它们的利润可能会成倍的上升。这也是我看好中国股票市场未来发展的一个原因。
(独家)初探部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伎俩之二www.homeway.com.cn 【2003.05.19 10:20】 投稿/张朝阳 两个案例上面说了一些理论性的东西,下面用两个例子来说明上市公司是如何进行财务造假的。
案例一
这个案例,是去年被揭发的美国上市公司一系列财务造假的典型一例,是电信运营商 和宽带网络运营商惯用的伎俩。此案例中一般有两个上市公司合谋造假。我们假设这两家公司,都是电信运营商,一个叫公司A,一个叫公司B。
故事是这样的:公司A投资建设了一个电信网络X,花了1亿美元;公司B投资建设了一个电信网络Y,也花了1亿美元。这时候,在电信运营业互相整合的幌子下,大家开始相互购买看中的电信网络。于是,公司A花了10亿美元的高价从公司B中买了网络Y,公司B花了10亿美元的高价从公司A中买了网络X。这样互相买卖一下,表面上看公司A和公司B都没有吃亏,但实际上,这两家公司的财务报表将会如同魔法师眷顾,出现奇迹般的变化。理由是这样的:
对于公司A,投资网络X,花了1亿美元,卖了10亿美元,在当期形成9亿美元的投入产出差,而新买入的网络Y,完全可以按照固定资产来进行长期摊销,假设为10年,则当年只需摊销1亿美元,最终公司A将多实现利润8亿美元。
对于公司B,以上逻辑照样适用,公司B也将多实现利润8亿美元。
这就是为什么公司A肯花10亿美元去买一个1亿美元的网络,公司B也肯花10亿美元去买另外一个1亿美元的网络。谁都不是傻瓜。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比较复杂。例如可能会有三家公司:A、B、C,分别有网络X、Y、Z。A买B的网络,B买C的网络,C买A的网络,互相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和利益冲突,会更隐秘,更有欺骗性。如果不是特别的专业人士,只从财务报表上是根本察觉不到的。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利润能如此简单地给创造出来,上市公司一旦尝到甜头,会对主营业务越来越没有兴趣;而且骗人的游戏一旦展开,就很难停下来,因为以后的9年中,每年1亿美元的摊销还必须进行,要想在今后保持高利润,就需要寻找更大的类似交易。但没有现金流支撑的利润迟早要露馅的。美国安龙公司就是搞了上千家专门从事这种“自买自卖”交易的帐外公司,造假的窟窿越来越大,实在支撑不下去了,最后来个一次总算账。
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者可能会在短期内陶醉在虚拟的利润中,并满足股价的上涨,但长久而言,得到的好处是有限的,因为这些利润都是少部分内部人制造出来的,根本不会产生新的现金流,甚至现金流还是负的(因为只要公司账面上有利润,就必须支付企业所得税,这笔钱是要实实在在从公司流出去的)。真正无风险得到好处的是那些拿到高额奖金的CEO们和幕后股价的操纵者,这些内部人还能“先知先觉”、全身而退,把一个亏损累累的公司留给大部分还在梦中的普通投资者。
独家)初探部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伎俩之三www.homeway.com.cn 【2003.05.19 10:23】 投稿/张朝阳
案例二
这个案例,是国内庄家们最常使用的所谓“财技”。
假设某国内上市公司,总股本1亿股,业绩较差,正常情况下可以取得每股利润0.1元,此时的每股股价5元,则市赢率50倍(5/0. 1=50)。此时来了一个庄家,相中了这家上市公司,并经过一段时间购买了40%的股票,即4000万股,每股5元,庄家总共投入2亿元(4000万*5元)。
接着,上市公司把一笔分文不值的劣质资产高价卖掉,假设劣质资产多卖了1亿元。暂时充当冤大头的买家往往就是庄家自己,则这笔买卖让庄家损失了1亿元,但让上市公司增加了1亿元利润,即每股利润提升1元,使每股利润达到1.1元(0.1+1=1.1)。如果上市公司的市赢率还保持50倍不变,则股价为55元(50*1.1=55)。此时庄家持有的股票市值为22亿元(4000万*55元)。如果庄家能在这个价位卖掉股票,减去当初投入的2亿元和卖劣质资产损失的1亿元,庄家最终获利19亿元,投资汇报率850%(19亿/2亿-1=850%)。
以上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做庄过程。当初庄家吃的亏越多,为劣质资产付出的越多,就能为上市公司创造更多的利润,从而庄家最终的收益就越大。实战中,过程会比较复杂,但本质上还是“空手套白狼”,也有人美其名曰为“资本运作”。但无一例外,庄家都是巧妙盗用了收入、利润、市盈率等概念和会计准则的灰色地带,将缺乏财务知识的投资者骗入局中,达到轻松获利的目的。
中国的股票市场上充斥了一批这样的公司,搞不清它们的主营业务是什么,成天买这卖那地搞“重组”,吃小亏、占大便宜地搞“资本运作”,形成了这个“系”那个“系”。而被重组的公司,去年还是ST,或者市赢率几百倍,今年每股利润就可以弄到1元多,市赢率只有10来倍,把普通投资者给绕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你说,这种重组,到底将什么进行了重组?
如何辨别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第一次被骗,可能是疏忽;反复被骗,就需要检讨自己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中,尤其是在转型的市场经济中,幻想财务造假的消失,是非常不现实的。
如何辨别财务造假?我 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常识,重大交易、一次性收入、反常收入、尤其是关联交易,现金流状况,应收账款情况,重要财务指标的连续性。
常识
常识,是发现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最重要的工具,也是不具备专业财务知识的投资者识别造假的主要途径。
比如,在电脑制造业,多年以来,整个行业的平均税后利润率为5%左右,最好的公司戴尔可以达到6%,在国内最大的电脑制造公司是联想,税后利润率一般为3%,这些都是可信的。但有一年,同样从事电脑生产的上市公司“长城电脑”税后利润率达到10%,让人感到惊讶,再仔细看年报,原来公司利润中,超过一半的总利润是来自一次重大的股权转让交易。国内还有一家大型电脑制造公司,规模比联想公司小,业务收入基本上都来自电脑生产,但有一年,其税后利润率却达到这个行业的上限,并大大高于同期的联想。普通投资者看半天报表,也不会找到原因或问题,除了佩服这家公司的水平以外,就要多留一个心眼。
比如,今年以手机制造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基本上都获得了惊人的利润,税后利润率高达10%左右,个别公司接近15%。这时候,有兴趣的投资者就要思考一些问题了:这么高的利润是怎么来的?收入是怎么计算的?成本是怎么计算的?营销成本(尤其是巨额的广告投入)是怎么计算的?巨额投入的资本品(如生产手机的设备)如何摊销?回款情况怎么样?这个行业的门槛高不高?如果不高,为什么能不寻常地实现比相近的制造业要高很多的利润率?这么高的利润率能维持多久?如果这些问题都想一想,就能及时发现一些新情况。
比如,对一些特殊行业的上市公司,如银行,最需要关注的财务指标不是利润,而是坏帐比率。对于银行类上市公司,利润这个指标是既没有什么意义,也很容易被操纵,因为银行的资本金低于10%,银行的总资产是银行资本金的十几倍,银行资产中超过90%是负债(存款),银行必须把大部分存款贷出去,如果银行的贷款中坏帐比率稍微提高一点,银行那点可怜的利润或资本金就可能会全部被消灭。中国当前的大环境下,银行的坏帐率非常高,官方的说法是25%左右。有些中小股份制银行,确实有很好的运行机制等一些特点,但它们的坏帐率不可能偏离总的平均水平。香港学者郎咸平曾预言,如果花旗银行早十几年就进入中国,现在的坏帐率不会比国内银行好多少,因为银行贷款的主要客户是国营企业,这些国营企业经营不善,还不了钱,难道花旗有更好的办法吗?所以,如果看到一家银行的呆坏帐比率只有10%,甚至只有5%或者更低,而且这家银行开展业务的年头并不短,那么作为想要买银行股票的投资者,在为这家银行高兴的时候,心里一定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是真的吗?”这么低的坏帐率到底怎么来的?如果是真的,它能维持多久?如果按照国际标准来计算,坏帐率是否会增加?这些问题不搞清楚,银行的利润再高,都华而不实,哪一天再追溯调整,所有的利润还会一笔勾销。
那些已经被发现财务造假的公司,如银广厦、蓝田股份、东方电子,其从事的业务一般(如银广厦、蓝田股份主要从事种植、养殖业,东方电子在电网自动控制领域并不是最一流的公司),但它们税后的利润率却曾连续多年达到20%、30%,甚至40%,这样的利润率世界上恐怕只有微软等几家公司才能达到。已经被确认财务造假的美国世界通讯公司,当年的利润率可以比竞争对手(朗讯、SPRINT)高出近一倍,搞得朗讯、SPRINT一头雾水,找不出原因,后来大家发现,原来世界通讯是财务造假的高手。
所以,常识,对于那些对财务不太了解的投资者,非常重要。
重大交易、一次性收入、反常收入、尤其是关联交易
重大交易、一次性收入。前面列举的两个案例都涉及到重大交易,这是很多非法、“灰法”(看似合法,但既不道德,又缺乏合法原则支持)的财务造假最常采用的手段。那些重大交易,表面上大股东或者关联方吃了大亏,但它们最终会大笔地从其他普通投资者手中赚回来。靠重大交易而取得利润,往往不会创造太多的现金流,产生的利润也是一次性的,不会持久。而且,经常搞重大交易的公司,往往对老老实实搞经营已经没有了兴趣,这种染上坏习惯的公司,也很难变成真正的蓝筹公司。
反常收入,关联交易。如果一家公司的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一家公司,就需要警惕了。当年的银广厦,取得的惊人利润大部分来自出口,而出口又主要通过一家德国公司完成,事后发现是一场银广厦自编自导的骗局。过去一年,上市公司四川长虹销往美国的电器基本上也是由一家叫APEX的美国公司代理,最近关于APEX公司传出很多报道,在国内证券市场引发了对长虹业绩真实性的很多争论。
应收账款
如果一家公司的应收账款在增加、或者增加的速度大大超过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速度、平均应收账龄在增加,这往往是公司要出问题的先兆。
美国一家著名的软件公司,把某一软件产品卖给客户,按照协议,只要该客户每年向软件公司支付一笔使用费,就可以在未来很多年里使用该软件。这家软件公司在进行财务处理时,却把未来的软件使用费全部折现处理为当年的收入,把根本还没有收到的未来收入列为应收账款。这种做法是前面提到的所谓“提前计算收入法”,有欺诈投资者之嫌,反映在财务报表上,就是利润的产生伴随着应收帐款的大幅增加。
国内一些上市公司经常在年底搞突击销售,最后几天的每天销售额是平时的几十倍,造成大批的应收账款,投资者对这样依靠大量应收账款而实现的收入要格外警觉。
重要财务指标的连续性。
如果一家公司变化太快,玩“蹦极”运动,一下从连续多年的亏损变成每股1元多的赢利,一下从垃圾股ST变为“绩优成长”,同时二级市场的股票价格也提前高歌猛进,此时,普通的投资者就要分外留心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利润高速成长的背后故事。
从成熟资本市场的上百年历史看,“乌鸡变凤凰”的故事确实有,但概率极低,不超过10%,世界五百强的大公司,基本上都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很少有重组、突变、“大跃进”出来的。重组文化是中国股票市场的一大特点。“重组”出来的财务指标,往往是不连续的,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误导性。
在不成熟的、只有十多年的中国股票市场,根据观察,真正“乌鸡变凤凰”的比例更低,不会超过5%。绝大部分“乌鸡变凤凰”的故事,事后看都是一场闹剧:很多乌鸡暂时打扮成凤凰,但卸了装,还是乌鸡;有些还没卸装的乌鸡,站在凤凰的架子上,到现在还没有下来,它们不是不想下来,而是实在下不来,但随着岁月推移,“鸡老珠黄”,最终要完成高台跳水;真正修成正果的凤凰,到现在可能用十个指头就可以数出来(不要忘记,中国现在有1300家上市公司,曾经发生的重组故事不下几百起)。乌鸡变不成凤凰,但把乌鸡打扮成凤凰的人却赚了钱,相信乌鸡是凤凰的人却成了真正被煲汤的“乌鸡”。
可惜的是,现在的中国股票市场上,这种“皇帝的新装”童话总是在不断上演。乌鸡寄托了太多人发财的梦想。
结论
“老老实实做人”,是中国人的古训。但到了股票市场,中国人却都成了十足的投机分子。很多人凭常识就能发觉很多财务造假现象,但却愿意去相信造假的东西,这为造假者不断编故事、造数据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这个世界,很多造假者都是聪明人,造假的手段也花样翻新、层出不穷,作为监管者,不可能杜绝所有的造假事情。但监管者一旦发现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苗头,就一定要谨慎调查和严肃处理。中国人是很会举一反三的,监管者手软的结果可能是更多的类似事情出现。
财务信息的准确性是证券市场的基石,百年老店的华尔街都因为几个会计丑闻而变得晃晃悠悠。稳定和发展,固然都很重要,但要对证券市场的“财务造假”形成巨大震慑力,就必须要有菩萨的铁石心肠。近几年,中国证券市场暴露了一系列财务造假事件,可能损失了几家上市公司,丢了一点面子,造成了股票指数的短暂下跌,但这些事件的被揭发,却是中国证券市场茁壮成长的一个又一个脚印。广大普通投资者还是欢迎的,投资者的信心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在不断上升。中国换了一届新政府,证监会换了一任新主席,QFII们正等着入场踢球,市场规矩还是越早建立越好。
在媒体的积极参予下,银广厦、中科创业、东方电子、蓝天股份等一个个“财务造假高手”,被揭发了出来。
下一个会是谁呢?